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知兴:中国需要价值创造型企业家

2019-09-10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愿景驱动企业家

作为领教工坊的联合创始人、学术委员会主席,肖知兴在学术界和商界都拥有不小的影响力。他认为,管理学不只关乎企業本身,还关系到企业家的人性和家国命运。对中国的企业、企业家、民营企业家,他也有自己的期待。

记者:您曾提到过,不少企业家具有焦虑心理。

肖知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循环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人治循环,大多数人其实或多或少都有一种隐性的“生存焦虑”和“灾民心理”,皇帝随时可能翻脸。所以“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导致了一些企业家具有普遍的浮躁心理和短期行为。在这两种焦虑的背景下,中国又遇到了加入WTO之后这一轮经济扩张期,互联网等行业也存在一种竞底比赛,一轮又一轮地赶风口、割韭菜、收智商税,败坏了商业环境,浪费了社会资源,误导了大量年轻人,现在泡沫破灭,一地鸡毛,大家终于开始反思了。

记者: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家都是一线出身,商业嗅觉好,管理经验、战略眼光和使命驱动不够,企业大而不强的情况普遍。你呼吁企业家做价值创造型企业,要回应的困境是什么?价值驱动的企业是怎么打造的?

肖知兴:我最深切的一个体会是,只有价值创造型企业才真正有对管理的需求。在中国做企业,真正难得的是成为价值观的提供者。必须想办法让这个企业的人,简单、透明、直接,大家按照一个共同的游戏规则做事,一起劳动,一起分享。这个价值观只能从事业心来,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使命是为这个社会提供什么东西,愿景是这个公司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核心价值观往往是每个员工应该怎么工作。许多企业的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企业家个人的价值观。企业家自己有没有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决定了这个企业有没有共同价值观。

记者:你之前有本书的标题就叫《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为什么组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么重要?

肖知兴:中国企业组织能力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靠血缘、地缘、业缘,靠老大那张脸。其后,是基于机器式运作的初级组织。第三阶段,要建立智慧型组织。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人治,法治,文治(用文化来治理,用价值观来治理);做生意,做产品,做公司;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未来,最重要的是创新驱动,也需要一把手在领导力上有很大的突破。(据《南风窗》)

猜你喜欢

愿景驱动企业家
一起向未来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