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治理视域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探析

2019-09-10曲琳平韩延伦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2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治理

曲琳平 韩延伦

摘要 协同治理是协调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提高治理效能的一种全新制度设计,是一个不同机制融合而成的机制体系。地方高校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建立协同治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治理的机制创新,应着力于目标聚合机制、过程整合机制、驱动生成机制、文化生成机制,内在地形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协同治理的机制力量,达成协同增效的治理格局。

关键词 协同治理;应用型本科高校;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8-0041-06

一、问题的提出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新机制,既是推进地方高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新理念、新策略,也是地方高校建构自身内部治理结构的新思路、新模式。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有技术、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是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现实使命。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高校必须从学术型或理论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培养大批高层次、高规格的应用型人才。

2018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发文,“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近年来成为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叶飞帆提出,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转变应该优先提升市场性,解决与需求对接的问题。李儒寿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为核心,以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对影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进行了分析。吴中江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是什么”和“怎么办”两个问题,提出了系列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主要就内涵、方法、路径等方面进行阐析。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建立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相关部门与高校搭建对接平台,对人才培养进行协同管理,培养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是一项协同共治的大战略、大工程,既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新机制,也需要高校自身提升转型自建的治理能力,以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构建高校内部教育治理新体系,并驱动高校内部各种资源要素的高质量整合,形成高校人才培养要素的协同效应。基于此,本研究尝议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建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

二、协同治理的理论观点

作为治理理论的新发展,协同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nance)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倡导的治理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对公共利益的根本诉求,政府治理面临着严重的合法性危机。西方国家开始寻求以社会良治良序为目标的新的治理模式来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协同治理”成为协调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增强社会运行秩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一种全新制度设计与安排。

(一)协同治理的内涵

关于协同治理的认识和界定,虽然国外诸多学者给出的定义所涵盖或者所强调的因素不尽相同,但也呈现出一定共识。其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不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责任主体,社会理论也包括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利益相关者主体。在协同共治框架下,这些多元主体间是平等关系,在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拥有平等的主体地位。其二,协同治理中的“协同”,不是多元主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多元主体都能够在治理体系中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责、各展其长,形成协同增益效应,进而达到社会良治良序的治理目标。其三,协同治理具有过程性、动态性和互动性特征。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治理过程,是为了实现共同的治理目标而积极互动,强调在共同利益和共识基础上的合作、协商以及资源共享等。由此可以看出,在西方的学术视野里,协同治理作为谋求公共利益实现过程中的一种合理性制度设计和安排,既强调多元主体在协同共治的框架内参与社会治理的平等性、合作性,也突出多元主体协商共议的民主性。这种多元主体间的协同治理,有利于公共资源的配置、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并增强权力系统的合法性。

西方协同治理理论出现后,我国学者迅速将这一理论引入我国,并应用于对我国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刘伟忠认为,协同治理“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在共同处理复杂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多元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探究,建立共同行动、联合结构和资源共享”。熊光清等将多中心理论与协同理论统合起来,认为多中心的协同治理就是针对一定社会领域的公共问题或公共事务,国家、市场、社会和公民等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到治理过程中,并注重发挥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形成治理的协同效应,进而实现治理目标的过程。简言之,我国学者对协同治理的认识和界定,既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学者关于协同治理的诸多观点,也对协同治理理论做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重塑,既强调了协同治理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共治,也侧重于协同治理的“协同性”。

(二)协同治理的机制创新

对于协同治理的理解,既要关注多元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如何协同的问题,更要关注“协同”什么、“协同”驱动力在哪里以及如何产生“协同增益”的效果等。所以,协同治理不仅是一种基于多元主体参与的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其本身就是一种激活、引领、整合协调系统要素间功能关系,激发内在力量,撬动或寻找问题解决的多元化协调整合的机制创新。所以,协同治理不是一个协调一致的空间,而是一个不同机制融合而成的整体。也可以说,协同治理的过程,都是在机制创新下探寻出实现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方法途径而达成治理目标的过程。每个协同治理的机制都铺开其自己的治理空间而发挥着协同治理的功能价值。在这一意义上,协同治理更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共治的新机制,内含着多元化的机制创新方式和路径。

其一,协同治理的目标聚合机制。协同治理旨在重新定位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之间的治理关系,以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成效为路径,最终达至社会良治良序的治理目标。首先,协同治理既能促使政府的功能回归于服务社会公共利益这一核心价值,同时也是社会组织、公民群体以及个人等多元主体对社会治理的共同期待。也可以说,共同的社会治理目标统合了多元主体对社会良治良序的共同愿望,内在地聚合着多元主体的情感取向和认知观念上的共识,生成着多元主体为共同目标而协同共治的愿景期待以及多元合作的行动内驱力。其次,协同治理内在地建构着政府与社会及公民等多元主体之间互信互依的“伙伴关系”,聚合着协同增益的共治信念、形成着基于共同愿景的统合力,内在地发挥着平等民主的政治化功能。所以,社会良治良序的治理目标是把多元主体聚合于这一目标达成的共同追求中,既培育着多元主体间互信、沟通、协商和共议的民主精神和品性,也发挥着民主政治的聚合功能。

其二,协同治理的过程整合机制。协同治理重在多元主体在参与协调治理过程中不同利益以及各类资源的协调整合。首先,在协同治理的制度框架里,协同治理不是从政府、社会、公民等单个主体利益或价值偏好出发,而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协同治理的过程,也是协调整合多元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利益的过程。协同治理的根本目标是在沟通、协商、共议的共治过程中,达成利益协调、利益让度以及协同增益的治理成效,使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其次,协同治理的过程是协调整合资源并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过程。协同治理内含着多类资源的重组、协调和整合,其要把有限资源、优势資源协调整合,最大化地发挥不同资源的功用和价值,这是协同治理的机制力量。再次,协同治理过程也是构建责任共同体的过程。多元主体通过参与、共议等组织活动,把不同主体纳入到协同治理的制度框架中,既发挥多元主体各自的治理优势,同时也增强多元主体的责任,内在地形塑着有序社会的形态和责任共同体。

其三,协同治理的驱动生成机制。协同治理的关键价值在于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合作共治的治理行为生成所需的驱动力。首先,在协同治理的制度设计上,政府不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权力中心,通过治理的权力下放和权利共享,赋予社会组织、公民群体和个人参与社会治理的公共责任和义务。这种制度设计与安排,既激发了多元主体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内在地形成了合作共治的目标追求力。这是激活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内在驱动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其次,协同治理本身内含着对各类社会组织、公民个体的尊重和信任。这就在社会心理建设上,内在地形成着多元主体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以及相互信任等心理氛围和心理认知,这是激发并产生合作、共建等心理驱动力的有效策略和途径。也可以说,尊重和信任奠定了“伙伴合作”关系的心理基础,也是激发多元主体发挥各自力量并形成共治合力的品质力量。简言之,协同治理所生成的驱动机制,有利于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合作协同的治理行为发生,有利于社会治理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有利于社会各类矛盾的化解,对形成协同增效的治理追求、实现社会治理的绩效目标等都具有极强的驱动力。

其四,协同治理的文化生成机制。协同治理不仅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合作共治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在其深层意义上,更是一种文化品性的重建重塑,即文化生成机制。在协同治理的制度框架下,建构着民主协商沟通、平等参与共议等社会治理文化;形成着尊重、信任、责任等社会治理的伦理品性;重塑着共同体文化和机制创新的文化品性等。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协同治理的机制构建

在新的历史时期,地方高校如何实施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是“怎么办”的行动决策问题,更是机制创新问题。机制既是一种工作模式或路径,也是一种寻求变革的力量,既体现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方法或原理,更能展现机制背后主动求变的智慧和创新的精神品性。以协同治理的视野探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可以从目标聚合机制、过程整合机制、驱动生成机制、文化生成机制四个方面讨论。

(一)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聚合机制

在协同治理的思维视野中,目标是聚合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驱动力之一。目标虽具有预先设定性,但决不是等着要实现的未来结果。创新目标聚合机制,其实质是寻求如何发挥目标设置的功能作用以便高质量、高效益地达成目标的方法路径。

过去,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其主要思路和办法是依据人才培养标准,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提出规格要求等。这是一种较普遍的“权力一一执行”决策机制。在协同治理的制度框架里,目标的制定不是哪一个主体单独设定,而是基于社会问题,通过协商、共议等治理机制来确定。所以,在协同治理的制度设计框架下,依据我国实际,既要遵照国家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也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就内在地要求,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把地方政府、社会行业组织、高校等多元利益相关者纳入到目标制定的主体结构中,以目标共制聚合多元主体对目标制定的意见和建议,并最终达成目标共制的共识。这本身就是目标聚合机制的功能价值。另外,目标聚合机制还体现在如何引领或引导人们的行为与目标达成相向而行、如何激励或引发人们的行为向目标方向努力、如何为人们提供行为方向诊断、结果对照并及时调整或修正自己的行为等诸多方面。所以,按照协同治理的观点,地方高校要实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必须在如下方面创新目标聚合机制。

1.以“宣讲-讨论”的方式,聚合观念共识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在培养目标上是否与职业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同质性?如果与职业院校培养统一规格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地方高校是否就轉制为职业院校?这些问题,确实需要高校、社会、企业以及家长等多元利益主体在观念上取得共识,否则,难以获得多元主体在观念上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学生家长的观念转变,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正是基于这种现实,地方高校必须创新目标聚合机制,以获得多元利益相关者在认识观念上的共识性支持,破解人们的疑虑以及观念上的矛盾或冲突。首先,通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宣讲,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主体,如社会、企业、家庭、学生、教师等,明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目标方向及其规格要求。其次,通过观念讨论,明确国家为什么制定部分高校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转型的相关政策,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与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哪些不同和差异,进而在观念认知上明确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能力结构。通过这种观念共识的聚合,培育多元主体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向的认同和观念支持。

2.以“结构-矩阵”的方式,聚合目标引导力、解释力和融合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向不同主体表达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如果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家长等不同主体,在认识的层面几乎不知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是什么,那么,培养目标的制定只是一种文本化的存在,其指导性、引领性以及激发性的价值则难以发挥,也可以说,培养目标缺失了自身应有的引导力、解释力和融合力。为使不同主体加深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主动探寻聚合目标的共识力量的方式和策略,首先,采用“结构—矩阵”的方式,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为容易被人们清晰认知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结构,充分体现目标自身的表达力,把人们对目标的认识聚合到这种“结构-矩阵”的目标框架里。其次,建立与其对应的“课程平台+课程模块”课程矩阵,向不同主体展示出目标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向不同利益相关者清晰表达现实与目标间的距离以及通过哪些方式或路径能够达成目标,进而促进这些不同利益相关者主体在认识上建立目标与行为方式或方法路径之间的功能关系,内在地建立对目标的心理认知力。通过上述方式,把目标、课程以及自身差距及应如何行动等,聚合于“结构—矩阵”的目标框架里,充分发挥目标的引领力、解释力和融合力。

3.以“社会-未来”的价值引领方式,聚合目标追求力

从现实性上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实用性以及工具性价值。但目标也是未来结果的体现,具有现实超越性、未来理想的引领性等价值属性。然而现实的状况是,人们往往更关注现实的、实用的、工具性的目标属性,指向“社会-未来”的价值经常被淡化甚至被忽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其现实性、实用性和工具性,同时必须强化“社会-未来”的价值引领,激发人们提升价值视野和价值境界,聚合高品位的目标追求力。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以及家长群体等都应建立“社会-未来”的价值认可和价值期待,以认识和理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可以说,在协同治理的制度框架内,价值引领是激发、凝聚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内在驱动力。为此,应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融合一体,培育多元主体,特别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理想追求,激发学生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而引发学生为目标达成而努力的内在动力。

(二)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过程整合机制

在协同治理的视野下,“过程”是多元主体参与合作共治的主要场域,也是发挥多元主体各自治理优势的最大空间。按照协同治理的观点,地方高校实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着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整合机制。

1.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的合作平台,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整合机制

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需要学校自身的体制机制变革,也需要地方政府转变职能、社会行业产业参与,构建“政府-学校-社会”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整合。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地方高校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积极寻求着与政府合作、与社会行业产业的合作等举措,但多是“策略性”合作,在资源共建共享上,没有得到实质性落实。按照协同治理的观点,多元主体参与形成的是合作共治的治理格局,绝不是单个主体的简单相加,否则,难以形成多元主体的协同合力。因此,实质性地从体制机制创新的层面,把“政府-学校-社会”共建整合,才能以产学研用一体化整合机制共建共享校内外资源平台,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融于多元主体的整合中,真正发挥资源整合的功能效应,形成合作共治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2.以创新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创新多元主体合作共议的整合机制

课程体系以教育内容的选择内在地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过去,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上是高校的职能,地方政府、社会行业职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很少参与到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致使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囿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体系化,缺乏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适切性,导致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较大“质差”。为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难题,地方高校必须通过改变课程体系设置的方式,把多元主体纳入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质性地整合不同主体的人才需求并体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首先,确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理念,以社会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对接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打破过去课程体系设置囿于知识中心的传统,直接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对接其人才需求标准。其次,建立与相关行业专家共商共议课程培养方案的合作机制,以职业需求导向重新厘定学科专业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实施方案,转变过去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置,加重职业需求导向的课程内容的权重和比例,强化知识的基础性和职业性,为学生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奠定课程基础。简言之,通过职业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有效地把社会需求、企业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纳入到协同治理框架中,共商共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3.强化实践和实验,创新实践教学的资源整合机制

实践实验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培养环节,需要以组织和制度的思维,强化资源整合机制。首先,創新课程教学的仿真性,加大实验教学的权重和比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技能的训练性。这就需要加大实践实验教学的课程建设投入以及相关资源的优化整合。把现场教学、现场观察、现场操作等新的实践教学方式纳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能够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能让学生在实验和实践中构建职业意识、淬炼职业能力和职业追求,这就需要加大实践教学制度管理、资源管理,加大相关条件资源体系建设的力度。其次,加大拓展实践基地建设,拓宽校外基地教育资源,加大高校与社会行业企业组织的联合培养等,把基地资源、联合培养的行业职业组织资源等,以合作、联合、联盟等多种整合机制,统整统合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条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在这一层面上,创新实践实验教学的资源整合机制,内在地把企业行业标准、从业者知识结构和能力需求、基地培养等多维要素资源纳入到协同治理的过程中,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结构平衡,也内在地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及成为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追求。

(三)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文化生成机制

文化是根脉,既内含着生活方式以及精神品性,也发挥着精神孕育以及引领和激发积极向上的境界追求的人性力量,这也是协同治理理论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依据协同治理的观点,地方高校应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化生成机制。

1.构建校内外合作平台,形成合作共治文化

地方高校应积极建立与校内外行业组织多类型、多层面的合作平台,积极创建大学生职业创业孵化基地,引导和激发学生把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相融合,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文化,内在地构建学生对应用型人才的身份认知。

2.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格局,构建服务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地方高校实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价值内涵,构建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文化,引领学生了解社会职业需求,培育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国家需求而发奋求知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定位,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幸福的职业观。

3.激励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构建大学生的人文品性和精神品格

激励学生以志愿者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使大学生了解、体验社会生活的人文文化,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亲和力和社会意识,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及对应用型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培育大学生关爱社会、服务社会的人文品性,培植大学生奉献社会的人性能力。这些路径、方法和手段,不仅有利于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也有利于建构校地合作文化、职业教育文化以及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文化。在协同治理文化氛围中,既能达成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文化建设,也能濡染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以及服务社会的人性品质等。

(四)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驱动生成机制

协同治理的驱动力建设,是高效达成组织治理成效的关键环节。社会治理需要内外多渠道力量的汇聚而形成强大的驱动力。从宏观层面讲,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政策驱动力,是制度化、行政化、组织化的强大驱动。如果说,政策驱动和制度驱动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外在驱动机制,那么,地方高校还必须以协同治理的观点自主建立并创新内在驱动生成机制。

1.理念驱动

在协同治理的制度设计框架里,理念驱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动力生成机制。以理念共识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聚合理念的驱动力量,才能真正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心、使命感等驱动力。地方高校必须在理念共识层面上全面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服务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推动实施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的理念,落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

2.制度驱动

协同治理本身就是为探寻解决社会共治问题的新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在协同治理的制度框架里,相关治理制度的设计与规划,—方面,体现社会治理的有序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借助制度的力量,推进社会治理进程。地方高校实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必须关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力量驱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如实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制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业评价制度、课程资源建设制度、教育质量监控制度等。

3.机构驱动

在协同治理的制度设计框架里,权力下放以及权利共享,需要以相关机构的设置为载体,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平等化、民主化、网络化组织架构,发挥各自机构平等参与社会治理的价值功能。地方高校实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也必须强化多元机构的设置问题,构建驱动生成的网络化机构,发挥机构驱动的协同治理功能。因此,地方高校要专门设立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研究机构,系统、专门地研究如何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门设立创业学院或职业创业孵化基地,以实体机构驱动地方高校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产学研用一体化联合培养基地,把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与基地培养相结合,驱动地方高校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通过机构驱动,撬动地方高校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力接口,汇聚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内在力量。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协同治理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
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