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洛阳市新安县正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2019-09-10郭连海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郭连海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知少到知多,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该如何着手?

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

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创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将单一授课改为小组合作交流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小组合作好处很多:

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立体知识网络,这样形成的知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甚至终身难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他们全面发展的塑造极有帮助。

小组中以合作为主,组与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学生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关系更加和谐。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是袖手旁观,要适时的引导,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和“主动学习”迈进。这样,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二、熟悉教材和课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新教材知识面非常广、安排的教学课时又很少,教师必须掌握课程标准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从旧教材中解放出来,并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为基础,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对教材进行取舍,合理组织,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探究問题的能力,教师对知识点的教学难度必须有效控制。并且特别要处理好选修与必修的关系。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意拓宽与加深理论知识,加快学习进度的做法,会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师所教导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匹配,势必造成学生厌学的不良后果,学生对化学生畏,继而丧失继续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最后导致教学失败。

三、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百花齐放。这些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理念下,加强了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好探究内容,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新课程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探究”栏目,它的设计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作稍微的提高,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探究栏目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定实验程序让学生进行探究,另一种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通过探究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启发、比喻的应用。通过教师的感悟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掌握。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

四、加强课后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是反思型的教师,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肯定成功之处,修正和完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反思包括课前(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课中(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对特定的教学情境进行反思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事件即教学情境的具体“内容”进行反思,通过回顾和记录教学案例,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重新意识自己在案例中的失当和不足,并试图进行尝试性重构。二是对过程的反思,即教师反思自己在该情境中如何感受、思考、看待其中的“内容”,以及最后采取什么策略和行动步骤处理。教师在此过程中反观教学情境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课程组织行为,最后思考行为,进而深入思考隐藏于行为背后的自身思维逻辑和价值观念。三是对不同时间点的情境经验之间关系的思考。教学反思不仅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可促进教师理性的升华,以适应新课改的实施。

五、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用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的序言中亦明确指出“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学生对实验特别喜欢,实验特有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利用实验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验能满足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原因”这三个阶段的兴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2)从“习题的讲解”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深,或因“想不到、想错了”,或因思维习惯不好,而遇到挫折,在遇到挫折而得不到解决时会降低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的讲解尤为重要,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实验操作来讲解习题,能直观、直接地解出答案,降低解题的难道,并使学生对该知识印象深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很多重要的化学原理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学习了活性炭,可用活性炭去除冰箱的异味;学习了纯碱后,可用纯碱来去除油污。来自于生活、生产的知识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培养最佳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