APP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尝试

2019-09-10李玲玲范纬世

锦绣·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李玲玲 范纬世

摘 要: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实验课程,在教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论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的改革性尝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1 前言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以教学实验为主线,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教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论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的改革性尝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2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方面具有其他实践性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因受传统的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目前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

2.1教学内容设置方面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多年不变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当今的前沿科学严重脱节,而没有体现出时代的进步。一方面,大学物理实验项目中的基础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偏多,教学内容和实验设备较为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与现代实验技术和方法脱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另一方面,陳旧的教学大纲也无法对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2.2教学方法方面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实验方法,而实验步骤的制定和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都由实验教师提前完成[2]。学生始终处于从属的位置,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清楚。

实验课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这样就出现应付、蒙混过关的心理,导致了拼凑、抄袭、编造实验数据的恶劣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科学思维方式的建立和形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3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

3.1调整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实验素养、提高学生基本科学实验技能,以便开出质量较高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我们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设置。一方面,根据我院大学物理实验室目前的条件,适当的减少基础性实验课程,相应的增加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尽量的使基础性、研究性和综合性这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和比例趋于合理。另一方面,我们学校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更新老化损坏的教学仪器并新增加了多种比较前沿的教学仪器设备,使近代的科学技术在实验中有所体现,以满足分层次教学的需求。

实验教学大纲是我物理教研室本科实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我们做的新版的实验教学大纲是在旧版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每次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及教学内容都重新研究和探讨,最终定稿。

3.2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服务者。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多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对上课的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老师讲,学生照着做 ”的上课模式改变为“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介绍实验项目,学生分组试验,课堂讨论,提交实验报告,教师简评”的方式。课前将上课内容告知学生,便于学生提前预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实验项目做介绍后,便由学生两三个人一组去完成实验,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同组成员之间先讨论,然后各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最后老师给出结果并做分析。我们在各个实验中也有侧重地运用了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结合具体实验不断加深理解和掌握误差理论和各种数据处理方法。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种互动式、开放式教学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该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3]。以便在授课中做到深刻而具有启发性,自如而又游刃有余。因此,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4]。

4 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应该是开放式的[5]、由学生参与主导的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能力,而更高一点的目的则是期望学生能自己设计实验,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自制实验仪器。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大量的工作去不断完善,才能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永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陈慧敏,石雁祥,张承据.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大学物理实验,2007,4(20):95-99.

[3]林晓珑,张凤琴,高春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13,26(6):124-126.

[4]赵宗淑.论大学物理实验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J].物理与工程,2006,16(3):37-40.

[5]徐燕.大学物理开放实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14(2):77-79.

作者简介:

李玲玲(1983.03—),女,河北省保定市人,保定市莲池区河北科技学院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 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依托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 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微课在分光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想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