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一龙:绅士的突围

2019-09-10陈墨

意林彩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卫国弱小短信

陈墨

你凭什么弱小

第一次正式拍戏,是去周润发主演的《孔子》里客串一个角色,饰演在城门前迎接孔子及弟子的卫国特使,只有一句台词。我事先做了好多功课,捋顺这句台词的逻辑,标出重音,设计好断句,但真正进入片场,才发现自己天崩地裂式地蒙了。對手演员、摄影师、灯光师、现场副导演、各个部门……就连胶片转动的声音,都会给你带来无形的压力。

我在那候场,反复背那一句词:“本使受卫国国君和君夫人之托,欢迎孔夫子一行来我卫国。”等了一整天,又热,后来我完全不认识那句话了,最后拍的时候,我连第一个字都想不起来了。等我从城门里走出来,周润发演的孔子一下马车,就带着所有学生开始跪拜,发哥站起来之后就该我说话了,可我就卡住了,嘴跟不上脑子。拍了七八条还是不行,副导演说要不然换一个人吧。我当时已经感受不到情绪了,整个人是飘着的。

我特别感谢胡玫导演,原本导演发话,是用全场都能听见的大喇叭,但她是通过我背后别的那个小对讲机单独对我说话的。她喊朱一龙,我心想完了,导演知道我名字,列入黑名单了,今后没法合作了。她继续说,如果你这句词说不下来的话,以后可能就干不了表演了。她其实是在鼓励我,意思是说我不会换掉你,发哥反正一遍一遍陪你在演,你今天必须把这个词说下来。我挺感动的,她其实给了你没有退路的一个信心。那场戏反复拍了13条,我硬着头皮把台词说下来了。那次之后我就知道,没有人在乎你是新人、你弱小,你为什么要弱小?你为什么要比别人演得差?这个不是一件必定的可以被理解的事情。

我很认可这个逻辑,这跟我们家教育有关系。比如说小时候有新出的跳舞毯,我跟我爸说想要,我爸说行啊,你拿任何一个你擅长的东西跟我比一下,你要是赢了,我们就去买。

我爸原来是搞体育的,我什么都玩不过他,我就开始找突破口,去专门突破他弱小的地方。我爸台球稍微弱一点,我专门练了一阵台球,打赢了,成功买了一双篮球鞋。

我从来没有拥有过跳舞毯,也不会因为这个难过,因为我输了,这是规则,不能耍赖。这和后来拍戏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我从来没想过挑战规则。

找到一个支点

刚上大学时,我对表演并不感兴趣,让我对表演产生改观的是第一次期中考试。考试内容是无实物表演,叫《等待》。我想象着自己拿着两个冰激淋,看到舞台中央摆着一张长条凳,很高兴地坐了过去。坐那儿之后就开始等,等一会儿就看看表,看了好几次。天气热,冰激淋开始融化,滴答答掉下来,滴在身上,我去擦,后来滴在手上,我就去舔。等这些都演完了,我等的人还没到,我就很失落地走了。表演结束后,崔老师就一直夸,夸了好久。我突然发现,哎,表演好像没那么难。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支点——既然老师会喜欢,这可能是一个正确的点。我现在回想,就是从生活逻辑出发,你所有的表演都应该从生活逻辑出发。

我刚开始拍戏的时候,就琢磨怎么设计人物。有一次演一个特别小的角色,没有台词,我就设计了好多行动。开拍的时候导演很委婉,他说一龙,你站这儿就行。我后来明白了,作为演员,在一部作品里面,你必须完成你的功能。不是说压过对手才是好的。在角色的功能性之内,把它发挥到极致,就OK了。

最后一条短信

2015年左右,刚好到了我的疲劳期,我觉得我经验攒够了,不能再继续拍数字电影了。那时公司已经转型拍了电视剧,我连着拍了《家宴》《情定三生》《新萧十一郎》《新边城浪子》《花谢花飞花满天》,这些作品在业内可能没有引发那么大的讨论度,那时我就自己争取机会,把《芈月传》签下来了。

那段时间,我争取每个角色的时候都很激烈,各种去见组,比刚毕业的时候要好很多,不用推销自己,我可以直接见制片人、见导演,去表达对于角色的想法了。如果经过了见组、试镜之后没有消息了,我会最后发一条短信,编辑那条短信可能得花一天时间,我从早上起打第一行字一一导演,你好。心里想怎么还能更委婉一点,以及更诚恳一点,别攻击性太强,或者表现得太急切。我自尊心还挺强的,如果发了短信没回的话,我绝对不会再打电话。

2016年,有几部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合作。有一个制片人告诉我,不想用我的原因,是看了我之前演的作品,不是他要的表演状态。我没解释,就算我把经历全说给他,他也不会认同,只有当你表演出来的东西他认可了,那比你说再多话都有用。

后来我们真的有了合作的机会,他说看完回放,觉得这部戏我的进步特别大。其实我自己明白,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只是因为遇到了合适的戏和团队。之前拍了那么多戏,一部作品都没有被认可。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作品,那时你拍什么?有了这些作品,才有机会让导演看到,有机会让导演说你不行。

我不太认可我自己

《镇魂》播出的时候,大家说我终于火了,但我一直不理解到底怎么样才算火。我以为从此会被当作一个成熟演员对待,但其实很多片方还是会把你放在流量那一拨。

有片方带着剧本来找我,我会看剧本对于表演是什么样的要求,作品本身是什么样的厚度,如果是特别需要我个人去做什么,去讨巧角色和剧本的话,我不太想做。我相信红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但是作品不会。我心里觉得作品不够,这是我现在很焦虑的地方。你现在所谓的这些名气,你的东西够不够支撑这些?我想拍一些好东西,很多我想尝试的东西还没有尝试,很多突破性的表演还没有演。

我没有觉得等待的10年特别难熬,也没觉得时间太漫长,而是太快了,还没有准备好,真的。演员还是得躲在角色背后,你只有在角色背后,才有生活的空间,才能存活下来。演员的个人魅力一旦大于角色,那很可怕,很可怕。

我觉得演员最起码得了解自己,因为演员是一个很容易被欺骗的行业。你每天都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不成名的时候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一旦成名之后,很多东西不一定是真的了。但是时间长了,你自己习惯了以后,对自我的认知就会发生变化,但那不是真实的自己。

我不太认可我自己,这就是我不去急于表达自己的一个原因。有时接受采访,别人说你演得还挺好的,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不好意思。因为你没有多好,没有达到你心目中好的标准。因为全世界这个年龄段的很多演员,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水准。我还差得很远,在表演这条路上,还差得很远。

猜你喜欢

卫国弱小短信
按兵不动
强大与弱小
卫国的生存之道
道歉短信
对人世的告白(组诗)
代发短信
弱国不天真
柴的嘲笑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
动物神奇脱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