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鉴定中心变形记

2019-09-10杨雨池

睿士 2019年6期
关键词:亲子鉴定戴维婚姻

杨雨池

民政部2018年4季度统计季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连续第五年下降,与此对应的是,离婚登记人数居高不下,其占结婚人数的比例从2010年的21.6%,上升至37.6%。

离婚不再是件稀罕事,而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则显示:目前中国导致离婚的婚变诱因中,“第三者插足”占74.6%,位居第一,婚外情正是中国家庭婚姻的“头号杀手”。

现实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公共语境中,婚外情始终是舆论焦点,除了被反复谈论的男性出轨,近年来女性出轨也开始成为热点话题......

DNA亲子鉴定中心,一个法院之外的婚姻审判地;戴维,一个入行十二年的“网红”亲子鉴定师。在这个凭一纸鉴定报告戳破重重谎言的隐秘之地,我们将尝试通过一位职业鉴定师的独特视角,去窥探无数婚姻走向终结的真相,并试图寻找女性在这场婚姻消亡史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行业的特殊属性,人性中的极恶与极善都交汇于此,且其案例样本大多具有性别偏向性,我们今天所描述的,或许只是一个单薄的社会断片而已。

“你这里面没有胎盘,你之前没和医生说你要做吧?”“怎么没有,我全都带过来了,你打开再看一次,肯定有!”“我不想再打开,我快吐了。”位于房间一侧的接待室大门紧闭,磨砂玻璃墙隔出了一个独立空间,从外无法窥探内里详情,不过由于隔音效果一般,还是能分辨出玻璃那头两个女人正在对话,其中一个声音爽脆利落,另一个音色倒是清亮,但此时语气尖锐焦躁,听上去还带着不少火气。“你们到底能不能测啊?”“现在样本有可能被污染,你要提前和医生说了,他会剪取部分胚胎处理了让你带过来,这样好弄得多。”“那不是更残忍吗!你们做鉴定的怎么这样啊!”焦躁女声音忽地拉高,尾音末头还劈裂了叉,音浪穿透了玻璃,猛一下磨得人耳膜作痛。

墙上挂钟指向了十二点二十分,工作日的午餐时间,接待室外,一直把头埋在电脑前的戴维纹丝不动,持续升温的争吵似乎对他毫无影响,而等在一旁玩手机的朋友,却有些坐不住了。

“诶诶,戴主任,唐医生怎么还不出来,里面怎么回事,还吵起来了?”朋友急问,眼神忍不住直往接待室瞟。

“一个前天做了人流的女的,用卫生巾包着流掉的胎囊,过来做鉴定,都来两小时了。”戴维也不抬脸,轻声回道。

“啊,这么......恶心,那待会咱仨吃饭,唐医生能吃得下吗?”朋友显然对接下来的聚餐安排有所怀疑。

“能啊,唐宁她休息下,几分钟就好了,这种事我们都习惯咯。”戴维口气松快,双眼依旧不离电脑屏幕,手指噼里啪啦敲着键盘,今晨两点他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更新了连载小说新章节,趁午休赶紧在后台和读者互动一下。

接待室里正发生的事情在朋友看来足够惊悚,但对于DNA亲子鉴定师戴维来说,这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案例,此刻问诊台上的那团胚胎组织,还不如微信读者的留言更能挑动他的神经。

今年是戴维入行的第12年,先后任职于湖南长沙的两个DNA鉴定中心,他见过的奇葩案例多不胜数:有怀疑儿子是妻子出轨所生,带来的“奸夫”检材却是一撮狗毛的;有最终确认孩子是自己亲生,却怒不可遏,一拳砸坏材料柜的;有拿到检测报告后,二话不说就撞墙寻死的......前段时间,还有个男人不满意检测结果,在办公室拍桌威胁,说:“你等着,我找人来弄死你!”

“我给他一直等着,结果人再没来过。”戴维摇摇头,笑得非常无奈。

截至今日,戴维粗略统计手头已经受理了近两万个委托,其中“排除”结果出现的概率在26%至29%之间,这意味着:有四千多个家庭的孩子“非亲生”,有四千余段婚姻也因此走向危局。

2016年,在把经手的部分特殊案例艺术化处理成一部纪实小说《DNA鉴定师手记》后,戴维成为了“网红”作家,在和上门来的媒体聊天时,除了一些创作故事,他还总不吝向采访者们分享好友送给自己的“江湖名号”:“婚姻毁灭者”。

砍断了妻子的腿戴维第一次清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能对他人的婚姻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破坏是在2008年,他进入亲子鉴定中心工作的第二年。

2002年后,国家将包括DNA亲子鉴定在内的司法业务,向社会第三方鉴定机构放开,戴母很快受聘于长沙首批亲子鉴定中心,成为了中国第一代专业亲子鉴定师。2007年冬,从学校毕业后,叛逆的戴维在街头巷尾推销了近一年的无绳电话机后,终于老实听从母亲安排,子承母业,成为了一名亲子鉴定师。

那个时候一天百把个人做鉴定,多是戴口罩的,还有人拿着报纸挡着脸。家长要带孩子过来,都骗说是打预防针。”在戴维入行的那年,长沙仅有两家专业鉴定机构,当时从全省各地赶来做鉴定的客户能在接待大厅排起长队。

亲子鉴定从技术变为一门生意后,意外火爆,这大大福泽了从业者们,戴维上班第一个月的工资,是之前风里来雨里去当销售的四倍。不过仅半年,新上岗的亲子鉴定师就发现了优渥薪水背后潜藏的巨大压力。

2008年中,做了大半年主任助理的戴维终于独立接待了第一个委托人:一个从湖南浏阳大围山镇赶来的五十多岁农民,他带来的检材是儿子的牙刷。这个男人从亲戚口中辗转得知省城有这样的鉴定机构,找人借足了费用,跨越百余公里趕来,只为求一个寻找多年的答案:自己养育二十余年的独子是否为亲生?而他得到的结果是“排除”。

一般来说,如果检材无误,DNA亲子鉴定只有两个结果:“匹配”和“排除”,前者表示肯定亲子关系,准确率可达99.99%;后者则表示否定亲子关系,准确率为100%。

拿到鉴定报告的中年男人直接就把头往墙上撞,口中还反复嚷着“不如死了算了”。这个情绪激动的委托人最后被三个医师合力拦下,顶着满头鲜血回家后拿刀砍断了妻子的腿,再喝农药自杀。戴维从同事口中得知了事情后续,这给他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为此,他一度向领导递上了辞职信。

“没人知道,在前几个月我心里面一直都不太喜欢这份工作,又有这件事,我就说要辞职。领导当时都懵了,说‘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戴维回忆,他陷入了深刻的自责中,觉得是自己促使悲剧产生,戴母和鉴定中心领导花了两个月时间才劝好了他,最后因为领导杨姐的一句话,戴维决定留下继续干,她说:“被欺骗的人,有权利知道真相。”

孩子是一段婚姻的全新起点,同时也是一个无法被抹去、鉴证夫妻彼此忠诚的证据。人体内共有23对4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由“遗传微粒”DNA和蛋白质高度缠绕而成,人类新一次繁衍成功,就会诞生一组23对的新染色体,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张无法再被更改的生命图谱——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每个孩子的遗传特征由其父母双方提供的基因组合而成,从卵子受精的那一瞬间就已被决定,终身不变,而这正是DNA亲子鉴定技术存在发展的基础。

“这个行业它是有一个存在的必要的,因为除了亲子鉴定,现在没有哪个行当能够确切知道小孩是不是你自己的。这真正意味着是你爱的那个人对你是否真诚,他(她)欺骗了你,而且做出了让你最痛苦、最无法忘记的事情,这才是最无法忍容的。”戴维笃定道。回归后,他开始以“真相揭露者”自居,渐渐停止怀疑自己所处行业存在的价值,而鉴定中心的墙面和墙角都加装了防撞材料,用以避免情绪激动的委托人当场自残。

从业时间越长,戴维出具的鉴定报告就越多,上万份报告组合成了一面巨大的“照谎镜”,让几千桩表面被谎言层层粉饰,内里却支离破碎的病态婚姻无所遁形。

“大惊失色”,这是张爱彪初看戴维写的故事时的感觉,他这才发现,“原来世界这么大,婚姻不幸的人这么多”!张爱彪是北京日报出版社人文工作室负责人,早在2016年,戴维用“小鉴定师大宝”的ID在天涯的“娱乐八卦”板块发文后不久,张爱彪就成为了他的忠实读者。因为在情感、家庭和事业上遭受了多重打击,当时戴维已经有严重的抑郁倾向,为了把自己从情绪泥沼中拉出来,他尝试在天涯论坛上发帖,把自己经历的稀奇故事写出来,通过持续创作和与网友互动,来纾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考虑到自己所处行业的特殊性,戴维将真实经历杂糅再创作成了连载纪实体小说,在这个围绕一所亲子鉴定中心展开的新故事里,他是性格开朗、贪吃爱笑的鉴定师W医生,他有一个英俊的同事涛哥、一个严肃老辣的领导杨姐,三人和总来“敲诈”W钱包的警花小谢,还有断案如神的张警官一起经历了各类离奇狗血的社会案件。

作为一个在出版行业坚守多年的“老兵”,张爱彪直觉判断戴维笔下的故事已经足够精彩独特,而在这一基础上,他还看中了该题材对于当代中国某些伦理观念变化的细腻呈现,“婚姻出现问题其实非常普遍,每个家庭面对的问题还都不一样,把这些东西整合在一块,我觉得或者可以反映整个社会的家庭观、婚姻观。”

中国人的家庭婚姻观在近几十年经受了政策更迭、经济发展和思想激变等多种因素冲击,尤其改革开放后,时代环境发生骤变,与之相关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妇女合法权益保护和男女社会地位差异等问题日趋严峻。

“现在是一个新旧观念碰撞的时代,这种碰撞有时候就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说关于婚姻的看法,现在所有人的婚姻观里边,有传统的东西,也有现代、从西方过来的东西,这些东西互相杂合在一块。”“老烟民”张爱彪从兜里掏出打火机,火苗左右摇摆着点燃了嘴里的烟,猛吸几口后,他继续剖析:“但这俩东西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水乳交融形成为一个新的体系,可以说大部分人的婚姻观,现在还是一个混乱状态。”

在论坛里潜水观察几个月后,张爱彪决定联系戴维,他想把这些细碎的故事重新整理后出版,让更多人借助亲子鉴定师的特殊职业视角,从两性婚姻和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窥探人性真相。

2017年12月,“小鉴定师大宝”所著的《DNA鉴定师手记1——人性实验室》顺利出版,这本书的主题和内容得到了北京日报出版社领导们的认同,起印量为1万册,远高于社里常规起印的5千册。

“第一本我们把它叫做《人性实验室》,主要涉及的内容还是婚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张爱彪介绍道。

这本书里收录了二十余个独立故事,里面有婚内出轨人贩并生下孩子的病态女人、有精神分裂把亲弟当儿子的疯狂富家女、有身怀继父骨肉却被迫骗婚的苦情姐妹......除了形象立体丰满的几位主人公,各式各样的女性角色成为了这本小说里重要情节的支撑力量。

由于行业属性特殊,在这间人性实验室里,大多数时候,男人们的首要身份是被欺骗者和求真者,而身怀孕育天职的女人们则扮演着更加复杂的角色,她们是妻子、是情人、也是母亲;她们是背叛者、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她们背负着多重标签,或许要面对的是一些更加难解的人生命题。

血痕是DNA鑒定当中采用较多的样本之一,除近半年内接受过输血的人之外,所有人都可以取血痕做为DNA鉴定的样本。

DNA鉴定中心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司法鉴定和隐私亲子鉴定。司法鉴定程序完全公开,做鉴定时,必须委托人父、母、子三方同意,带齐相关证件,面对面到场,其结果可为呈堂证供。而隐私亲子鉴定是针对私人客户开展的服务,不需要提供法律文件和相关身份证件,鉴定流程、鉴定结果准确性和司法鉴定一致,但不具法律效应。

实际上,隐私鉴定才是大多数鉴定机构的主要业务,戴维心里有个数,在他工作前几年找上门来的私人委托客户,10个里有9个男性,各种八点档肥皂剧中出现的“绿帽”事件,都不如他看过的精彩。

“很多就是家里女的来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对方有可能结婚了,自己也结婚了,这时候就谁都不说,发生关系了,结果生了别人的小孩,但是最后都是东窗事发,过来做鉴定。”戴维早看熟了这些剧情,每个撞上来的故事或许在背景、细节上有所差异,但总的说来都是一个典型流程。

因为职业特殊性,戴维通常直面婚姻危机爆发的关键环节,而女性出轨,正是致使这些家庭走向破碎的导火索,他认为,深植于人性中的欲望催发了这一行为的产生,而现今社会,那些曾压覆在女性欲望之上的重重枷锁,还在被不断剥离。

“现在一旦接触网络就什么信息都有,尤其小女生的情绪特别容易被煽动,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宣扬很多不正确的三观,说女人要经历分娩的痛苦,如果一个男人对你好,就要舍得花钱,去买房买车,让你过上好日子。‘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这是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話。”戴维觉得虽然不一定具有社会共性,但从自己的职业视角来看,相较过去十几年,当下女性对于婚姻和家庭的责任感正在快速减弱。

“我母亲那个时候是没有人私下来做这个的,只有司法鉴定,当时也没多少人怀疑说孩子不是自己的。”戴维补充。

这位亲子鉴定师眼中的社会一隅,满布着现代女性性解放浪潮冲刷出的新旧痕迹,早在一个世纪前,英国哲学家罗素就在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作《婚姻与道德》中论述了相关问题,他认为避孕药剂的发明和妇女的解放导致了“性道德状况每况愈下”,而妇女在社会中的解放,也将对婚姻和道德产生重大冲击。

“自东方早期直至今天,妇女的道德之所以有保障是由于她们与社会处于隔绝状态。它未曾试图让她们内心保持自制,而是处心积虑地使她们远离可以造成罪恶的机会。”罗素在书里这样阐述道。

2015年,首届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行业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在场专家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2014年以来,通过微信、陌陌等新型社交工具引发婚外情的案例增加了20%。中国婚姻家庭工作联合会执行主席舒心同时表示,接下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各式交友神器将成为滋生婚外情的温床。

在互联网已经普及至乡村的21世纪,移动手机上的各类交友APP和庞大的社交网络,让人际关系的多度壁垒变得更薄,那些曾被家庭责任和子女养育义务牢牢约束的女性,有了接触广阔世界的便捷渠道,而她们在政治上的解放,又为这种向外探索增加了底气。

“我不是说女人不要对自己好,但你怎么去保证自己在享受的时候,还能够负得上家庭责任,当这个天平不断倾斜,很有可能就倒向了只贪图自己享受的这一头,有的人可能还会安慰自己,说先享受个一两年后,再回归家庭,对家人好一点。”聊到这个话题,戴维口气严肃,他又说起自己最近遇上的一桩出轨事件:一位拿到亲子鉴定“排除”结果的男性委托人,遍寻妻子奸夫不得,直到最后偷偷翻看妻子手机时才发现——她的出轨对象居然是陌陌上认识的网友。

“两人聊骚很多年,还互发裸露照片......其实很多事的情节都差不多,不管是在微信上聊,还是在QQ、陌陌上聊,开始都只是说和人聊得来,后来就‘奔现’了,再然后就干柴烈火突破最后一步了。”

戴维顿了顿,强调道:“要知道很多时候,那个天平你是端不稳的。”

出轨与忠诚,正是戴维论述的核心主题之一,事关婚姻与家庭,这更是一场两性差异认知的永恒博弈。戴维总反复提及朋友“福哥”的故事,福哥曾是戴维接待的一个委托客户,三十多岁的南方男人,长相普通、性格温和到可称软弱,而他的遭遇却十分“惨烈”——先是发现大儿子非亲生,在妻子的痛哭中选择原谅,结果妻子再度出轨初恋情人,并生下了二儿子。当又一次东窗事发,已经成为家族公司股东的妻子却直接提出离婚,分走公司大量股份后,马上和情人再组家庭。

这个故事最初于2016年8月被戴维更新在天涯论坛,他还同时挂出了一位男性好友的调侃:“出轨的女人就像公交车,原谅她会有更多的男人上车。”彼时,演员王宝强和妻子马蓉的离婚事件沸腾网络,结合戴维的故事,不少网友在帖子里直接吵成一团。

“女性伴侣的操守在十年前还是可以信任的,现在,男人只能靠运气了。”

“忍不住回一下,不管是十年前还是现在,这方面似乎是女性更需要运气。”

“这话搞笑了,女性这方面几千年都一直看运气!”

2019年4月,在一个互联网平台的直播节目中,戴维又一次讲述了福哥的故事,不出意料,直播评论区里,听众立马吵开了。

“现在的社会给女人弄得一团糟。”“那不对吧,女人出轨也是出给男人!”

“生孩子的是女人,痛苦的是女人,被怀疑的还是女人,不知道男人怎么想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男欢女爱一直以来就被视为人的两大基本欲望之一。但在传统的父权社会结构中,会优先满足男性的欲望和遗传利益,其实现的主要途径就是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禁锢。

欧洲启蒙运动之后,接踵而至的各类女性解放运动,推动了“后父权时代”的到来,当代女性开始主动寻求私生活的自由,但这条横亘在新旧之间的演化路径,也注定引发重重矛盾,正处于两个时代剧烈交汇之地的中国婚姻,恰是此类矛盾的首要聚合点。

“现在的婚姻非常脆弱,爱情婚姻处处都有雷区,经不起波折,离婚率直线上升。当然,这也有现代女性经济地位上升,更能抵御离婚带来的经济后果的因素。”张爱彪说。

为了选择出版素材,张爱彪翻来覆去看了戴维写的所有故事,他觉得,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戴维接待的客户男性占绝大多数,因此其作品描述的也多是女性出轨案例,但实质上这一问题反应的不光是女性的矛盾,也是男性的矛盾,更是整个社会的矛盾,再往深挖去,其最终还是“人”的问题,“出轨本来是人之天性,新鲜和年轻的肉体,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喜欢,这只能靠制度、婚姻观念去约束,它在男女双方之间始终是一个拉锯的过程。”

而在看过上万个案例后,戴维发觉,即便他眼中女性出轨率正不断攀升,但在这场双向博弈中,并不能简单地去进行单方谴责,“出轨,男性一般是以找刺激居多,女性的话是需要找安慰居多,他们的出发点其实不一样。”

戴维举了个案例:一个长期被丈夫家暴的女人,想离婚却不可得,最后出轨了一个终日对她嘘寒问暖的男人,怀孕后被丈夫怀疑,拉来鉴定中心做检测,得到结果的当场,丈夫就对女人拳打脚踢。

“你能说她在这件事情上就做错了吗?她当然也做错了,但站在她那个角度,谁能够比她做得更好?你天天在家里被丈夫打,也没办法离婚,精神都会崩溃掉,总得要找个方式去释放自己,只不过她这种方式不太好。”

这种现象其实具有一定程度的魔幻色彩,它正描绘了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实:思想受制于儒家纲常的传统中国女人,在婚姻中也依旧无法和这一文化的缔造者——中国男人,谋得认知的高度统一。

遭受背叛的男人其實是施暴者,而这个实施背叛的女人,却是这段畸形婚姻关系里的第一受害者。当人不再停留于单一动物体意态,而上升成为一个社会体时,其置身在复杂的关系网络和社会情境中,原本的欲望发端更趋于繁杂,它们往往拥有更峥嵘的棱角,无法被非黑即白地简单分类,既不能无端消解,又持续叫嚣着寻求出口。

戴维也曾遭到交往七年的女友背叛,并因此致郁,他深知在现实社会中,无论男女,都无法彻底避免这一问题出现,但他也有坚持的原则,“你不管爱情也好,还是什么原因也好,还是要有个底线。你首先要完成自己的责任,实在忍不住,就和家人坦白,不要再去影响其他人。你把别人蒙在鼓里,欺骗他,尤其是像那种怀孕生了别人孩子的,这是最不道德的,是不是?”

做了十多年亲子鉴定师后,戴维对整个行业有了点“春江水暖”的敏锐感知,在他眼中,一些新的变化正在发生,比如:现在鉴定中心的生意一年有四大旺季,其中有两个是学校的寒暑假,另外两个是春节后和国庆、中秋假期之后。其中,国庆、中秋后的时段,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旺季,女客尤其多。

“现在中秋和国庆那段时间结婚是最多的,在结婚之前,女的和前男友又发生了关系,然后办完婚礼后,发现自己怀孕了,之前跟丈夫和前男友都有过,那小孩到底是谁的?”戴维一边举例,一边将手中捞起的“黄刺骨”放进了同事唐宁的餐盘里。

“哪有什么旺季淡季,一年到头都是旺季!”唐宁笑着反驳戴维的观点,不过她随即补充:“现在怀孕女性来做鉴定的是越来越多了。”

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研究发现了在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并发展出了一套新技术来准确分析和度量母亲血浆内的胎儿DNA,无创产前亲子鉴定技术开始迅速发展,近年来,更在临床范围内大大普及,随之而来的,是亲子鉴定机构之前男性委托人“独当一面天”的情况正在被打破。“这种产前的鉴定都是女的来,原来怀孕做鉴定要去医院取胎绒毛、取羊水,还可能会造成流产,现在抽个静脉血就行了。”唐宁快语向饭桌上的外行朋友进行科普。

唐宁是戴维第二家供职的全国连锁型DNA鉴定机构的同事,入行六年一心扑在前端接待工作上,曾连续两年被总公司评为全国业务冠军。虽然经手的委托总量不如戴维,但作为长沙分机构的唯一女性职员,唐宁日常接待的女客户更多,在她看来,女性委托人找上门来的情形,很多时候要比男性更复杂。

“上次一个做产前的,怀疑肚子里的孩子是她公公的,最开始还怀疑是她大伯的。”唐宁说起前两天接手的一个委托案,一个怀孕的女人带来了多份检材,所属对象皆为丈夫的男性亲属。原来,女人的丈夫精子活性极低,一心想要孩子的夫妻俩选择做试管婴儿,前两次都没成功,最后一次意外成功了,女人却疑心起了丈夫——丈夫提供的精子是自己的吗?

“其实叫我说,做试管的话你管他吗,又不是被人那个了。”唐宁口气倒是寻常。在她和戴维接手的委托里,这种案子其实并非个例,在一些求子心切的农村家庭,因为承担不起做试管婴儿的高昂费用,甚至会出现男方亲属直接“霸王硬上弓”的极端情况。戴维曾征询过身边男性和女性朋友对这类事件的看法,而双方给出的回答截然不同。

“女的只要生下这个小孩,小孩必定就是她的。但是男人看到这个小孩生下来,不是自己的崽,他肯定有想法,所以他宁愿孩子是自己兄弟的,甚至父亲的,至少和他还有血缘关系。”

“但女人宁愿去外面找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精子,你要想她天天面对那些人,小孩是公公的,她怎么去称呼他。天天叫他公公,却也生了他的小孩。关键还是自己心里接受不了。”

“这种事情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综合各方评论后,戴维做出结论。

这种现象其实具有一定程度的魔幻色彩,它正描绘了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实:思想受制于儒家纲常的传统中国女人,在婚姻中也依旧无法和这一文化的缔造者——中国男人,谋得认知的高度统一。宗族血脉和礼教纲常,男人往往更重视前者,但女人却深陷在后者的重重捆缚中,左右为难。

而那些正在努力挣脱这种传统文化桎梏,思想和生活作风更加开放的年轻一代女性,在进行新的伦理挑战时,得到的也并非纯然是解脱后的快感。

鉴定中心也不乏这样的案例:几个月前,一个意外怀孕的年轻女孩带来了五个男人的检材,想找出谁才是肚子里孩子的爸爸,但却得不到一个“匹配”结果。女孩在接待室哭了一上午,她离开后,负责接待的唐宁直和戴维咋舌:“她一个月有多少个男人啊?我都怀疑她是风尘里面的人。”

在当下,很大一部分年轻女性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缺乏对应的健全机制和社会氛围的维护下,其实更容易受到伤害。一则关于长沙岳麓区大学城的新闻让戴维记忆深刻,里面有组数据触目惊心——“截至2017年4月6日,报告现居地为岳麓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603人。其中发现为学生的病毒感染者106人。”虽然其中男性占主要比例,但相较以往,女性感染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面对这些社会现实,戴维生出“现在的年轻女孩,尤其是女学生,还没有风尘女人对自己保护好”的无奈喟叹。

下午三点,整个鉴定中心静悄悄的,唐宁接了个上门取样的业务,出外勤去了。有客户约了戴维做鉴定,但订好的时间过去了半个钟头,人还没到。百无聊赖中,戴维窝进了接待室的茶座里,给自己泡了杯茶,再打开手机里的公众号后台,回复粉丝留言。

亲子鉴定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一桩新鲜生意,像长沙这样的中部二线城市,都开出了十家以上的私人鉴定机构。同业竞争变得激烈,加上快递行业迅速发展,很多人选择更隐蔽的邮寄方式送交检材,这使得鉴定中心的人流量明显不如当年,戴维的工作也不比之前繁忙,他逐渐把更多精力放在副业上——写小说和打理一个拥有16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心灵海豚湾”。

微信公众号是戴维两年半之前注册的,除了定期更新小说内容,还是一个和网友沟通的便捷渠道。在天涯论坛更文早期,不少网友跑来要戴维的联系方式,有的人想和他聊天扯八卦,更多人则想要他给自己做心理咨询。一开始,戴维特意申请了一个私人微信号,在论坛上公布ID后,一天添加的好友数就达到了555000000000人人的上限,很多女性网友来找戴维咨询,往往一个人发来的“前情提要”就要在手机上翻十几屏才能看完,坚持回复了一两个星期后,戴维就受不了了。

“她们看我写了那么多东西,然后我又说自己懂心理学,就觉得我无所不能......我是讨好型人格,看到别人给我发这些东西,也不好意思不回,但我真忙不过来,后来实在回不过来了,我干脆就假装说号丢了。”

在被微信好友的“熱情”吓退后,戴维在朋友建议下选择了公众号这样一个非点对点直接交流的平台,虽然自嘲网友找自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但他还是想坚持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进行长期沟通,而公众号的运营模式能为他打造一个缓带。

与鉴定中心的委托客户群体不同的是,关注“心灵海豚湾”的粉丝80%都为女性,其年龄主要分布在十几岁到四十余岁之间,她们扔到戴维面前来的问题千奇百怪,总结来看,三四十岁左右女性的常规问题都是“婆媳关系怎么处理”,而年轻女孩遇到的问题则稀奇古怪得多:有和老师发生不伦关系的、有爱上自己亲哥哥的、有同性恋人变成异性恋背叛自己的,还有“绿奴”男友要求自己和其他男人发生关系的......

很多读者希望能够从我这里寻找一些安慰,她们在生活中遇到抑郁的事情,心里很烦躁,在我这里找到答案,心里就能平衡下来,即使找不到答案,也能把自己内心的痛苦说出来,心里会舒服很多。”戴维老实扮演着一个“树洞”的角色,看着人们和欲望、环境搏斗。他明白,多数人和来鉴定中心的委托人一样,都是心里病了,想在他这找药。

已经37岁的单身戴维也常收到读者的“催婚”,有些老“书粉”还总问他什么时候才和小说里的欢喜冤家“小谢”在一起。但遗憾的是,现实中戴维其实并不着急走进婚姻,看过了足够多的破碎家庭和“毁三观”故事,他对未来的期待变得温和清晰。

“我觉得现在就是日子过得简单一点,找个三观合适的。她对我好,我也对她好,生一两个小孩,然后双方都孝顺父母就可以了,没什么特别的要求。轰轰烈烈的爱情,那是年轻人做的事情,我不奢求,来了的话也笑脸相迎,没有的话就算了。”说到终身大事,戴维脸上勾出了惯常的温和笑容。

滚水又一次冲入紫砂盖碗,小巧的青柑在水中起伏翻腾,茶色荡开,普洱混着柑橘的香气弥漫在安静的房间里。

工作手机突兀地响了起来,戴维接通后,电话那头,原本定金都交了的客户,人临到楼下,却说不上来了。他没追问原因,只简单劝慰几声后挂了电话。

倒掉残茶,摆好茶具,起身脱下白大褂,墙上的挂钟指向五点半,戴维下班了。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唐宁为化名。另,遵循隐私保护原则,文中除公开案件之外,所有案例的关键信息已作模糊处理。)

猜你喜欢

亲子鉴定戴维婚姻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日本做亲子鉴定的夫妻增多
亲子关系,可以推定
亲子鉴定等2则
接力棒
礼品变废品
各有所“长”
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