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古代汉语》教学

2019-09-10廖荣娟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音韵古代汉语

廖荣娟

摘要:古代漢语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认为古代汉语枯燥难懂,并且在当今社会用处不大,与现实生活更是没有连接,这些观点都是与没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有关。本文试着用音韵和古汉字字形等知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现代汉语中古代汉语的遗留和保存,古代汉语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关键词:音韵;古代汉语;重庆方言;古字新用

《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涉及通论、文选和常用词几个版块,而通论部分又涵盖了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等语言常识和文化常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想法,认为古代汉语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内容又晦涩难懂,认为它与时代已经脱节,在当今社会用处不大,所以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会有这种想法是与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有关。

一、重庆方言中古音的遗留

古代语音或多或少地保留在各地方言中,重庆方言也不例外,把方言与普通话作对比,就能找到古今语音演变的痕迹和规律。重庆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与北方方言区的其他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也有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自成一体。重庆方言中将“上街”的“街”读作“gāi”,普通话的读音是“jiē”。这是因为普通话中的“j、q、x”这组声母有一部分是从“g、k、h”中分化出来的,而重庆方言中的读音恰好是古音的遗留。“爬”,普通话读“pá”,重庆部分地区读“bā”,普通话读送气音,重庆方言读的是不送气清音,都在“帮、旁、並、明”这一组音里。下面是部分重庆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对比:

1.重庆方言中没有“zh、ch、sh”这组声母

重庆方言中“精、清、从、心”这组声母读的是“z、c、s”声母,如:“寨(zhài)子”,重庆方言读成(zài)子。“柴(chái)火”,重庆方言读成(cái)火。“诗(shī)歌”,重庆方言读作(sī)歌。

2.牙喉音声母后面的歌韵字就念[ɣ],重庆方言中的牙喉音则读[o]

“吃饭”的“吃”,重庆万州方言读的是“kī”。果摄开口一等歌韵,到现代普通话里有念[ɣ]韵母的,有念[uo]韵母的,重庆方言念[o]。如:“果子”的“果”,重庆方言念“gó”。“歌、割、各、课、科、渴、喝、盒、河、贺、鹅”的韵重庆方言都读成[o],即“gō、gò、gò、kó、kō、kò、hō、hò、hò、hó、ò”。

3.半低后元音[o],重庆方言读半低前元音[ê]

如“伯”,普通话读“bò”,重庆方言读“bê”(阳平),“迫害”普通话读“póhài”,重庆方言读“pê(阳平)hài”。

4.半低央元音[ə],重庆方言读[ê]。

如:“特”普通话读“tè”,重庆方言读“tê(阳平)。

5.普通话里读“ǖe、üo、ei”韵母的字,重庆方言分别读的是“io、uê、ui”韵母。

例如:“约”,普通话读“уüē”,重庆方言读“уo”;“确实”的“确”,重庆方言读“quò”;“学习”中的“学”,重庆方言读“xiò”;“国”,重庆方言读“guê”;“扩”,重庆方言读“kuê”(阳平)。

重庆方言把普通话里的撮口呼读成合口呼,主要元音也由前到后发生转变。

6.普通话的声母“sh”,重庆方言里有的读成“ch”。

如“伸过来”的“伸”,重庆方言读作“chēn”,有的读作“chī”。

7.普通话声母读“h”,重庆方言里读“f”。

例如:“虎、胡、呼、湖”等字重庆方言里都读作“fu”,“核”,普通话读“hé”,重庆方言里读作“fú”。

8.普通话里读作撮口呼的韵母,重庆方言一部分读作齐齿呼。

例如:“去”,普通话里读作[ʨʹü],重庆方言读作[ʨi]。重庆方言的语音更细音化。

9.网络用语中方言语音的例子。

比如“帅锅”,就是“帅哥”的意思,这个流行词语来源于方言,湖南、四川、重庆、广州一带“哥”和“锅”同音。其中“哥”读成了“锅”。对比可知,韵母e变成了o,这可以告诉学生,古代汉语中“坡梭辙”,可以通押。

二、网络用语中古字新用现象

网络用语中有一些古字新用的现象,可以用来结合古文字形进行理解,一方面对他们学习古文字形及词义有帮助,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比如以下几个字:

1.“囧”字

有一段时间最“流行”的是“囧”(jiǒng)字,“囧”字因其独特魅力,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牛的一个汉字”。它虽然是网络催生下流行起来的一个汉字,但它并非网络新造字,此字在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使用了。

甲骨文“囧”字,像古代窗牖之形,本义一般指“窗户”。“囧”字同“炯”,讹作“冏”,后引申为“光明、明亮”。唐朝诗人韩愈曾有“蟲鸣室幽幽,月吐窻囧囧”的诗句,这里的“囧囧”就是“炯炯”之意。而由于“囧”字中的笔画“八”和“口”与人难过时的眉眼及嘴形相近,故被赋予了“郁闷、悲伤、无奈”等新含义,成为不折不扣的表情符号。

“囧”字由于表达起来方便而又形象,深得网友喜爱。不仅有为数众多的“囧”论坛和“囧”网站纷纷涌现,还有向日常生活渗透的趋势。运动品牌李宁推出了“囧鞋”,台湾导演杨雅哲拍摄了电影《囧男孩》,还有叶伟民拍的电影《人在囧途》,徐峥拍的电影《泰囧》、《港囧》等,“囧”字一马当先,也带动了其他类似的古字“重生”。

4.“氼”字

“氼”字,古同“溺”、“㲻”。氼,会意字。从水,从人。会“人在水下”之意,本义:沉没,沉溺。字形本身很形象,表达起来也很直观、方便。

“氼”字,又音:mèi,方言中有潜水义。按:氼,同“没(mò)”,《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此处“没(mò)水”乃“潜游于水中”之意。

《汉语大字典》:“《字林撮要》:人在水上为氽,人在水下为溺。㲻,同氼。”按:清·陶方琦《字林考逸补本·水部》引作“人在水下为㲻”。”

现在“氼”字则在网上专门用来指“救火”的和事佬。

这些网络用语的古字新用现象,与当今时代的大环境有关,竞争激烈,有较大的生活和学习压力,而网络的使用者越来越年轻化,他们要求自由、个性、开放、表现自我,所以他们的现状和心态也促进了这些古字新用的出现和发展。一些人认为“这些汉字是古代字形与现代涵义的创意结合,它们在网络上流行,给人们的交流增加了娱乐效果,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社会中,应该用包容的心态来对待。”虽然暂时不能进入正式场合,但是也为我们对古文的了解作了一定程度的推广。

经过以上分析,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方言材料和一部分生活中的网络用语,来进行古代汉语语音、文字等知识的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在现实的古代汉语教学中,我们古代汉语教师要切实认识到现代汉语方言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方言中保留的古代汉语语音、词汇等,建立方言与古代汉语语言的学习联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而学生也很熟悉网络用语,利用网络中出现的古字新用现象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古文字形结构和词义。

参考文献:

[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2版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第5版

猜你喜欢

音韵古代汉语
《北冥有鱼》注释比较研究
“一带一路”国家古代汉语课程调查报告
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中传统方法的坚守和信息传播时代的创新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孤独的刈麦女》的文体特征分析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论汉字三美
从声调演变史看方言中调值变化现象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论音韵之美——音乐与诗歌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