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赵红色文化资源的纪录片呈现研究

2019-09-10张晔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22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河北纪录片

【摘要】红色文化是河北省所积淀的燕赵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如何在新时代下实现红色文化的落地转化,是如今的影视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选择纪录片这一叙述形式,探讨燕赵红色文化资源的呈现路径,思考了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特征与叙事理念。

【关键词】河北;红色文化;纪录片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均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成为新时代下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举措。在文化强国之路上,红色文化作为彰显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孕育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现阶段看,发展和传承红色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河北省素有燕赵之地的雅称,燕赵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大量红色文化资源正增添着燕赵文化的厚重感。面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转化,使之积极释放与党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的时代价值,不断传承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精神内涵,显得意义重大。

1. 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纪录片呈现必然性

河北省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该省在近代史中曾造就了大量的革命英雄,很多地区都流传着一首首反侵略反压迫的革命之歌,不论是革命先驱李大钊,还是少年英雄王二小,抑或是董存瑞、包森、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鲜活的人民英雄形象让后世倍感骄傲。燕赵之地上还凝聚并传承了太行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需得到挖掘和传承。“七七”事变后,河北成为日军首犯中国的地区,在“三光”政策的压迫环境中,河北人民群众坚持党的领导开展了多样式的抗日战争。凭借河北省独特的地域物产以及交通优势,抗日战争的胜利天平不断向八路军倾斜,当地持续开展的平原游击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与中国军队的智慧,地道战等战法成为经典。

燕赵之地从来都是一片英雄主义盛行的土地。时至今日,长眠在燕赵大地上的英雄不曾被后人遗忘,不断有更多记录描述那些战火纷飞的随缘,其中浓厚的民族精神跃然纸上,其深刻的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后人开展影视创作宣传的重要动力。纪录片作为还原历史岁月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以小加大的方式来诉说往事,留给观者更多的思考,在震撼中引发共鸣,是十分必要的。

2. 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纪录片呈现视听特征

2.1 珍贵的影像数据

单纯对历史事件进行文字描述,难免让观众无法产生共鸣,影像数据资料的存在,可以大大弥补这一缺陷,通过真实的历史场景与事件状态的重现,观众可以直接从画面中找到更多可信的信息。河北红色文化资源同样需要在纪录片中加载更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扩大纪录片的真实度。如《李大钊》纪录片中曾出现的莫斯科大剧院的演讲影像就来自于莫斯科博物馆的珍贵馆藏资料,那种黑白底色、无声播放、粗糙画面所带来的视觉效果,远远大于其他形式的记录描述。

2.2 宏观的画面构图

纪录片作为艺术表现载体,加强画面构图来渲染宣传氛围,能够更好的表达情感。在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纪录片呈现中,需要积极围绕主题来构建史诗化的结构,需要在整体构图中加强安定、和谐感。可以在纪录片的开篇使用航拍的方式来营造最为大气的视觉效应,让观众产生震撼,同时在纪录片采访中以中近景方式将受访者置于黄金分割点处,这样就可降低周围背景的纷乱感,使得色调更为明快,记录采访的氛围更加亲和。

2.3 自然的光影波动

纪录片影片制作需要注重光影的变化,有助于突出影片主角的造型,也可以完成布景的熏染,最终有利于思想情感显露。在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纪录片呈现中,应强调以真实自然的色调来突出光影波动特点,需要调节光影对比情况来增加画面的艺术渲染力,增加对真实历史状态的还原。

2.4 精致的后期特效

在纪录片中同样需要加入现代艺术的制作手法,如使用电影工业中最通用的特效制作理念,让纪录片的艺术呈现更有震撼力。在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纪录片呈现中,主要考虑在历史人物独白、事件还原、文字表现效果、色调调整、自然景色转换等方面增加特效制作。如在《西柏坡来电》中就使用了特效技术来表现无法可见的电波信号等。

3. 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纪录片呈现审美特征

3.1 客观的精神美感

在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纪录片呈现中,客观表达就是要体现现实主义,不能将主观意志强行加载到影片中,而是忠于历史、忠于生活、忠于观众。需要注意的是,红色文化资源纪录片呈现所要求的现实主义,不能仅对采访、拍摄等创作手法运用提出要求,而且要积极展示可供观众挖掘的历史价值观。

第一,国家意志高于一切。在我国人民的传统思想中,国家与民族是同一化概念,不论是哪一个民族,都需要精神力量的整合与凝聚,最终实现个体命运、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若个体的意志超出国家意志,不懂诉求的表达分寸,不能结合国家的实际发展需求,会导致舆论产生错误的导向,是不允许的。

第二,影片融合社会现实的时代感要强。红色文化资源纪录片虽然在讲述历史、回顾往昔,但其核心思想还是要展现新时代的精神,主题不能背离时代精神。若果脱离了当前的社会背景,就无法释放纪录片的教育价值,也失去了现实意义。

第三,影片要客观评价历史。历史价值观是红色文化资源纪录片需要积极展现的内容,是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纪录片的真实性一方面来自于不同资料的堆叠和呈现,另一方面来自于接受采访的主体感受要具有真实性、正面性。对于普通百姓的口述历史,固然存在记忆的偏差,但相关细节还是要追求与真实历史的高度吻合,通过纪录片的规模性处理实现诗意化表达,使得纪录片不再是简单空白的叙述。

第四,影片觀点要体现权威性。红色文化资源纪录片中大量的真实事件与人物访谈内容,让作品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更加明确,这就要求纪录片的观点必须是严谨认真、科学客观的,要理论权威、证据规范,应尽量避免出现尚存质疑的问题或者敏感性话题,降低观众的片面错误解读。在保障原则的前提下,观点中可以出现不一样的声音,让观众有更多的思考与选择,获得主观上的认知。

3.2 崇高的爱国主义美感

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特征鲜明的文化资源,往往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历史进程中产生、提炼,最终又反作用于党的建设,推动国家的建设与时代的进步。燕赵之地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征程中的红色文化精髓,是这片土地上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样的红色精神传承中,新时代的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国家工程精神有了更崇高的精神起点。

在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的纪录片呈现中,应该重新对我国近代史所展现的史诗画卷进行上色,引导人民打破并重构对国家治理、社会文明进步的理解。通过纪录片积极对时代主旋律精神的弘扬,引领民众凝聚更多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加引导舆论倾向,积极将投身国家建设、推动民族精神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

4. 结束语:

燕赵红色文化资源的纪录片呈现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只有努力掌握好纪录片的叙事艺术,完善叙述解耦股,优化创作模式,不断理解和展示红色文化主题,积极展现视听及审美特征,才能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落地转化,成为新时代下电视观众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曾长秋. 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提升与功能拓展[J]. 湖湘论坛, 2016(6):56-61.

[2]曹春雪. 新世纪中国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艺术风格之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3]李慧, 田龙过. 纪录片创作中故事性与纪实性融合方法研究[J]. 艺术品鉴, 2015(1):108-108.

作者简介:张晔 (1992.5-),女(汉),河北省石家庄,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研究。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河北纪录片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梁丛
孙婷婷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