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

2019-09-10鲁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继科工嫦娥

鲁超

热点: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为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开放共享,嫦娥四号任务中,与荷兰、德国、瑞典、沙特开展了4项科学载荷方面的国际合作,搭载了3项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高校研制的科学技术试验项目。

探月工程重大专项由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嫦娥四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及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其中,工程总体由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承担;中继星、探测器、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发射和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有效载荷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单位研制。

一、经济生活

(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引领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关键作用。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背后是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诸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默默奉献,彰显了我国国有经济的巨大实力。

(2)财政的作用。探月工程是一个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耗资巨大,我国政府承担了整个工程的全部研发费用,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探月工程重大专项由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嫦娥四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及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嫦娥四号成功发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

(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動、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二、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是综合国力竞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2)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事业实行了投资政策倾斜和其他政策措施。这是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也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党的领导。中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4)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嫦娥四号任务中,与荷兰、德国、瑞典、沙特开展了4项科学载荷方面的进行国际交流合作。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表明中国人能够在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6)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探月工程的成功推进,既是我国科技实力的展示,又表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三、文化生活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嫦娥四号任务发射过程中,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嫦娥四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航天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丰富和发展。弘扬航天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4)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生活与哲学

(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发射成功,既尊重了客观规律,又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通过嫦娥四号探测器,可以完成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及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等科学任务。

(3)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探测,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月亮背面的新认知,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联系的客观性。通过“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体现了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猜你喜欢

中继科工嫦娥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12345,“嫦娥”奔月那些事儿
了不起的“嫦娥”家族
“鹊桥号”成功发射
Link—16中继时隙自适应调整分配技术研究
退化型高斯中继广播信道的信道容量研究
人物
人物
“嫦娥”为何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