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理由教学”

2019-09-10郑昌荣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

郑昌荣

摘 要:“理由教学”是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老师创设相关的理由情境,然后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理由探究活动,从而在活动中领悟学习知识,习得学习策略,发展学习能力。“理由教学”对老师来讲是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讲是一种学习方式。初中物理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课程,理论性、思维性、实践性很强,需要学生仔细思考,认真探究才能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理由教学”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因此,本文将主要围绕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理由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理由教学;探究合作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再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探究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不能仅仅教授学生现成的知识和理论,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积极地思考、尝试、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理由教学”更能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接下来,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理由教学”进行分析研究。

1.“理由教学”的内涵

“理由教学”是老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设相应的理由情境,组织引导学生根据理由线索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学习知识,习得学习策略,发展学习能力。在“理由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而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中的灌输某种结论。“理由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理由教学”的特点

“理由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以理由探究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2.1以理由探究为主线

教学过程是一个发现理由、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然后再产生新理由的一个发展过程。理由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线,贯穿着整个“教与学”的始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解决理由、养成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应该始终围绕着物理理由进行探究,首先创设一个物理理由情境,促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相应的疑问,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探究解决这个物理疑问。

2.2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果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物理课堂活动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陶行知曾说过:“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理由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理由引导的情况下进行积极的知识探索。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以“教”为重心的教学模式转化成了以“学”为重心,从单纯地教授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了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了学习物理的主人。

2.3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布鲁纳认为:“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我们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老师的教学目的不再是让学生仅仅记住教材中的内容,更多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理由教学”是老师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先创设物理理由情境,让学生发现理由、探究理由,从而解决理由,根据课堂活动的需要,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的思维策略。“理由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理由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理由教学”如何应用,实际上就是教学过程中如何操作理由。在“理由教学”模式中,老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究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探究的主人,需要根据老师提供的理由条件,深思探究理由,打开探究思路,交流探究内容,总结探究结果。

3.1创设理由情境

理由的发现不仅是思维的起点,还是思维的动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提出理由的能力。启发学生提出理由,就需要为学生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理由情境,为学生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发现理由创造有利的机会和条件。

3.2组织理由探究活动

科学教育指出:让学生应用科学的策略解决实际理由,必须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如果学生不自己进行探索,就很难发现解决理由的要素和关键。因此,老师必须在物理教学活动中采取多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探究形式,如小组物理实验、课题研究、实验展示、专题辩论等。以学习电路为例,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在发现理由、探究理由之后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切身体会电路的相关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牢固掌握其中的技能。

4.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忽略了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曾指出:中国教育就是缺少这一点,中国学生非常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缺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由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实践的能力。只要老师能在物理课堂中灵活运用“理由教学”,就一定能在物理教学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J]. 郑渊方,廖伯琴,王姗. 学科教育. 2001(05)

[2]兒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 朱莉琪,方富熹. 心理科学. 1997(02)

[3]问题表征过程的一项研究[J]. 傅小兰,何海东. 心理学报. 1995(02)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动力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试分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打造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