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提升移动通信基站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效益中的作用分析

2019-09-10渠慎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22期
关键词:特点作用信息技术

渠慎波

【摘要】移动终端的大规模普及,使得国内运营商为了更好满足人们的通话需求,开始大规模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建工作。基站和其他建筑产品相比,较为特殊,导致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使其成本投入进一步增大。为了在保障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效益提升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就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本文从通信基站建设特点分析入手,在深层解析信息技术对于移动基站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效益作用的前提下,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希望为今后的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站建设;特点;作用;应用

1.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特点分析

1.1 建设条件较为復杂

尽管移动通信基站自身的建设内容不算很多,但是,在其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分部、分项工序却较多,诸如土建、铁塔、配套工程等等,并且一般都会涉及到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系数较高的施工场景,导致建设条件较为复杂,加大了管理及施工难度。除此之外,单个基站的建设规模较小,同时站点也相对较为分散,在实际的基站建设过程中,在单个基站的分项工程中并不会涉及到很多的检查内容,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却会面临着诸多工作人员的多次检查,并且在每一道的主控工序上都会进行严格的检查,但是因为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及交流不足,导致出现重复多次检查的问题,这就导致管理成本有所提升。

1.2 基站建设基数较大且覆盖范围较广

我国地域辽阔,加之民族数量及人口数量众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之移动通信终端普及发展,使得我国移动通信基站的需求数量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但是,在移动通信基站的实际建设环节中却呈现出一个单点位覆盖特点,并且,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绝不仅仅只有人员密集区域,其覆盖形状是一个圆形,还包括了郊区、农村甚至山区、河流等等,换言之,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十分广泛。

1.3 单体基站建设规模较小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和其他的工程项目相比,单体基站的建设规模较小且所需的建设周期相对较短。在建设移动通信基站的过程中,只需要建设铁塔、机房、通信设施以及传输和无线配套工程即可。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全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时长只需要两个月,而对于单纯的铁塔改造工程来说,所需的建设周期会进一步缩短。

2. 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基站施工中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作用分析

2.1 有助于合理分配建设资源

对于基站建设企业而言,其中的各种建设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在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工作中专业管理人员资源上更是十分有限,工作量较大和管理人员数量较少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再加之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有时划分不清,进一步加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导致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随意性较强的情况。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做到明确划分工作人员职责,保障各级的管理人员可以在完全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开展对应的工作,同时还可以根据管理工作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模式,使得建设企业的管理人员资源得到合理的划分。与此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的帮助,可以在完全明确建设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所需的建材、施工设施的资源数量进行合理的估算,保障工程建设资源的合理分配。

2.2 有助于实现基站建设的应急方案的合理制定

基站建设工作虽然在规模以及所需周期上较之其他建设工程相对较小,但是在配套工程以及高空作业等环节中,会隐藏着较多的危险因素。为此,在正式开展基站建设工程之前,可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上诸如BIM技术等新兴技术,进行基站建设的模拟建设工作,从而发现其中容易发生质量问题及安全问题的部分,并在分析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应急解决方案,从而保障基站建设的施工质量完全符合施工标准,同时,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效益。

2.3 有助于信息共享程度的提升,提升建设质量

在未使用信息技术之前,在基站的建设中,各个部门之间往往都是处于一个各自为政的状态,在信息的共享上存在着时效性不强、共享程度不足等问题,这就导致对于一些问题无法做到及时发现,一旦因为这些因素引发了建设质量甚至于安全事故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绝对是庞大的数字,这与基站建设追求的成本降低、效益提升目标完全背道而驰。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将全部的基站建设信息集合在一个系统中,任何一个参与基站建设的部门,都可以通过发放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其中查看全部的建设信息,同时信息的查看也可以在固定以及移动终端上进行查看。一旦,任何一个部门发现数据或者信息出现问题,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视频会议,探讨其原因及解决方案。建设信息共享程度的提升,对于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及安全管理而言,在效果和效率上有了显著的提升,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基站建设的施工及安全管理效益。

3. 信息技术在通信基站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效益中的具体应用

3.1 借助视频监控,监督高危作业环节

移动通信基站的总体建设数量较大,并且分布区域较广,同时单体架站建设时长较短,为了更好的保障施工环节的安全性。可以在施工现场危险性较高的区域内,选择合适的角度布设相应的摄像及监控设备,并借助网络将视频上传到平台中,管理人员可在登录平台之后,通过监控设备进行危险作业环境的实时监控,主要是关注作业环节中十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以及位置。与此同时,还可以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选择性的回放相关视频,找出其中的安全隐患。此外,基站建设的监理人员也可以在登录平台之后,进行远程的工程监理工作,同样也是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3.2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现场管理系统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基站建设现场管理系统,主要的目标就是将基站建设涉及到的全部部门纳入到一个统一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保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工作职责明确。同时在现场管理系统中,可以将参与单位、施工工序等作为划分标准,实时反映各个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具体的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结合施工现场安全及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以及平台监管机制的基础上从后台提取相关的数据,并交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就可以很好的发现隐藏在其中的问题,并在组织参与建设的各个部门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及时解决问题的同时,对于施工及安全管理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

4. 总结

我国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事业因为受到通信技术、人们通信需求不断提升的影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数量正在逐年增长,并且覆盖范围得到了巨大的扩展。但是在其建设中,会因为建设条件较为复杂等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上出现问题,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基站建设中通过信息共享程度的提升、高位作业环节的监督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基站建设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邵志国,李美欣,周锋,于德湖.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与控制策略[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9,40(04):121-128.

[2]谢雪婉,陈煜华,张有兴.浅谈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工程施工监理要点[J].通讯世界,2019,26(05):51-52.

[3]吕秋成. 影响移动通信基站在密集城区建设的关键因素分析—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特点作用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