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模式的创新

2019-09-10成冬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22期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创新

【摘要】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下,我们迎来了融媒体时代,融媒体将各类媒介兼容、整合起来,构建出一种内容兼容、资源互动、利益共融的媒体形态,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广播电视采访工作也面临新的问题。本文以融媒体时代的要求为切入点,探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模式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记者采访;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下,融媒体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对于广播电视台而言,是一个优势,也带来新的挑战。对于广播电视台记者而言,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挑战,立足于自身工作,采用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来提高采访质量和工作效率。

1. 融媒体时代采访工作的变化

1.1 信息接收渠道多元化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出现了显著变化,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不再只依靠单一的传统媒体,电脑、手机APP等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全面,只要下载软件,就能够获取海量信息,新闻浏览也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融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分流了广播电视大量的受众群体,给广播电视记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下,必须要创新采访方式,更好的迎合受众需求。

1.2 采访随机性更强

融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影响非常深刻,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生存模式发生了变化,对于新闻记者而言,要积极学习,强化自身的采访技能,成为融媒体时代下需要的全能型记者,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掌握视频制作、摄像技巧,能够应对各类突发状况,具有良好的适应力,可以随时迅速进入采访状态。

2. 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模式的创新

2.1 提高专业技能

记者作为新闻采访报道工作的主体,对整个的新闻采访报道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融媒体时代,作为广播电视记者,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既要能够采写新闻,也要掌握拍照技巧、视频拍摄方法,能够灵活使用剪辑和制作软件,还要能够直播出镜,与观众互动。无论是采用预约采访方式或是随机采访,针对每次的采访都需要明确目的,不能随心所欲。采访要做到具备针对性,对于突发状况,要用自身的专业技能提前做出预判,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尽可能将其中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化,在采访时,需要应用到各种工具,必须要提前检查,避免工具发生故障,这是提高采访效果的基础。作为优秀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应对混乱的场面,每一项采访活动,都要制定备用方案,必要时,及时启动备用方案,将一切都把控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2.2 保障新闻真实性

在传统媒体垄断信息的年代,作为唯一的信息源,新闻机构在信息传播链条内,新闻记者是唯一的传播者。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在自媒体中,各种新闻事件、新事物层出不穷,对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而言,要积极应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提高工作能力,完成融媒体时代下的转型与发展。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与自媒体最为显著的差别是,尽管新闻时效性上比不上自媒体,但是可靠性和真实性远远优于自媒体,因此,作为新闻记者,针对报道的内容,要对其可靠性、真实性进行深入分析,在确保真实性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报道。同时,新闻记者要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主动创新工作模式,整合各类信息,明确报道的重点,加强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合作,做好整合工作,确定统一战线,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协调开展,同时,尽可能提高采访、编辑和传播速度,以此在竞争激烈的融媒体时代下争取更多的受众支持。

2.3 提高采访深度

融媒体时代下,人们对于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形式更加多变,新闻采访报道者需要更加灵活掌握对采访人的提問过程,既要提出新颖有深度的问题,同时又要把控好受访者的情绪。在选材上,新闻记者必须要严格把控,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和敏感度,这样,方可充分吸引受众的关注,在挖掘新闻信息时,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来切入,做到深度、深层次的挖掘。在采访环节,要把握好提问质量,提问要具备逻辑性,能够从表象出发,挖掘出新闻事件的本质,问题的设置不能浮于表面,必须要具备深度,同时,要避免重复提问而没有意义的提问,明确重点与主题,让受众可以在接收信息时感受到其中的亮点和价值。

除此之外,在融媒体时代下的采访工作要充分体现出“平等意识”、“大局意识”、“融合意识”,作为新闻记者,要树立起“受众本位”的思想,撰写出具有权威性、服务性的内容,“受众本位”的新闻报道能够提高受众认同感,为新闻采访增色。在采访环节,要深入挖掘新闻事实,在报道时,尽可能避免大段使用原文信息,要对其中引用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让受众能够更好的理解,并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出对受众有用的信息,凸显出新闻报道的价值。

2.4 合理定位角色

在传统媒体时代下,是由广播、电视、报纸垄断信息的传播,也是唯一的信息源,互联网时代下各类新技术的发展,让媒介传播技术迅速发展,不断革新。对于新闻采编程序、实效性传播机构等都产生了新的影响,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作为新闻记者,要正确认识融媒体时代下自身的角色和定位,把握新技术发展方向,转变认知和观念,从生产者转化为服务者,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利用融媒体时代下的各种技术优势,加强与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出资源共振效应,将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提高媒体的创新力和融合力。除此之外,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还要具备几个重要技能:

第一,能够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方式。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不再是为单一终端和载体来服务,要掌握各类载体的推送方式。

第二,融媒体思维处理信息的能力。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要具备全新的思维,能够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与用户喜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差异性的服务,针对同样的新闻信息,要思考不同终端的发布流程,构建出连续性、系统性的新闻报道。如微信不会受到篇幅的限制,因此,在微信报道上,要尽可能置入更深、更细化的内容;微博要做到短小精悍。在采访和报道时,要准确定位,将同样的新闻在不同终端中呈现出来,满足各个层次用户的需求。

第三,信息深度挖掘能力。融媒体的开放性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接收者,目前,各类信息真假难辨、纷繁杂芜,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可以在海量信息中选择出与受众相关的新闻事件来核实、调查,有逻辑的进行梳理,对信息进行整合,满足受众对于新闻的深度需求。而这项能力也是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脱颖而出的一个有效法宝。

第四,信息研判评说能力。融媒体时代下,网民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的思考角度也各有不同,在突发舆情事件,易使流言四起,这就考验新闻记者如何应对突发舆情危机,这就要求记者在扎实功底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深刻的思想来化解舆论危机,能在与群众的互动中敏锐的发现问题症结所在,从撰写出令人信服的新闻内容。

3. 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的推动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要改变以往的采访形式和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提高采访效率,积极迎合融媒体时代的挑战,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结合各类新设备打破原有思维方式的禁锢,总结经验,主动创新,这样方可在融媒体时代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娟,罗艺萍,杨亚群.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记者采访形式创新对策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9(03)

[2]常思宁.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记者采访形式创新对策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14)

[3]李婵.新时代广播电视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J].记者摇篮.2019(07)

[4]李华杰.广播电视记者如何对待网络传播的挑战[J].传播力研究.2018(36)

作者简介:成冬云,(1973.9-)女,新疆,职称:主任记者,职务:巴里坤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猜你喜欢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创新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