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面人生

2019-09-10仓鼠

睿士 2019年6期
关键词:空手道合唱团咖啡

仓鼠

只要转身背对别人,就是主动放弃,人生也好,舞台也好,都是这样.

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布斯中国年度人气讲师喜马拉雅FM《历史教你说话》主讲人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秘书长日本空手道黑带指导员

林毅不抽烟,不喝烈酒,不吃辣度太高的食物,过年时饮食上也颇多忌口,开春后,周围人都已经换上了轻薄衣衫,他还紧紧裹着羽绒服——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他的嗓子。

上小学时,从居住地到户籍对口的学校搭公交要三个小时,在车上,除了背拼音表、乘法口诀表,漫漫车程里,母亲不用开口,林毅的话可以说足到下车,再加上嘴唇生得薄,“从我的班主任开始就一直在讲,这个小孩以后就是要吃‘开口饭’的。”

时间一路来到高中,就读于复旦附中的林毅误打误撞选了文科,又参加了提前报考的艺术类院校,结果拿到了上海戏剧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他二话不说,选择去读。

真正的痛苦才刚刚开始。因为上大学前的语言环境里只有上海话和英语,在组织普通话句子之前,林毅需要一个停顿来思索句中字词的拼音是什么,第一学年结束之后,他的台词课成绩是班里倒数。为此,不得不开始一套自我锤炼:听广播,模仿里头的主持人说话;背《新华字典》;在家里用A4纸贴满“请说普通话”来对抗自己一回家就自动切换的上海话频道;甚至在食堂打饭,都要字正腔圆地对阿姨说:“阿姨,一两青菜。”在林毅眼中,语言就是生活的大作业。

好在,林毅的声音条件先天不错,文化课成绩又比周围人高出一截,加上不久后,他拿到了日本的空手道黑带,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空手道黑带指导员,长期的空手道训练让他的形体格外灵活,因此,他得以把自己蕴蓄的所有能量都释放到口语表达的练习上去。

提到为什么高三毕业那年暑假,他会选择走进空手道教室,林毅称是因为“仪式感”。他希望学点武术,除了自我保护,也能为未来的家人带来安全感。

他找到位于南京西路上的上海武术院,二楼是传统武术,到了现场后,他发现在训练前半小时内,孩子们仍然穿着鞋在地毯上翻滚打闹,老师袖手在旁。移步至三楼的空手道馆后,眼前是另一副光景:所有人都安静地跪在地上擦地。

“这是空手道的理念,你不尊重自己流汗和流泪,甚至流血的地方,你就将惨败在这个道场上。”跨越文化壁垒,有些好的理念值得借鉴。这不妨碍林毅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加上年龄不在学习中国功夫的最佳阶段,他便选择了空手道。

当时的空手道道场没有榻榻米,没有软垫,也没有任何护具,三天两头就有师兄弟在训练时受伤,直接送到边上的长征医院。但林毅身体的协调能力很好,只受过一些小的皮肉伤。一年零九个月过去后,他站上了日本黑带考级的道场。那是一个耗尽精力的过程:除了空手道系统内的几套动作,还需要完成100个俯卧撑、50个深蹲,最后与现有的10个黑带实战,胜过一半才算通过。将黑带授给林毅时,日本的老师让翻译对他说了一句话:“从今天开始,你入门了。”

空手道自身的规则,与人生,与林毅选择站上的舞台别无二致:在道场上,只有三个方向,如果转身背对别人,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于是不管是空手道还是学业,林毅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入学三年后,他成了班里第一批考出普通话一级甲等的人。

现在,语言是身为高校教师的林毅最不可缺少的傍身之技,也让他的触角能够继续往社会的其他领域延伸,比如喜马拉雅平台热播的《历史教你说话》。

就像他在学习空手道的过程中所领会到的,能够在道场上一击制胜的并不是正反回旋踢這样的花哨功夫,而是第一个月内所学的最基础的基本功,每周有两次,他会空出大约1小时45分钟的时间进行练声,从最初的开嗓、吟唱到最基本的绕口令,再到灌口、诗词、散文朗诵,仿佛不断擦拭一件最宝贵的瓷器。在这个语言带来许多负面能量的时代,对林毅来说,传送一种积极表达的观念,让人们通过语言换取更多的幸福感和美好的东西,是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完成的事。

勇敢地展示自我的这么一个过程,让人觉得很感动。

上海岳阳医院推拿科医师上海双曲线合唱团低声部声部长

2018年6月9日,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的后台格外拥挤忙乱,因为“与光同行”首届酷儿合唱节联合音乐会,这里聚集了七个酷儿合唱团的成员和化妆 师,早在下午,品牌部团队已经就位,保证音乐会有序进行。上海双曲线合唱团排在第五个出场,由于场地原因,上台前的排练时间很短,只能在化妆 间内,完成一点简单的练声和每首歌主要部分的加排。

这是低音部的杨成浩第一次参加合唱团的公开演出,上台之后,团员之间的轻松互动很快凝固成屏息的紧张,脖颈处打着领结,喉咙发干。他站在最后一排的倒数第一个位置,演出开始后,因为斜前方是一排高音部的人,他觉得左边耳朵完全被高音部的声音占据,自己声部的声音轻飘飘地出没其间。气上不来,一瞬间他感到慌乱。最后,他心一横,让视线集中在指挥身上,放胆唱了出来,声音与自己声部的其他声音逐渐相融、汇聚。一首歌表演结束后,合唱团的指挥皮特悄然在胸口比了一个大拇指。他心定了下来。

对于团内成员来说,演出是一次阶段性总结,是对排练成果的检阅,有时候,也意味着告别。一些人退出之后,团内的人员、结构会进行微调。这次演出结束,声部长找到杨成浩,希望他接任副声部长的职位。

唱歌是楊成浩与生俱来的爱好。据母亲告诉他,尚在不记事的时候,他就能用稚气童音唱完一整首《千年等一回》。当年,在日本做生意的父亲归国,戴了让他吓一大跳的深棕色蛤蟆镜,也带来了欧美、日本等各国不同流派的CD,时常用家庭影院播放,形塑了他的多元化喜好。用杨成浩的话来说,现在他在音乐上完全是个“杂食性动物”,而唱歌则更接近本能,有时候在记录病史时,他会不自觉地开始哼歌。假如将合唱团成员的身份视为人生B面,那是AB面发生互渗的一刻。

无论是A面还是B面,都是杨成浩主动选择的结果。只不过作为A面的“推拿科医生”的形成,却有明确的触发事件。他的父亲曾经患有严重的腰突症,在他小学与初中之际发作得厉害,那段时期,父亲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便溺都只能在杨成浩拿来的塑料袋里完成。用药效果不好,杨成浩自发地去接触中医的推拿针灸,并产生兴趣。之后,父亲到岳阳医院的推拿科尝试了推拿诊疗,效果显著,这更坚定了他的学医之心。高中毕业,他就读上海中医药大学,长达八年的学习期开始了。

“其实学中医更累,除了中医的系统科学,西医的系统科学你也要学,一个是从现代医学、科学的微观角度去探讨生命,另一个更多是中国式的,还带有一些哲学思想。”本科阶段的课程在上交大和中医药大学的张江校区交替进行,杨成浩需要晨起练功法课,包括易筋经和少林内功,从中医角度来说,它是一系列练“气”的动作,核心和非核心肌群都能得到锻炼,这对于日后一天要为不下四十位病人推拿的杨成浩来说必不可少。

中医的奥秘之处令杨成浩充满了持续探掘的好奇心。硕士阶段,进入医院的不同科室轮转时,他在为不同病人服务的过程中找到了更多满足感:测毛细血糖时,握紧病人的手指,小心控制进针的角度和力度;病人上推拿治疗床,把隔离巾铺在埋脸的洞口之前,他会用酒精棉将凹洞细细擦拭一遍,这些微小的动作让他越来越有身为医生的自觉。

也是在轮转期间,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偶然看到了双曲线合唱团“稚真本色”演出的视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经过现场的听音摹唱、排音阶、音色考察和简单的读谱之后,他入选了。很快,他意识到这个合唱团像个五脏俱全的公司,入团之后,除了出勤次数之外,还要完成四次作业的考核才能转正。

临近规培出战考和论文答辩,压力骤增。白天在医院上班,收治病人,同时完成复习和毕业论文,此外,还要腾出时间排练,复习乐理知识,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杨成浩向团里申请延期交作业。答辩和考试结束之后,他花了两个通宵拼命完成作业,最后一次作业正逢提前约好的毕业旅行期间,目的地是重庆,白天他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晚上就把自己锁在酒店的卫生间里学习、做作业,做到凌晨4点钟。全部完成后,他重重地舒了一口气。

他给同事看过自己表演的视频。比起站上舞台的那刻,他在医院收获的是另一种自豪——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独立管床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同济大学教授,当时躺着进院的,经过治疗,不到一个礼拜就出院,至今仍和他保持联系。

对合唱团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则是在第一次演出之后。听着演出视频里大家融合无间的声音,杨成浩的脑中浮现出演出那天下午众人一起在化妆 间里读谱、练习,和更早之前加排的画面:“大家为了同一件事去努力,勇敢地展示自我的这么一个过程,让人觉得很感动。”无论是在医院忙碌,还是在合唱团里读谱、排练,对杨成浩来说,都是让他自信又开心的时光。

对可持续发展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唤起个人对于一个小小的动作究竟有多么重要的意识。

Nespresso大中华区总经理宠物爱好者、环保主义者

1999年,新世纪大幕拉开的前夜,AlfonsoTroisi接受了首份亚洲任命,来到北京,任职雀巢集团。1999年,北京城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土黄色“面的”开始被首钢请进化铁炉,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城区内开始出现早高峰拥堵,不少街道正在被“开膛破肚”地整修,迪斯科俱乐部里人潮涌动,这一切都预示着,Alfonso所踏上的,是一片即将迎来巨大变化的土地。如今,他已经在中国陆陆续续待了十三年,与妻子、孩子还有他的宠物们一起生活在上海。

对宠物的爱可以追溯到十五年前,Alfonso与妻子在巴黎刚刚组建家庭的日子。一开始,爱猫并养猫的是Alfonso的妻子,她是一名画家,热衷于把猫当作作画的题材,先为猫咪拍下各种不同姿态的照片,再画下来。他们拥有的第一只猫,是一只黑猫,久而久之,猫咪的灵动逐渐令Alfonso产生兴趣,他也开始把它当作自己的宠物。

回中国之后,他们养了新的猫Marta,Marta又生下了Oscar。Oscar生性天真,用Alfonso的话来说,它的性格有点像狗的性格,会向他表达自己的感受。回家时,会看到它等候在门廊那,发出喵声打招呼。把东西扔出去时,它也会像狗一样把东西叼回来。

Max是在去年来到Alfonso家的,它是一只十个月大的杰克罗素梗犬。之所以会动念头养一只杰克罗素梗犬,是因为去年和妻子在巴塞罗那旅行时,他们见到了一只有很多粉丝的杰克罗素梗犬,在Alfonso夫妇面前,它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友善、活力充沛的样子惹人怜爱。于是回国后,他们决定养一只杰克罗素梗犬。Max的得名则是因为,他们一家人都喜欢这个名字,而且,“它在意大利文、中文还有英文里都很容易发音。”

Max刚到家里时只有两个月,它与Oscar相互追逐打闹,睡在一块儿,即便偶尔打架,也像兄弟一样。Alfonso一天需要带Max出去遛三次,猎犬的先天属性令它非常需要消耗自己的能量。Oscar则是一周一到两次。外出旅行时,Alfonso把Max送去了短期集训班,学习坐卧、握手这一类基本技能,“但我们不希望教授太多,我们希望它保有自然的天性。”Alfonso非常享受那种一直被家里的小家伙们在乎的感觉。

另一方面,Alfonso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环保践行者。“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很早就浇灌在他的心中,他的母亲曾经告诉他,他的外婆在泡完咖啡后,会把咖啡渣倒在树下,因为咖啡自身含有很多营养元素。2013年,重返雀巢集团,负责Nespresso的Alfonso意识到,现在他可以找到一条产业化的路来将咖啡渣的二次利用扩展到更大规模,“当你看到蔬菜、黄瓜、辣椒,知道它们的生长得益于肥料里的咖啡成分,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日常生活中,Alfonso把收集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作为一种身体力行参与环保的方式。他收集用轮胎内胆做的包、卡车篷布做的包,编织材料再生运用后的围裙,用老船木和漂流木制成的木制餐具,以及用回收后的Nespresso咖啡胶囊的铝皮外壳制成的筷子、瑞士军刀和钢笔——这起源于Nespresso从2015年开始的“希望之杯”计划,对于铝的管理和回收。这当中,他最喜欢的是钢笔,“因为我每天都需要签字,它是一个小小的提醒。”

在中国,已经尝试从精品店和酒店回收废旧胶囊之后,接下来,Alfonso决定推进一步,直接从家庭回收。

他始终无法忘怀三年前,去哥斯达黎加咖啡农场参观时的情形。因为工作时刻与咖啡为伴,日后每当喝到咖啡时,他总会想起在烈日底下采摘咖啡果的咖啡农,以及为了喝到一杯高质量咖啡后续严苛的分类拣选和加工过程,“那次旅行真正让我去关注,什么对于环境是重要的。”那将是他今后持之以恒的方向。

猜你喜欢

空手道合唱团咖啡
下午三点的咖啡
菅义伟获授“空手道名誉九段”
劈火砖
青蛙合唱团
空手道在苏联(上)
咖啡
咖啡罐子
好戏正上演
两块结婚的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