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综合化实施策略初探

2019-09-10徐媛媛

教育界·A 2019年12期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实施策略探讨

徐媛媛

【摘要】劳动与技术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涉及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提高认识,做好充分的教学规划,认真落实相关教学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应结合该课程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寻找综合化实施策略,保证教学活动高效、顺利完成。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实施策略;探讨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但其自制力较差,认知能力不足,因此,在劳动与技术课教学中,教师要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综合化实施策略,不断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相关知识的学习中,逐渐积累劳动技术,实现认知与动手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深入研究,做好综合化教学部署

为保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教师在应用综合化实施策略时,应深入研究,做好具体教学内容的部署,力争进一步提高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效率。首先,从整体上对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进行分析与把握,制定总体教学目标,并根据每个教学阶段的教学课时,将教学目标细分到每节课中,保证每节课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其次,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相关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为综合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做好铺垫。最后,做好学习效果跟踪与训练,围绕相关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以往授课经验,制订相关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评价,掌握学生劳动知识及技术掌握情况,围绕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及时加以点拨,弥补知识漏洞。

例如,在讲解《我家的厨房》一课时,为保证教学工作高效且顺利完成,笔者进行了以下综合化部署,从三个方面明确教学目标。其一,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其二,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其三,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展示厨房图片,设置相关问题,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点拨。

二、认真思考,应用综合化教学手段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学中,为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其学习劳动知识的热情与兴趣,应用综合化教学手段尤为关键。首先,教师要做好以往教学方法的总结,注重推广与应用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同时要与时俱进,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将信息技术与具体教学内容有效整合,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劳动知识。其次,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比赛活动,通过小组间的比赛,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不服输的精神,使他们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最后,为检验学生对劳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做“小老师”为其他学生讲解劳动知识,使其在角色扮演中意识到并及时纠正理解的误区。

例如,在讲解《洗茶具》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图片及茶具清洗步骤视频,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加深他们的印象。同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演示茶具的清洗操作,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指出清洗茶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综合化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教师也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做好综合化技能巩固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相关问题情境對学生的综合化技能进行巩固,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应注重问题的综合性,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做;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而且要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围绕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化模拟,如可在课堂上布置某一综合化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该任务,积极回顾所学知识,鼓励其尝试制订相关的实施计划,把握动手的重点及注意事项,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描述完成任务的过程,以此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好综合化任务完成总结工作,认真分析实施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复习已学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

例如,在讲解《花圃管理》一课时,因知识点较多,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行综合化模拟活动,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位花圃管理员,分析自己在管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制订出一套合理的花圃管理方案,这样,可以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四、合理安排,提供综合化训练机会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熟练掌握劳动与技术知识,教师应做好合理的教学安排,为广大学生提供综合化的训练机会。首先,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关器材,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综合化训练,使他们能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根据教学进度,为学生布置综合化训练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了解学生所使用相关工具是否规范、合理,并通过询问的方式,给学生以启发,使其认识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以保证训练任务顺利完成,同时使他们体会到训练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的自信。最后,教师要围绕学生所学内容,布置新颖的综合化训练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回顾所学知识,积极联想生活中的场景,尝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翻盖垃圾桶》一课时,为加深学生对翻盖垃圾桶原理的理解,教师可以布置制作翻盖垃圾桶的任务,首先要求学生明确翻盖垃圾桶制作步骤,即制作桶盖、装饰桶身、进行组装,然后让他们收集、准备相关的制作素材,鼓励学生在课下动手制作,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最后,学生制作了很多形状的翻盖垃圾桶,基本都能完成翻盖这一动作,顺利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开展综合化活动,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徐卫星.刍议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有效活动的“多维度”设计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64.

沈英.浅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65.

杨军.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适度融合[J].内蒙古教育,2018(16):51-52.

李江华.舞动指尖上的智慧——小学劳技教学“双效”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2016(18):86-87.

猜你喜欢

劳动与技术实施策略探讨
创新形式,实现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
劳技教学让学生“动”起来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浅谈“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发和评价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