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藏的风景——广西古生物化石记》的价值

2019-09-10马琳

新阅读 2019年1期
关键词:寒武纪古生物考古学家

马琳

美丽的广西,诞生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明,科学考古证实,广西在元古代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多次隆起又沉没,至三叠纪时大部分仍然被海水覆盖。三叠纪末期,发生了著名的印支运动,广西全境才上升为陆地,再没有被海水淹没过。在十几亿年沉沉浮浮的海陆变迁中,广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海相沉积地层,留下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它们隐藏在广西美丽的风景之中,是另一个美丽的世界,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去发掘。

曾广春是廣西本地的一名大学美术老师,但是寻找化石是他始终不变的个人爱好,在他的带领下,纵瑞文、刘琦两位生物考古学家与他一起走遍了广西从寒武纪到第四纪的典型化石门类的重要产地,写下了这本《隐藏的风景——广西古生物化石记》,以一部个性版的“生命简史”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靖西市果乐乡拥有桂林山水一样的美丽风光,在那些层层叠叠的山峦中,有着被考古学家证实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属于距今约4.97亿—4.85亿年的寒武纪晚期“芙蓉世”,是目前广西地区已知生物种类最丰富,保存最精美的寒武纪生物群落。曾广春、纵瑞文、刘琦三人经过艰辛的搜索挖掘,为我们呈现了三叶虫的庐山真面目。第一块叫“中华索克虫”,挖出来的是它的头盖,其上密布的瘤点和三角形的前边缘是“中华索克虫”的显著特征;第二块叫“广西后蒿里山虫”,挖出的是其一小部分胸节和尾甲。还有很多形态各异的三叶虫都在他们的挖掘中纷纷出露。此外他们还在果乐挖掘出很多棘皮动物以及腕足动物。

笔石,是一种最早出现在寒武纪中期的形状像铅笔在岩石层面上划过的痕迹的奇怪生物。在广西桂林—大明山—泗城岭以及梧州—钦州两个方向上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深深的海槽中,在连续沉积的岩层里保存了大量的笔石化石。广西奥陶纪地层中的笔石化石最为丰富,以桂林北部兴安华江瑶族乡升坪村附近的奥陶纪地层的笔石化石较为典型。三位考古学家在这里收获颇丰,他们甚至在公路边堆积的碎石堆里随意敲击也有发现。他们发现的这些笔石都颇具代表性,有“均分笔石”“四笔石”“对笔石”“顶尖笔石”“叶笔石”和“假三角笔石”等。

在桂林大圩古镇的磨盘山上,三位考古学家还发现了许多石炭纪时期的海百合化石以及海胆、海星和一些属种不明的棘皮动物化石,它们与珊瑚、腕足动物、苔藓以及双壳类等一起保存,共同构成灿烂盛开的远古海底花园世界。

广西不少地方都有泥盆纪的鱼化石被发现,南宁至横县六景一带西江沿岸就分布大量泥盆纪早期近岸和浅海环境下形成的“莲花山组”“那高岭组”和“郁江组”地层,其中鱼类化石极为丰富。三位考古工作者对这三个地方进行了重点挖掘和采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收获满满。他们在这里不仅发现了与四川龙门山早期泥盆世“硕大东方鱼”相似的“多鳃鱼”,还发现了不少与云南曲靖泥盆纪早期“三岔鱼科”相近的物种,并发现了较为稀少的“真盔甲鱼类”化石。此外,他们还在南宁的一些建筑工地堆卸的石头中发现不少叫“石燕”的腕足动物。令他们惊喜的是,当他们冒着寒风冷雨赴十万大山寻找恐龙的粮仓——植物化石一无所获时,却意外地在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的红色砂岩中发现了大量保存比较破碎,但特征依然清晰的侏罗纪“锥叶蕨”化石。

三位考古学家还去了隆林、田东、百色、宁明……看到隐藏的风景无限。

作者单位: 广西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寒武纪古生物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现代汉语词汇“寒武纪”的精彩世界
医药业“寒武纪”
考古学家
原角龙
我有一个梦想
考古学家的儿子
考古学家
辽宁三市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古生物化石产地
5亿年前的奇异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