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设计工作室的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现状及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019-09-10李孟冰欧曼芸孔德睿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高职院校

李孟冰 欧曼芸 孔德睿

【摘 要】高职院校设计工作室是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产学研结合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实践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设计能力,并为社会服务,是高职教师实现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础。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社会服务意识的缺乏,院校相关激励机制的缺失等因素都对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有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专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带领专业技能竞赛、引进行业专家和企业骨干、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等途径,促进专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關键词】高职院校;设计工作室;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1-0264-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在《关于推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学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如何为社会服务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 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内涵和意义

高等院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在《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条明确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宗旨是培养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和区域经济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社会服务功能比其他高等院校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1.1 对专任教师个体的内涵与意义

(1)提升专任教师社会服务意识及能力。传统的教师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学占有绝对比重,因此也导致教师习惯将工作重心放到教研活动。虽然社会服务开始逐渐被加入各高职院校的考核指标中,但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甚至提供社会服务会被认为有“不务正业”的嫌疑。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来说,提高社会服务意识及能力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2)改进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设计工作室是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产学研结合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建立设计工作室开展工作,并为社会服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专任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教学水准和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1.2 对学生个体的内涵与意义

专任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及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也可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和社会适应能力。

2 基于设计工作室的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基于设计工作室的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现状

设计工作室是一项依托工作室来承接各类设计项目而展开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如今的高职院校要求能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能够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各类社会服务,让高职教师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提高高职院校整体办学质量。目前,基于设计工作室的专业教师社会服务模式在高职院校的设计院校中得到广泛运用,并越来越受重视,高职院校均采取相关措施激励教师参与到社会服务中。然而,高职教师是高职院校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的中坚力量,作为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主体,其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严重缺失。

2.2 基于设计工作室的高职教师社会服务存在问题

笔者对广州华立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设计工作室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结果看来,目前高职院校设计工作室的主要形式有教师自创工作室、大师工作室、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对一师徒制工作室、教师参与设计工作室等。通过设计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教师可以参与企业的新技术开发和创新,带来科研成果,还可以以设计实践为依托,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带来高质量教学等。开展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活动对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基于设计工作室的高职教师社会服务现状情况还存在以下问题。

2.2.1 科研能力不强,社会服务意识欠缺

科研能力是高职教师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开展技术服务和创新的基础与核心。但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意识相对较弱,对科研立项的重视程度不够。且由于高职院校教师整体学历偏低,科研能力水平层次较低,高职院校教师对问题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上,缺乏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对专业领域的研究更是严重缺乏。

2.2.2 技术服务能力不强,与行业接触不紧密

高职院校特别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大多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其特点是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因为没有真正在企业实践过,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专业实践技能,其创新意识也较为欠缺。而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性技能型人才,实践能力薄弱的师资力量与高职的培养目标形成了矛盾。

2.2.3 相关政策机制不健全,学校激励机制缺失

完善的政策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人的潜在动力。然而,当下无论是相关教育部门还是各大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激励方面都缺乏合理的、完善的政策和激励机制,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如果相关教育部门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较难得到充分实现。没有学院的支持,教师社会服务活动也很难达到一定效应。笔者是广州华商职业学院设计工作室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工作室基本是依赖教师自己创造社会服务机会、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3 基于设计工作室的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对策

3.1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升项目开发能力

大部分高校教师是在毕业后直接来高校任职,理论知识相对充分,而对设计专业而言,实践与理论的比重不相上下甚至超越。设计工作室让全体专任教师参与其中,并利用设计工作室及已有的校企合作企业,培养教师与企业接洽的能力和自信。通过实践项目,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升项目开发能力。

3.2 参加培训、带领专业技能竞赛,提高社会服务意识

高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社会服务意识较弱。学院应极力鼓励甚至推荐教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各项技能竞赛等,并对取得一定成绩的技能竞赛给予相应奖励,以此推动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使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成为教师的重心任务之一,逐步增强教师社会服务意识。

3.3 引进企业骨干专家,完善师资结构

各高职院校可出台相应政策,或采取特定方式吸引全职、兼职的企业骨干专家到教师队伍中去。一方面完善教师师资结构,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成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在企业骨干专家的带领下,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方向更为明确,有利于整体培养。

3.4 健全相关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激励机制,推进社会服务制度化建设需要学校的支持,甚至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协调。教育部门要鼓励各高职院校培养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并可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或者提出相应要求,促进各高职院校对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各高职院校可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纳入教师成果考核中,针对教师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企业实践项目、新技术开发项目等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激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3.5 加强校企合作,搭建社会服务平台

通过设计工作室与企业合作,直接为教师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与企业互相合作完成项目、教师也可深入到企业参与实践学习等。为了切实做好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平台,必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可以制订合作的相关规章制度。有了这些社会服务平台,教师可以深入到企业中参与实践,这将大大提高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的可能性,也使教師能够更快地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周锡飞,许辉.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6(29):66-68.

[2]门超.高职院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平面设计创新工作室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6):61-64.

[3]杨先梅.高职院校教师社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4(27):58-59.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高职院校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