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之家

2019-09-10宋石男

睿士 2019年6期
关键词:采薇炮兵废墟

宋石男

人们常认为,故事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就如奥维德《变形记》中的人物,被命运变成动物、植物、星星或石头,故事也一样,它被不同的讲述者变成各种形状。对一个故事而言,最重要的不在于它本来是怎样的,而在于它是如何被讲出来的。这并不是说,讲故事的人可以无视历史或当下的真实,任意用自己的青铜来穿刺犹如敌人的素材,而是要强调,讲故事的人应该凭借自己的灵性,为听众唤出故事中最鲜活、最动人,甚至最令人痛苦的部分。

儿子最近给我看他续写的一个故事。故事本是讲述一个法国炮兵在将领命令之下,一脸阴沉地轰掉了德军占据的一栋农房。将军发现炮手面色悲伤,遂问其故。炮手回答说,刚才轰掉的房子,是他在故乡唯一的财产——他与父母曾居住多年的家。儿子的续写很有意思。其他同学都写炮兵回到家乡,看到耸立着簇新的房屋,于是欢呼故乡重建,从此走进新时代。儿子却写炮兵回到家乡,故居化作废墟,而在瓦砾之上,有弟弟写给他的一封信,述说德军昔日的残酷,述說政府今日的腐败,述说自己的困顿与不幸,最后祝哥哥平安归来,兄弟俩有日能在废墟前重会。炮手看完弟弟的信,非常悲伤,深深叹气,然后低声吟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末尾把我乐坏了,这诗来自《诗经》,题为《采薇》,所述乃是西周时期戍边老兵返乡的故事。一个二战法国老兵在故园废墟前朗诵《采薇》,非常混搭,但是谁说不合适呢?

皮皮有讲故事的天分,这天分或许遗传自我,而我又遗传自父亲。我父亲是个讲故事高手。有次他看报纸,给我们讲新闻:“有个男的,路过一幢楼,上面着火了,忽然掉下来个娃儿,他赶快用手接到,一看,嗨呀,原来是他儿子。”这太离奇了,我抢过报纸一看,脸都气绿了。新闻哪里是这样!这男的知道家里起火,就往家赶,到时火势已大,他妻子在楼上没法,叫他在下面接着,然后就把孩子扔下来。

所有故事都需要被重新讲出来,我父亲虽非说书人,也有这本领。不过更多的时候,他跟我们讲的故事,并不夸张,只是亲朋故交的往事,从厚重岁月中慢慢演绎出来,将戏剧化藏在日常生活的冰面下,说者不动声色,情感内蕴,听者惊心动魄,慷慨生哀。

有个夏日,父亲对我打开记忆之门,讲述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间发生在我老家牛华中学的故事。我紧张地听着,有时也追问一些细节。父亲累计讲述了六七个小时,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我不能承受如此多的人物,如此多的命运,颇有些疲倦。父亲应该比我更疲倦,但他精神极旺健,只是不停讲,直到我劝他停下来,休息,关上记忆之门。

那个夏日下午,父亲是在老宅花园里跟我讲这些往事的。停下后他有些疲倦,不想再说话,但也不去休息。我们父子就静静地对坐着。阳光透过黄桷树的枝叶,寡淡地洒在桌面,给杯盘狼藉添上一丝静穆的神采,似乎要将时间抽走。我想,回忆者最好在下午的阳光中讲述,他得到的慰藉则是第一个看见黄昏。

猜你喜欢

采薇炮兵废墟
隐形男友
怀念雷家沟的一处废墟
浅谈朱瑞对炮兵建设的贡献
炮兵测地训练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采薇”意象释疑
街头的废墟
妖藤
妖藤
废墟
模糊专家理论在炮兵指挥控制系统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