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的力量

2019-09-10陈鲁民

小读者之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姑母屠格涅夫左宗棠

陈鲁民

1852年秋天,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无意间捡到一本《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他十分欣赏。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赏识与肯定。姑母写信告诉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名人的注意,大作家屠格涅夫说你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有了自信和動力,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终成世界级大文豪,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赏识能给人自信,鼓励其成功。

赏识还能给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其砥砺前行,创造不凡业绩。1849年,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隐逸在家读书的左宗棠。一番交谈后,林则徐被左宗棠的学识志向所折服,将他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临别,林则徐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回福建后,林则徐又向咸丰皇帝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林则徐的赏识,使左宗棠信心大增,主动出山入仕,屡立奇功,一展抱负。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带的就是林则徐绘制的地图。

赏识还可帮助人才脱颖而出,是人才一飞冲天的推进器。欧阳修是苏轼童年时的偶像,读其文,诵其诗,想见其人,私以为师。欧阳修对他也极为赏识。《河南邵士闻见录》载:“欧阳公谓梅圣俞云:‘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欧阳修看到比他小30岁的苏轼后来居上,没一点嫉妒之心,反而加以扶持,积极向朝廷推荐。他逢人便讲:“只消待以时日,苏轼的文章将独步天下。”能得到欧阳修的赏识,苏轼引以为荣。每每提醒自己不能辜负老师的赏识,刻苦读书,勤奋创作,终成一代文化巨人。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巧妙。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到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酒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您写的那篇特稿,对我触动很大,我想,既然我有这样的能力,为什么不能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人性中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就是对被赏识的渴望。同样,善于赏识人也是一种美德与睿智的表现。一个欣赏,或许会发掘出一个人的潜能;一句赞扬,说不定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肯定,可能会激励出一个人才。

(摘自《学校教育研究》,有删改)

猜你喜欢

姑母屠格涅夫左宗棠
被乞丐教训的左宗棠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恩仇录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恩仇录
暮年左宗棠
说空话
最后的快乐时光
血浓于水的亲情(中篇小说连载八)
因果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