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研究

2019-09-10李明月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生态文明

李明月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乡化建设不断推进,环境保护及绿色生活理念也在逐渐深入。城乡规划中的生态设计作为城乡建设的基础前提,必须将环保意识及健康绿色城乡纳入到体系建设中来,体现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文章对生态文明引导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方向进行探索。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规划;转型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建设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阶段,也是人们为了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精神成果和文明成果。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应社会文明的进步状态。在这种状况下,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对此,就应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们经历了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三个阶段,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向第三阶段全面过渡时期。对此,为了加快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党和国家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做出了明确指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着力推进现代化生态文明发展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思想理念;改变传统的“人定胜天”等陈旧思想和行为准则,不断加强先进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要坚持遵循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以节约保护和恢复为主,加快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注重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城乡规划发展的现状

首先就是由于规划不合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资源匮乏现象日益严峻。这个问题是当前国内城市推进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一些地方急于求成,忽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盲目的扩张城市用地,将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其次,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态环境意识,节能减排的工作也甚少取得明显成效,不能贯彻低碳绿色的环保建设理念,很多地方都在城鄉转型的过程中将城市污染企业迁移到农村,这种一叶障目的行为极大的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最后就是建设目标定位过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过大,地貌改造的程度很深,大量的农村拆迁现象出现,很容易造成城市污染流向农村的现象,再加上社会大众的参与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大多数仍然没有意识到采用绿色出行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乡规划转型的进一步发展。

三、生态文明引导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

(一)完善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一个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这些要素组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于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引入时间较短,在国内具体实施力度还不是很大。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快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强规划,完善政策,投入资金,提高群众参与意识。首先将绿色基础设施纳入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的绿地空间布局结构,制定相应的政策条文,减少城市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次应该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体制,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中;再者鼓励群众参与意识,向广大群众推广绿色基础概念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加公众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民众参与

首先就需要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城乡的转型发展,加快对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的健全,通过实施城乡规划法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依据,还要把生态环境的评定纳入到城乡规划的考核体系之中,同时也要将乡村的建设活动融入到成型规划管理工作中,从而引导地方政府更好的贯彻国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有效的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的扩大和蔓延,积极探索出一条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绿色发展途径。其次还要保证城乡规划审批实施过程的公开透明,推动公共治理主体的多样化发展,通过公开信息体现出对社会大众知情权的尊重,从而鼓励全社会积极地参与到城乡的转型发展工作中。最后还需要加强对城乡规划进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充分发挥出政府的监管作用,严格把控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将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要求落实到实处,通过动态的监管手段对规划进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从而能够及时快速的发现并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问题。

(三)选择适合的技术,科学合理的使用

在现代化城乡建设中,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为社会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这就必须要在城乡规划建设中,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并对各种科学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对有利于实现环保和节约型技术的利用,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可以适当增设太阳能装置,提高对太阳能利用率,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使用,这样既可以实现城乡建设,又有助于减少污染,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可见,合理的使用先进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城乡规划。

(四)重视自然特色情况

现代城乡中居民与生态自然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人类在城乡改造过程中很难考虑到自然相关的东西,使得人们无法更多地关注环境的现状和变化,因此重视自然特色情况应该在城乡规划发展生态设计中合理开展,让人们不仅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社会的魅力,而且意识到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加深生态环境理念,发挥出生态功能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规程中,城乡规划问题既是城市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又是与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但现阶段,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城市病不断涌现,影响了城市的建设,这就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从理念、内容和技术等方面,实现城乡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莉,周保梅,杨兰会.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202-203.

[2]易曼.浅谈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城市建筑,2016(12):25~26.

[3]刘晶晶.试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发展[J].建筑·建材·装饰,2016,(12):140-140.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转型发展生态文明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