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峰谢客

2019-09-10高原

党员生活·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珠峰保护区景区

近日,一则“珠峰禁令”在旅游圈火了。

12月5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珠峰管理局发布的公告显示,从即日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

事实上,不止是珠峰,2018年,西藏纳木错景区、那曲市双湖县辖区内的普若岗日冰川,青海省的鸟道景区、年保玉则等相继关闭,而景区频现“谢客令”的背后,与日益提升的环保意识提升不无关系。

清扫珠峰

珠峰大本营位于绒布寺南方,由一群帐篷旅馆围成,中间树立一面国旗和一面珠峰保护区旗帜。它是为了保护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保护地带。

经过了大本营,前往海拔5200米纪念碑还需要继续往南约4公里,这段路只能乘坐环保车或徒步。

在攀登路线中,登山者设置了多个营地,用来补充给养、恢复体能,让自己的身体、装备都适应不断攀升的高度。

也正是这样,这些登山者也在珠峰上留下了数不清的垃圾。

据介绍,珠峰没有公共设施,也没有集中排泄体内废弃物的场所,每年蜂拥而至的游客的排泄物长年和冰雪混合,并不能及时脱水分解分化,污染了珠峰的水质。

为了保护好珠峰这片净土,相关部门已经聘请了专业的保洁公司进行清洁维护,将垃圾集中收集转运。

据德庆欧珠介绍,自觉清理登山垃圾虽然是登山运动的惯例,不过自今年开始,西藏地区高山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相应要求,将来环保方面肯定会有责任机制。

多景区的“谢客令”

事实上,除了珠峰,近年来,景区的“谢客令”并不是新鲜事物。

2018年4月,在青海高原旅游旺季来临前,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的鸟岛、沙岛景区叫停旅游经营活动。同时,有着“天神的后花园”美誉的青海年保玉则景区也因环保问题宣布暂时关闭。

年保玉则景区管理工作人员抱怨:“游客的垃圾实在太多了……有游客去仙女湖里钓鱼吃,我们巡视时在河边看到吃剩的鱼骨。”

“保护区与旅游区重叠,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如非法旅游、违法建设等。”来自中国的NGO全球环境研究所生态保护专家彭奎说。

叫停旅游并不意味着在保护区不能做任何事,因为“一刀切”的保护很难让当地民众从保护中受益,影响保护积极性,也会导致公众无法获得公平体验国家自然资源的机会。

“禁止不仅意味着不能做什么,还应考虑能做什么,如鼓励生态的、科学的教育、体验,依赖生态发展生态产业。”彭奎说。

关闭,是进步的体现

“这些关闭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表现。”驴友张诺娅表示。

她介绍,美国的国家公园很多地方都限制进入,很多地方需要许可证,还有很多步道周围被拦起来作为复苏区域。

彭奎建议:“保护区的开发应该是可持续的,要以保护为前提。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国家公园制度,保障公民对国家公园应有的权利;可以建立完善的托管制度,将景区的发展托管给专业的机构或者公司;可以建立完善的捐赠系统,给热爱环保的人士提供捐赠的渠道等。”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公园,我国去年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其中也提出了国家公园建设的理念,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堅持国家代表性,坚持全民公益性。

目前,我国已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摘自《法治周末》

猜你喜欢

珠峰保护区景区
咦?珠峰“身高”在变?
寻找珠峰的“脚”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摘牌”
珠峰八大争议焦点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