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伐名将祖逖

2019-09-10曹金洪

关键词:司马

曹金洪

“闻鸡起舞”的故事相信小军迷们都听过吧?故事的主角祖逖是东晋著名的军事家,他曾率部北伐,于数年之间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立下了赫赫战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他的故事吧。

祖逖出生于范阳遒(qiú)县(今河北涞水)的一个太守之家,父母二人一共养育了六个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彼此之间从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

祖逖的哥哥祖该、祖纳为人大方直率,深受邻里街坊的喜爱。因此,受到这样的家庭环境的影响,祖逖本人的性格乐观开朗,不拘小节。长大后,他更是有侠义风范,为人大度宽容,还经常仗义疏财,做一些救济贫苦乡民的事情。邻里乡亲都认定他是整个乡的贵人,对他颇为敬重。

祖逖的学习生涯从15岁开始,之前不认字的他逐渐开始阅读大量的书,并且求知若渴,什么类型的书都读。这样,阅读量大增的祖逖便累积了丰富的知识。他几次进洛阳,遍访各类名士,侃侃而谈,而且无论对方有多大的名气,他都丝毫不怯场,见过他的人都对他印象深刻,认为他才华横溢。

面鸡起舞,勤练武术

289年,祖逖24岁,为了能谋得一个职位施展自己的才能,他开始四处寻访、毛遂自荐。在此期间,他碰见了投缘的好友刘琨(kūn),二人共同决定前往司州任主簿。刘琨与祖逖关系融洽,互为知己,二人似乎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讨论不完的问题,往往从清晨开始能一直聊到夜里入睡。

一次,祖逖和刘琨仍旧聊得很晚,准备休息时,祖逖刚入睡便被屋外公鸡的打鸣声吵醒,他连忙将熟睡中的刘琨也推醒了。刘琨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睡眼惺忪地爬了起来,想看看祖逖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祖逖抓住刘琨的肩膀,对他说道:“公鸡都已打鸣了,我们难道还要昏睡不醒吗?趁此机会,勤练武术岂不妙哉?”刘琨被袓逖的精神和朝气感染,于是二人双双拿起剑,一招一式地操练起来。这个故事流传到后世,便是我们都了解的“闻鸡起舞”了。

机遇的来临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交战的事例数不胜数,由于这些少数民族的战斗力很强,又没有固定居所,所以虽然中原王朝时常组织军队抵御反击,却始终无法取得一劳永逸的胜利。每到中原王朝实力减弱,他们便会趁机再度崛起。西晋末年时,北方少数民族便看准了这个好时机,纷纷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中国北方也由此进入了十六国的战乱时期。

为了躲避战乱,许多中原地区的百姓开始纷纷逃离故土,迁移至当时人迹罕至的江南地区。这些百姓离开了熟悉的家乡,虽然心中万般不舍,却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迁徙,袓逖当时也和族人一同融入了迁徙的大潮中。

长路漫漫,烈日当空,在众人都没力气再向前行进时,祖逖自愿放弃坐车的机会,将位置让给体弱多病的人。他还在大家休息时,先行骑马到前方探视,告知大家路况信息等。大家无不感服这位少年的侠肝义胆,都举荐他为同行人的“行主”,祖逖也毫不犹豫地扛起了这份责任,为亲族同伴们出谋划策,制定最好的迁徙方案。

祖逖率领众人在如今的江苏省北部落脚。作为家族的顶梁柱,在此次迁徙中,祖逖为大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不久之后,当时还是琅琊(láng yá)王的司马睿邀请祖逖担任徐州刺史,后来,又委任他担当军咨祭酒的职位,这些机遇的来临让祖逖有了更大的信心,想要为国效忠的理想在他的心里熊熊燃烧起来。

由于新任官职的关系,袓逖带领着众多迁徙过来的族人一同落户江南京口(今江苏镇江)。

祖逖的渴望

祖逖流亡南方,时刻想念着北方的家园,深刻体会到了身在异乡的感受。南方的大雁都已回到了北方,但是客居南方的人却很难回归故土。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南方,大家似乎都已安家立业,日子也渐渐好转。但是,祖逖心中仍有收复中原的想法,于是,他积极召集人才将领,渴望有朝一日收复失地。

看重祖逖的司马睿虽也有同样的想法,但他却认为现在时机未到,自己刚刚來到别人的地盘,带兵出征只会削弱自己的实力。

听了司马睿的想法,祖逖为其详细分析了当前的状况:他认为西晋之所以凋零,在于各藩王间争夺领土,正是不团结导致了国家分裂,使得北方少数民族有了入主中原的机会。如果现在养精蓄锐,发出抗击北方少数民族的号召,不但不会削弱自己的实力,反而因为有了共同的敌人,大家一定会团结在一起,收复中原故土的愿望一定可以实现。

司马睿听了此言,深以为然,大为赞叹,于是立即委任袓逖为“奋威将军”,为他筹集人马和粮饷。

第一场胜利

313年,祖逖从各路精兵强将中筛选了百名军士,择日出发,横渡长江。祖逖望着奔流的河水,心中叠起了千层巨浪,他听着浪打船身的声音,回想起自己昔日渡河而来的情景。为了此刻心头的愿望,他等待了太久太久,终于等到了可以一展抱负的时日了。

祖逖渡过长江,率众来到淮阴,他见此地男子强健干练,于是有意在此招兵买马。祖逖一边安营扎寨,一边锻造兵器。此地民众听闻移居南方的将士归返,纷纷前来投军,不

久,祖逖便招募了两千余人。

几年后,西晋被灭,司马睿也正式加入了北伐的行列,他与祖逖二人商定共同起兵。此时,祖逖所面临的对手不仅是羯族首领石勒的10万兵马,更有散居各地、被称为“坞主”的地主豪强势力团体。

历经无数次的鏖(áo)战,祖逖终于攻下了谯(qiáo)城,他手下的将士们松了口气,连月的劳苦之后终于可以暂时安歇了,这也是他们北伐以来的第一场胜利。

在谯城养精蓄锐的祖逖听闻篷陂坞主与石勒结为联盟,于是打算趁其松懈之际,攻陷篷陂,以绝后患。

可没想到篷陂坞主暗中得到了消息,他派人快马加鞭,将此向石勒禀告。祖逖率领精兵队伍前往杀敌路上时,遇到了石勒派来的数量庞大的兵马。祖逖自知这点人手战不过对方,于是只好暂时偃旗息鼓,撤至淮南。

收复失地,一往直前

319年,石勒在其属地自封为赵王,引發了天下的强烈不满。但祖逖此时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在培养军事干将、发展生产、振兴当地经济,等到时机成熟,再策划与石勒的又一次对决。

在祖逖的精心规划下,双方又进行了一场大战,石勒的部队付出了前所未有的惨痛代价。但石勒不愿面对失败的结局,在一个月后,他又组织了上万名骑兵进行反击。还好,祖逖早已料到他不会甘心,早早地拉起了坚固的防守战线,石勒又一次惨遭失败。

祖逖的北伐战争进行得如此顺利,离不开他善于分析战事、懂得因地制宜处理各种情况的做法。在北方,许多坞主都有意投靠祖逖,但碍于石勒的淫威,在明面上不得不和祖逖保持距离。

祖逖深知其中缘由,便私下里派遣使臣前往各坞主所在地,和坞主们暗中结成联盟,允许他们在表面上和石勒继续保持来往,但所有事项必须向祖逖通报。同时,祖逖也会配合着表演一下,时不时地假装侵扰各坞主,但这些都是为了做给石勒看的。这种举动得到了各坞主的理解和配合。在他和石勒对战的时候,坞主们常常暗中提供各种消息给祖逖,使得祖逖几乎战无不胜。

在军队管理上,祖逖以德服人,在士兵中有着极高的威望,他对最底层的官兵都以礼待之,不会拿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他的士兵,在战争时期拿起兵器就可以组成骁勇善战的军队;在闲暇时期,又会握起镰刀变为田间垄沟的农民。

祖逖从不为自己谋私利,他的孩子和大多数百姓家的孩子一样下地做农活。百姓们都夸赞这位常胜将军,祖逖军队的美名也由此逐渐传遍了中原大地。

祖逖的功绩传到了刘琨的耳中,刘琨欣喜若狂,纷纷向友人称赞这位好友的卓越成就。而祖逖带领的军队不断取得胜利,越来越强大,由此陆续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区域。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让祖逖和他的军队更加有信心一往直前。

壮志未酬

祖逖的北伐事业就像燎原之火,势不可当,可就在他准备进一步夺取更多失地时,却遭到了此时已称帝的司马睿的阻挠。

随着祖逖功绩越来越大,这位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对祖逖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由无条件地信任转为深深地恐惧,他害怕袓逖会成为自己皇位的威胁者。

带着严重的猜疑心,司马睿发动了数万名精锐士兵,攻打祖逖的北伐军。尽管这种自己打自己的愚蠢做法深受军民厌恶,不得人心,然而毕竟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祖逖的北伐军还是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最后不得不退回原地。

因为受到朝廷的排挤,袓逖感到心灰意冷,自己的一腔热血不仅没有被重视,还被指责为谋权篡位。祖逖久郁成疾,在321年与世长辞,享年56岁。

祖逖死后,当地百姓痛哭不止,还为他修建了祠堂,希望后人能永远记住这位热爱故土、热爱人民的将领。让人遗憾的是,他生前收复的大片土地,最终还是又被敌人攻占,令人不禁一声叹息。

猜你喜欢

司马
潞安化工集团司马煤业公司
晋废帝:称帝任命,为臣“认病”
“司马”本不是姓
太阳与长安哪个远?
王子无脑下场怪惨
无枝可依
“司马”原来是官名
暗恋也是一种成长
用借来的爱装饰青春
“司马”最早是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