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特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9-09-10杜小婷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特困生历史方法

杜小婷

当前,我国的教育提倡和谐发展为主旋律。然而特困生的存在,又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必然现象,成为制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因素。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教师开始关注特困生的转化问题。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直以来我却忽视特困生的存在,只注重优生的培养,为“升学率”拼搏着。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理论学习的提高,思想发生了变化,自己醒悟了:今后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特困生转化上,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

毛主席老人家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为了更好的转化特困生,找到“对症”的良方,我对所教高一年级历史特困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我校一年级历史特困生的成因,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因素;二是客观因素。具体结论如下:

一、主观因素

(1)智力因素影响。个别孩子智力确实较差,限制了孩子的潜力的发挥。在我所教的班里有一位男同学,他是一位早产儿,智力发育不全。平时学生很用功,但是由于智力因素影响他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挥,导致学习成绩落后。

(2)心理因素影响。由于特困生长期位于班级的“下层”,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内心深处一般很自卑,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不行,不愿意接近老师,对教师信任或对老师怀有敬而远之,很少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太多的失败使特困生常感到学历史很无聊、有枯燥,情绪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感到自卑。我在与学生聊天中,经常会听到:自己小学基础不好,高中也没什么希望,老师和同学们也看不上自己,学习没意思,上课还不如睡会觉呢!

(3)学习意识差,缺乏上进心  我校学生多来自农村,思想观念有些落后,认为读书无用,学生无心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考不上学可以出去打工。有些家长直接当老师和学生的面就说“你在这再混两年,长长身体,等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因而,这样的学生就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抄袭作业,甚至违反纪律和旷课去玩。

(4)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低,有些学生学习历史,缺乏理解,抓不住重点,只知道“死记硬背”,更不要说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了,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强,学习效率低。对于高中生而言,缺乏掌握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的能力,这就会致使他们陷入学习方法的误区,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依然收效甚微,学习成绩得不到显著的提高。

(5)学习缺乏毅力  知识的学习,本身就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需要学生付出心血和努力。而高中生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决定,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情,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①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我校学生多是农村家庭孩子,家长素质偏低,不知如何教育子女:有的棍棒教育,平时不闻不问,一旦出现问题,动辄拳打脚踢;有的忙于应酬,自身不洁,整日忙于打麻将,无心顾及子女,对子女听之任之;有的是对子女倍加宠爱,百依百顺,是家里的“太阳”,形成任性的性格,在学校成为“月亮”就不适应,遇到批评或挫折难以接受。②“留守学生”增多现在超过30%以上的农村家长外出务工,疏于对子女的管理和照顾,不少“留守学生”逐渐养成任性、自私、懒惰、放纵、厌学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

(2)学校因素: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学生无心学习。由于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学习情况考核,并且会对成绩进行排名。而这样历史特困生就会对全班的历史平均成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老师过于重视成绩和排名,这就使得他们在对待历史学习特困生的时候会带有不满情绪,造成教育方法的不当。比如,当这些历史学习特困生由于成绩不好依然不努力学习的时候,老师就会说一些会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的话语怒其不争。但是,却忽视了这会对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严重打击他们学习历史的自信心。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面对老师如此态度,他们就会自暴自弃,上课的时候要么不认真听课,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情,要么对于布置的作业草草了事。用种种出格的行为向老师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长此以往,就逐渐步入历史学习特困生的行列。

(3)社会因素。由于社会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一些不良思想在产生:上大学费用高,不包分配,“读书无用”论在悄然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游戏厅、网吧等新鲜事物的出现,吸引广大青少年的好奇心,加上学校、家长未给予及时、正确引导,社会监管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教师要想转化特困生,必须经过认真调查和综合分析,弄清特困生的成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转化特困生的良策。

三、转化策略

(1)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正视历史学习。首先,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缺乏动力,严重者会对学习英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其次,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就无法端正学习态度。

(2)转变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教育理念的贯彻,传统的教育形式在现阶段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特性。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兴趣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形式。

(3)注重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位学生。由于学生资质及能力的差异,老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全班的学习程度制定出适合多数学生学习的计划,对于那些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课外辅导,帮助他们制定出阶段性的学习计划,每天都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4)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走出特困生行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学生要把劲用在该用的地方。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

总之,老师要认真分析历史特困生的成因,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他们的学习特点,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特困生转换这一目標。另外,还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让学生早日摆脱历史困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特困生历史方法
伦理关怀在高校特困生工作中的作用
新历史
用对方法才能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历史上的4月
大学特困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