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深层历史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2019-09-10唐军福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

唐军福

摘要:在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下,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如何通过有效的历史教学来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正是广大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和摸索的方向。本文结合大量历史实践教学经验,从唤醒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欲望、创设故事情节、梳理历史事件时间线、归纳提炼历史知识这四个方面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

引言:历史这一门学科体现的是整个世界中自然与人类社会不断运动的过程。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在历史课堂上学习知识,其落脚点是重在培养高中学生的深层历史思维,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炼总结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一、唤醒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中的历史知识,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创设教学内容时,也要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再结合历史这一学科的相关特点,进行课堂内容的设计与开展【1】。

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对于教材中的历史故事充满了兴趣。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学生在教师枯燥无味的教学中是无法轻易理解历史知识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紧紧把握教材内容,在授课时,将历史故事穿插在课堂当中,以此来增添课堂的活力,让原本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的教学形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教学“庄子”这一节课时,可以在课前通过介绍庄子来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在庄子的生活经历中加深对庄子的认知与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庄子的生活经历总结他对生活的态度,这样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唤醒了学生内心学习历史的欲望,为后期的历史知识讲授夯实了基础。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对历史教材进行灌输式的讲解,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努力还原过去发生的事情,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与意义,让学生在历史还原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礎上,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就要紧紧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将教材中历史事件发生的情况尽可能的进行还原,让学生能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相机提问,根据高中学生好奇心理的特点,以此来唤醒群众内心的求知欲望。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还要格外关注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时要通过思考来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在进行《问鼎中原》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为学生创设发生在公元前的故事情境。历史事件的原型是在公元前的606年,楚庄王阅兵的地点为洛邑近郊,周王为了打败楚庄王于是派王孙去军营打探消息。这时,楚庄王向王孙问起了九鼎的轻重问题,王孙只好对楚庄王进行了劝解,楚庄王最终退兵。在这个课程中,教师就可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例如,公元前606年是属于历史上的哪个朝代,洛邑现在叫做什么,在历史上是那个国家的都城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与分析,成功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科学总结梳理历史时间线

在传统课堂当中,教师都会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线来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较复杂同意人物发生的事件也具有多样性,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授时,必须先引导学生学会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加详细的掌握每一件历史事情,并且从中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减缓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坡度,更好地对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2】。

比如,教师在教学《世界近代史》这一节课时,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目录进行分析和了解,帮助学生对近代史事件有初步的认识和大致的了解,为学生后期历史知识的学习进行铺垫。通过引导学生按照时间见梳理历史事件,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资本主义产生的意义以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便于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同矛盾,让学生在对历史事件的总结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合理提炼总结历史知识

教师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提炼以及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在大脑中能够拥有系统的历史框架,从而便于学生深刻的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总结和提炼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将零散的历史事件与知识总结和归纳到系统的大框架当中,当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历史知识,其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在不断的总结和归纳中得到了提升。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中适度的为学习进行知识的拓展与迁移,不要将知识的讲授局限于教材当中,要合适的为学生增加历史知识面,扩宽学习的历史视野。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历史知识,更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思维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历史,掌握历史,喜爱历史。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真正的提高学生对历史脉络的厘清和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罗燕. 浅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5(10):105-105.

[2]黄澄.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课中的实践应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37).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提高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培养思维能力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