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狼性文化”培育优秀民族精神

2019-09-10王金才

山西教育·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狼性性格民族

王金才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主张“仁爱”,倡导“谦让”,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正统的儒家思想一直在政治、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思想、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已经衍化为一种民族思想、民族特征和民族性格,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之中。但是,儒家思想本质上属于一种柔性文化,或多或少缺乏刚性和张力,以及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在今天,这种行为和性格上的缺陷与不足在更多的孩子身上得以体现,成为教育隐形的症结。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在主题演讲中谈到:“烧不死的鸟终成凤凰,狼性文化是必要的。”所谓的“狼性文化”是指善抓机会、凝心聚力、不屈不挠的核心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是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有效补充。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引入狼性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唤醒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以此来弥补学生在思想意识和行为性格等方面的不足。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狼性文化的熏陶呢?

汲取母语的养料。语言是民族文化、民族思想以及民族情感的载体,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精神都通过语言文字流传下来。部编版的思品和语文教材在文化的多元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篇篇洋溢着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选文默默地引领学生走进历史、了解民族思想与情感的起源。从《诗经》中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到汉代大将军霍去病的豪迈宣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又到盛唐时代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再到《最可爱的人》中的描述:“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战争,也壮丽无比,让孩子们热血沸腾。这些充满狼性色彩的文章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文化层面都折射出中华民族豪放刚烈的性格,渗透着民族历史上最恢弘的声音。教师和学生经常诵读,就能领略壮士们或醉卧沙场或仗剑杀敌的精神风采。

讲述奋斗的故事。故事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这種题材凝聚了许多的人文积淀,被赋予了丰富的感情色彩,甚至于在整个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文学表现手法。例如“竹子”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成为不屈不挠的化身。教师可以讲述《毛竹成长的故事》,还可以讲述《开天辟地》《大禹治水》《夸父追日》《愚公移山》以及华为员工秉承狼性文化开拓赞比亚市场的故事、战火硝烟中留守叙利亚和利比亚为客户服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狼性文化之真谛。

狼性文化的出现根植于市场经济的土壤,市场经济讲究优胜劣汰,更讲究互利双赢和共同发展。我们既需要闪烁着人类理性光辉的儒家优秀文化,也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狼性文化,两种文化刚柔并济、相得益彰,从而实现民族精神的全面培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曲塘镇章郭小学)

猜你喜欢

狼性性格民族
疯狂动物城你的狼性呢?——你的狼性呢?
疯狂动物城——你的狼性呢?
MINORITY REPORT
员工吃草,狼性何来?
传承 民族 文化
狼性和热爱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性格描绘词
民族万花筒
12星座“吃”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