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2019-09-10李堆淑谭雅妮

四川环境 2019年4期
关键词:商洛市公共设施环境质量

李堆淑,谭雅妮

(1.商洛学院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2.商洛学院 城乡规划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人居环境是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娱乐和社交的空间场所[1]。人居环境最初是由希腊著名城市规划学家Doxiadis[2]在二战后提出的,他创立了人类聚居学,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居环境研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中国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吴良镛是我国研究人居环境的先锋[4-5]。目前,我国对人居环境的研究有两方面较大的成效,一方面是城市基本组成单元的小尺度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中观和宏观尺度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6-7]。近年来,随着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和山区大县城建设的快速推进,山区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在统筹城镇区域发展,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对人居环境的质量也需要审视[8-9]。鉴于此,本文对陕西省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构建了以居住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公共设施为准则层的4个指标,指标层选择了20个相关指标,进一步对2007~2017年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距陕西省西安约110 km,地处秦岭山地,地形地貌复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截止2017年,商洛市常住人口约有238.13万人,总面积达1.96万km2。

商洛市植被覆盖较高,水源涵养比较丰富,生态服务功能显著。 商洛市经济迅速发展,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将复杂系统问题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

2.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商洛市统计年鉴》以及地方政府的相关网站。

3 构建指标体系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10-11](AHP)构建了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建立了5个判断矩阵。并且对各要素进行一致性检验得:CR(人居环境质量)=0.045 1<0.1,CR(居住生活环境质量)=0.045 2<0.1,CR(生态环境质量)=0.046 8<0.1,CR(经济状况质量)=0.044 3<0.1,CR(公共设施环境质量)=0.012 8< 0.1,可见,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建立的判断矩阵都符合一致性检验,由此得到各级指标权重见表1所示。

表1 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标体系Tab.1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dex system of Shangluo city

由表1可见,商洛市人居环境受到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公共设施等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其中生态环境质量占比最大,为40%;居住环境质量为29%;经济环境质量为21%;公共设施环境质量为10%。因此,商洛市应该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此基础之上,将其他三个方面努力做好,做强。打造舒适,美丽,干净的人居环境,造福于人民。

4 商洛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

商洛市2007~2016年的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商洛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Tab.2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 Shangluo city

4.1 商洛市居住生活环境质量评价

由表2可以看出,商洛市居住生活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较平稳,2007~2017年商洛市居住生活环境质量评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2012~2013年增长速度最快,为10.1%。但从2015~2016年稍有下降趋势,下降了0.82%,这主要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有一定联系,商洛市经济发展在逐渐上升,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有些下降,居住生活环境自然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是商洛市整个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2 商洛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由表2可见,从2007~2017年,商洛市生态环境评价值整体呈缓慢波动趋势。2007~2008年,增长速度几乎不变;2008~2009年,呈上升趋势,为2.4%;2009~2011年呈下降趋势,下降了6.9%;2011~2014年呈上升状态,为4.9%;2014~2016年呈下降趋势,下降了5.3%;2016~2017年又稍有呈上升趋势。2010~2011年下降趋势最大,呈最低点,可能是市区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增多,而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减小,使得生态环境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人类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家园,让人类以及后代在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4.3 商洛市经济质量评价

由表2可见,2007~2017年,经济状况评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6.6%。2007~2008年,增长速率较缓慢,增长率为1.7%;2008~2013年增长较平缓,上升速度比上一年较快,增长率为8.4%;而2013~2014年,上升速度明显比之前较慢,增长率为1.8%;2014~2016年增长速度上升,增长率为7.0%,2016~2017年稍增长。其中,人均GD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上升趋势,对经济状况评价影响较大。从整体看,商洛市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旅游业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带动了旅游目的地周边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商洛市的经济环境带来很大的贡献,继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4.4 商洛市公共设施质量评价

由表2可见,2007~2017年,公共设施评价值整体呈波动趋势,有升有降。2007~2008年增长速度变慢,下降了4.2%,这主要因为当时社会落后,经济条件差导致公共设施质量低;2008~2013年,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为6.0%,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对生活质量也开始逐渐重视,政府在这方面也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改善社会的公共设施质量,尽量满足人们的需求。而2013~2014年呈下降趋势,下降了12.7%;2014~2015年又呈上升趋势,为11.2%;2015~2016年,趋势呈下降,下降了6.5%,2016~2017年又呈上升趋势。这期间的波动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过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现政府为民考虑。公共服务质量越好,越有利于缓解各种社会矛盾,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公共资源整体配置效率。

4.5 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由表2可见,商洛市人居环境发展有升有降,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2007~2017年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由0.677 提高到0.921,年增长率约2.2%,总体增长率较缓。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商洛市居住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公共设施环境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评价结果看,商洛市居住生活环境质量和经济状况为人居环境综合质量带来很大的贡献,但生态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质量近年来均呈现轻微的波动趋势,甚至有所下降。众所周知,商洛市原本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丰富,大型工厂数量较少,人口密度低,污染排放量较低,但是经分析却有下降趋势,可能是在经济发展中对生态环境重视不够。生态环境质量对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居环境都十分重要,现在国家也在倡导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更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自然也良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和各类产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其人居环境有所破坏[12]。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007~2017年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发现,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受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最大(40.6%),其次为居住生活环境质量(28.8%)和经济状况(20.8%),公共设施影响较小(9.81%)。而空气质量达标率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最大,城市人居公园绿地面积对居住生活环境质量影响最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经济状况的影响最大。从2007~2017年发展过程中,商洛市经济状况评价值逐渐升高,而商洛市生态环境评价值忽高忽低,呈波动趋势,尤其从2014~2016年,下降速度最快,下降率为10.4%。由此可见,近年来商洛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冬季时有雾霾天气出现。居住生活环境评价值除2016年稍有点下降外,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公共设施评价值忽高忽低,呈波动趋势,可见商洛市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增加城市绿化量,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根据商洛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值虽有升有降,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5.2 建议

5.2.1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社会转型

党的十八大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必须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对于商洛市资源型城市来说,这是提高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加快城市在经济和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早年商洛市主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分别以种植业、林业、制造业等为主。从2016年开始,商洛市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积极培育新型服务业态,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为加快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发展现状来看,商洛市应该坚持绿色农业与旅游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发展,探索具有商洛特色的产业转型新方向。商洛市应加快改造提升现代材料、现代中药、绿色食品三大传统产业,坚持循环经济,实现投入资源少、工作效率高污染排放低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中,大力发展核桃、板栗、土鸡、蔬菜、香菇、木耳等绿色食品,建设生态茶果、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地道中药材四大产业基地。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着力建设一批集产业生产、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市场营销等为一体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加强对旅游资源的重视,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服务业和农业、工业的融合。另外依靠商洛自身的优越条件,应重点策划健康养老产业项目,为商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5.2.2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商洛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近年来由于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在人们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在城市自然环境保护中,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迫在眉睫,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建议政府可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制定相关的环境、耕地、林地、生物、水资源等保护制度,最重要的是要严格执行,对违反制度的人必须追究责任。其次,也要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到资源有效回收再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另外,要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如太阳能、风能等。通过绿色发展,将商洛建设成生态文明的新家园,最终将商洛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城市。

5.2.3 优化居住环境,建设和谐文明社区

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改善人类住区环境、促进人类住区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能住就行,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小区绿化条件等逐渐成为人们选择居住房屋的重要指标。商洛市近年来也更加注重住区环境方面的建设,相继改建或新建了许多环境优美的居民住宅小区,使得住房状况发生很大的变化,居民住房条件也得到极大的改善。要采取更先进的措施,例如使用绿色节能新型材料建造房屋,使用清洁无污染能源,积极提高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等指标,加强公共设施的完善等积极为人们营造舒适、和谐、安全、文明的住区氛围。政府应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生态关系,使居民家庭、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能有机融合。长期以来,一些旧城区人口密度过大,基础设施老化,出现房挨房,墙连墙的状况,居住生活水平低下。但是近几年,商洛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此提高重视,并启动棚改项目进行旧城改造,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水平,感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使得人们在住区内能够有心灵的归属感。

5.2.4 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基础设施硬环境

公共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然而商洛市的公共设施质量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建设。完善住宅小区内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居住满意度;社区内应配套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人民健康提供保障;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合适的道路等级,供人们方便出行。此外,水是生命的源泉,商洛市水资源丰富,更要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管理,建议对全市水源地划分保护区,实行分组保护,分别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保护措施;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使地下水源的能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地下水污染。城市电力网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商洛市的电力设施也有待完善,经常在一些旧街区能看见各种市政管线缠绕在一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输电线路运行环境的整治,建立长效稳定的机制,确保城市居民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使人们能在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另外需加快完善清洁燃料、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提高管道集中、疏散、营运水平,保证居民生活的安定、舒适以及方便。

猜你喜欢

商洛市公共设施环境质量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公共设施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不断完善排污收费工作 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一路惊喜
从公共设施到商务领域再到家居,智能照明之路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