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现状调研

2019-09-10谢亦欣

环球市场 2019年2期
关键词:扶贫电子商务农村

摘要:作为2018年安徽省三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之一的安庆市怀宁县,将电子商务带动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电商精准扶贫办法,调动社会资源,解决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产品销售困境,通过电商人才培养、电商创业就业,支持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等多种渠道,电商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扶贫

一、怀宁县基本情况

怀宁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前沿,属大别山欠发达革命老区县,是安庆市通往江淮的北大门,也是皖西南地区通江入海的咽喉要地。怀宁县现辖20个乡镇,243个行政村(居委会),国土面积1276平方公里,人口70万。怀宁县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处于全省中上游水平。2018年,全縣共有19个贫困村,10555户贫困户,30564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3.1%。

二、电商扶贫工作现状

2018年,怀宁县243个行政村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快递进村出村实现全县全覆盖;电商普及培训完成500人次,挖掘农副产品上行100余种;20个乡镇成立电商扶贫工作队并建设运营乡镇农村电商运营中心,乡镇工作队与673户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与60家扶贫扶贫产业基地签订帮扶协议,间接带动帮扶1500余户。完善了电商扶贫档案体系,已完成“一村一档”、“一镇一档”建设工作;各乡镇己实现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按照先集中攻坚、后巩固提高的原则,分区域、分批次推进,积极引导蓝莓、迎庆桃、土鸡等农副产品加快电商应用,年均增长30%以上。全县共培育乡镇农村电商企业39家(其中贫困村19家),线上扶贫馆1个,发展网上销售企业100多家,网店微店数量达到2000多家,实现网上年交易额突破5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100万件以上,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及县级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邮乐购、农村淘宝、禾沐生活三家承建企业村级服务站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合伙人优先考虑贫困户,直接带动贫困人口新增就业100余人;2017年以来农村电商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累计1000余人次。

三、电商扶贫的重点工作

切实推进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及乡村振兴等新部署新要求,怀宁县对电商扶贫工作进一步完善,就具体工作提出明确的、可量化的任务目标,以促进农村产品上行为工作重点,以上行服务能力建设和农村电商品牌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电商服务、完善上行机制、壮大经营主体、推进精准扶贫、加强示范引导,巩固全覆盖建设成果,提升农村产品上行实效,激发电商发展内生动力,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一)强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职能

以政府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实施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和乡村服务网点统筹管理。督促承办企业优化网点布局、提升服务绩效,加强人员培训和业务宣传。组织乡村服务网点与实体商业网点融合发展,落实乡村电商服务网点与就业扶贫驿站、农村快递公共服务点、信息进村入户益农信息社、惠农金融服务室等共建共享,丰富便民服务功能,拓展农产品上行服务。

(二)提高农村物流快递服务效率

加快县、乡、村三级体系建设及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快递业务整合。健全农村快递配送网络,加大乡镇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快递中转体系建设,提升行政村快递通达率、投送频次和网点快递收发兼容度。

(三)对接乡镇电商普及培训工作

2018年完成20个乡镇电商普及培训1200人(其中含贫困户100人),制定各乡镇电商普及培训名额及计划,力争愿参与、能参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电商培训全覆盖。电商培训活跃,着力在每个乡镇培育建立一个本地人才讲师库。加强扶贫培训,挖掘精英,树立带头人,从乡镇点的层面上着力培养一批乡镇本地讲师人才库,实现乡镇电商人才库的储备和建立,为后期的农村电商发展建立人才支撑。

(四)培育线上扶贫农特产品

2018年开发运营20余种特色农特产品,积极与乡镇对接、研讨,力求各乡镇打造一款爆款农副产品,完善各乡镇农村电商运营中心运营工作。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保护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深度发掘地域公共品牌,积极打造“蓝莓小镇”特色小镇,发展采摘经济和乡村旅游,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推广蓝莓等农产品种植、鼓励龙头企业收购贫困户农产品,以电商促进精准扶贫。111

(五)组织电商企业与贫困户结对

结合乡镇农村电商运营中心与各有扶贫任务的村共结对帮技673户贫困户的基础,巩固完善结对帮扶成效,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帮助贫团群众从事与电商相关的增收项目,支持农村电商企业通过农产品收购、参与就业等方式开展帮扶,实际为贫困户网络销售农副产品,使贫困户实际增收。

(六)加大电商精准扶贫的奖补力度

电子商务企业(不含第三方平台)通过网上销售本县自主品牌产品,年度网上销售额按每100万元,给予1万元奖励;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在全县每个贫困村建立一家农村电商服务站,实际投入运营经验收合格给予每个服务站3万元一次性补助;鼓励电子商务培训主体,开展贫困人口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口参加培训的,经人社部门考核合格后,按每人1000元补助给培训主体;贫困村组建电商产业发展公司,增加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家庭发展经济,给予新办企业1万元一次性开办费补助;贫困户依托村级电商服务站开设网店,按销售订单出港件,给予网店3元/件一次性补助

四、当前电商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基础依然薄弱

电商扶贫的本质仍然是产业扶贫,是产业扶贫的一种新的模式。就怀宁县而言,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特点不鲜明、农副产品品牌效应不高是影响电商扶贫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怀宁县品牌知名度较高的有怀宁蓝莓、“皖山食品”、“顶雪贡糕”、“龙凤贡面”等农副产品,品牌数量还不多,从而制约线上销售量。其次,由于农民的品牌意识不强、宣传不力,导致线下产品品质难以提升,线上销售的竞争力不足,农产品销售量及销售利润都无法保证,影响脱贫效果。

(二)电商扶贫人才短缺

目前农村,熟悉、熟练应用电子商务的农民还不是很普遍,且贫困户农民对于电子商务应用更难以胜任,专业性电商人才严重短缺。一方面造成线下产品的生产、加工、管理等技术要素的把控不够,另一方面不能很好地开展线上营销、推广、财务等工作。这些因素都成为怀宁县电商发展的重要障碍。

(三)电商平台资源不足

电商平台处于电扇产业链的核心节点,目前怀宁县电子商务产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电商平台资源不足,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较少,且实力较小,电商平台的拉动效应远远不够。阿里巴巴等国内一些大的电商平台在怀宁也未拓展业务。而本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虽启动运营,但发展速度也较低,业务增长较慢,仍未形成有一定竞争力的电商平台。

五、电商扶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农产品上架规模

优先发展产业,认真摸排发掘特色农产品,确定特色主业、主打产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认证一批网货供应定点企业,为农产品上行提供充足丰富的货源。探索“政府+平台+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和订单农业,扶持加工企业开发一批优质网货,建立一批网货供应平台一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商先进人,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电商品牌。[2]

(二)完善电商扶贫服务体系

扶持建设农产品上行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贫困村建设电子商务示范乡镇(村)。依托县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大力发展直供直销和连锁经营等新兴流通服务,實现工业品下乡及快递物流进村出村。依托邮政二级中心局物流中心项目,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实现全县快递进村出村全覆盖,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提高网货配送效率及降低贫困户农产品上行运营成本,督察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功能完善工作,保障电商扶贫有点可依,以服务网点运营发展促进电商扶贫工作。

(三)加强电商扶贫人才培训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制定培训规划、方案,重点培育发展电商扶贫人才和师资队伍,并加大电商专业人才的引进交流力度。同时通过开展进村培训、平台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壮大电商扶贫基数,结合“一对一”帮扶,提高贫困户微商运营效益。鼓励农村小微商家、个人探索微平台模式,通过创新营销手段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对暂不具备开办网店条件的贫困村,鼓励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就业大学生和贫困村在校大学生以及致富能人,建立微信帮扶群,代销农特产品。实施创客培育计划和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育计划,充实电商人才队伍,进一步夯实农村电商发展的人才基础,切实解决农村电商人才短板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夏恒.西部山区县电商扶贫路径研究:以陕西凤县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07):45-48.

[2]赵平.转型升级背景下电商扶贫推进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21):69-7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绩效分析——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SKY1910ZD。

作者简介:谢亦欣(1998-),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6级本科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猜你喜欢

扶贫电子商务农村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