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小吃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尝试与研究

2019-09-10卓楠

教育界·A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应用实践

卓楠

【摘要】闽南小吃是一类非常有特色的民间小吃,更是闽南文化的集中缩影。因地制宜地将其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幼儿更加全方位地认识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文化并端正学习态度,进而为其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及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据史料分析,有关于闽南小吃的历史典故可追溯至2500年前,因此,由这一切口入手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于闽南传统文化的认识。本文中笔者以日常教学经验为切入点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闽南小吃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幼儿园教育的创新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闽南小吃;幼儿园活动;应用实践

闽南文化因其独有的地域性、民间性以及艺术性特点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体系中占据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通过恰当的方式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带给幼儿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并让其直观地感受到本土民族文化的魅力。幼儿园教育不只是为了教给学生必要的生活知识、经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提高对这类文化的关注度,把控好教学过程中的细节。

一、闽南小吃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分析

闽南文化是依托民众日常生活、习惯以及情感和要素等需求产生的,闽南小吃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是人们在传承文化中总结并归纳出的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要素,因此与幼儿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本地区的幼儿来说,以闽南小吃为代表的闽南文化将直接随着幼儿的成长而发展,所以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综上所述,如果能够将其应用到幼儿教育活动之中将进一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但结合实际教学现状分析,眼下幼儿园教育活动采用的仍旧是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育路线,虽然目前各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中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在把控好各项细节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相关细节工作的优化改革。

二、闽南小吃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实践

1.深入挖掘教育资源,拓展活动主题

对幼儿园教育来说,闽南小吃文化是非常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它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异彩纷呈、生动活泼,极具生活气息。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更喜欢模仿、动手参与,所以将其应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也迎合了幼儿这方面的特点。另外,闽南小吃文化扎根闽南、面向全国,所以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整合应用闽南小吃文化不仅可以具有不会枯竭的教育资源,而且可以保证各项研究实践有针对性的进展。

要想使“闽南小吃”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做好教育资源的挖掘工作,并以此为起点来拓展主题活动的内容。“菜粿”是闽南地区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食物,如果可以由讲解菜粿的制作流程或制作材料入手让幼儿参与到菜粿的制作过程之中,既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够让幼儿以相对直观地形式感受到工人叔叔的辛劳并端正生活态度。在活动开始之前,笔者先与菜粿加工作坊进行了联系,那里的工作人员给予了极大的配合,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配合这次活动不可能顺利完成。当幼儿们走进菜粿加工作坊之后,他们不仅亲眼看到了菜粿的制作材料——米、白萝卜浆,而且直观地了解到了菜粿的制作流程——“打好萝卜浆后将其与米浆搅拌混合在一起同时加入盐和味精调味——用蒸汽将混合好的原材料搅拌成菜粿浆——将菜粿浆用特制的模具分隔成型——将分隔好的菜粿浆放入蒸笼里蒸熟——之后再将蒸熟后的菜粿糕油炸成菜粿”。通过观察体验,幼儿们认识到了一份小小的菜粿是工人叔叔经过辛勤劳动才能制作出来的,上述过程不仅可以让幼儿感恩于工人叔叔的辛勤付出,更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实践欲望。

在观察菜粿的制作过程之后,笔者给班上的幼儿布置了同父母一起制作菜粿的任务。虽然并不是所有幼儿都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出了菜粿,但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还是让其乐在其中。以此次活动为经验,未来笔者将进一步拓展闽南小吃文化方面的活动内容。

2.通过亲身体验强化幼儿的知识技能

“润饼菜”是闽南人逢年过节都会制作的美味佳肴。过去,在遇到重大节日时安海的每家每户都会利用润饼菜进行祭祀。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润饼菜似乎也正在逐渐淡出安海人的生活。因此,很多幼儿其实并不熟悉这一食物的制作流程。日常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润饼菜真好吃”为主题的活动,首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了制作润饼菜的各种辅料,具体主要包括:炒红萝卜丝、炒花菜、煎豆干、炒米粉,等等。之后在确保幼儿可以正确认识各类辅料的基础上,再通过让其动手制作“矬萝卜丝”“撕扁豆”“刻菜花”等帮助幼儿培养简单的劳动技能。通过亲身参与之后,幼儿们学会了怎样摘葱,怎样将海蛎中的壳剔除,知道了洗海蛎时如果在其中加入少许盐巴洗起来就会很轻松。

以上生活常识的掌握不仅在现有基础上强化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而且锻炼并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活动后幼儿们在家时都能够帮助家长积极主动地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其浪费粮食、蔬菜等不良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这就是活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以亲自动手参与为主的活动过程使幼儿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这类活动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3.开辟“闽南小吃角”,让幼儿时刻感受区域文化的熏陶

为了让幼儿可以从更多角度了解闽南小吃文化,笔者在教室的一角开辟了“闽南小吃角”。在开展主题活动并展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让幼儿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闽南小吃的资料放到活动角中进行集中展示,因此“闽南小吃角”既是一个操作台,又是一个展示台。在幼儿的共同努力下,“闽南小吃角”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仍以“制作菜粿”这一主题活动为例,在了解菜粿的制作流程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尝试制作菜粿之后,笔者还给幼儿布置了一个为菜粿设计广告词的作业。幼儿交上的菜粿广告词非常有趣,如“菜粿,香香脆脆,大家都来买啊!”这一过程对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将闽南小吃引入幼儿园教育课堂并不只是为了让其了解或学习各类小吃的制作方法,而是要让幼儿了解闽南小吃的文化内涵。因此,必要的文化拓展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教师也需要明确认识,以闽南小吃文化为媒介,让幼儿了解闽南小吃的文化内涵才是教学的关键。

三、结语

闽南小吃及其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它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效率。对本地区的幼兒来说,将他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小吃引入课堂,让其亲身体验其制作流程,可以起到锻炼并提高其动手能力的效果。而让幼儿了解闽南小吃文化也能够达到丰富其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效果,对此教师需要提高关注度。以上是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的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周湘.深度认识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挺进中国教育现代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5):23-25.

猜你喜欢

幼儿园活动应用实践
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谈幼儿园晨练活动中的图标的运用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幼儿园活动
幼儿园活动中提高幼儿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