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德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梁丽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活动

梁丽芳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而在新时期背景下,德育教育也发展成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是顺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求的重大举措。基于此,本文从学校、学生及社会几方面因素,探讨了有效落实小学德育的几点措施,以期为教学工作者带来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方案

在新时期,强化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观的重要基础,也是深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助于规范小学生的各项行为,端正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推动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切实完成这项教学任务,需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德育教育阵地的建设力度,并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多项德育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实现和改进。本文对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案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一、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

在采用德育教育感化学生对社会及人生的思想认识时,学校承担着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对德育教育阵地的建设,需全面完成和改善以下几方面内容。

1.充分利用相关学科展开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大都会采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教学来展开德育教学计划。因此,德育教学工作者需根据课本教材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规律的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德育教学工作,全面整合教材内容,使其更加富有生动性、形象性、说服性,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基于此,教师也可以充分运用与自己的见识感悟相关、或者与学生自身生活相关的实例来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从而确保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2.利用少先队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少先队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生组织,也是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它的积极性,借助少先队组织来大力开展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活动。例如,在小学生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当天,可以开展各项具有深刻意义的活动,如组织“外出郊游”“一日小交警”“看望留守老人”等,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还可以通过“一起手拉手”活动,来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荣辱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引导他们在家里完成“我为妈妈洗洗脚”“我当值日生”等教学任务,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以及父母的艰辛和劳苦;此外,还可以在各种节日到来之前,组织开展班会或者完成板报任务,来向学生落实相关的德育教育。例如,在“七一建党节”当天,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唱红歌”“宣传党章思想”“感受入党宣誓”等活动,从而加深他们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对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德育教育,在“劳动节”期间,可以进行“我为大自然增添一抹绿”“清洁五一”等活动,加强对他们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德育教育。

3.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

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可以采用班会或者队会来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例如,以班为单位或者以小队为单位来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内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等意识,促使他们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和品质,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班风的班集体。此外,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修养,可以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交流等活动,来积极宣传各种好人好事,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

4.依靠家庭教育,深入贯彻思想道德教育

在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依据相关的教育学知识及心理学知识可知,学生各项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即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意识及思想品质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形式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因此,为了充分完成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任务,教师需借助学生家庭教育,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家访、开展家长会等形式,及时与家长交流和传达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并且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给予家长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促使学生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同帮助下,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发展。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感悟新时期的道德规范和标准,并且形成自我德育教育的能力。小学生作为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对象,有助于切实落实学校的德育教学计划。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并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和感悟生活中的美好。例如,首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上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伟人事迹,来加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正确理解,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对自我的正确剖析和评价,认识到增强自身道德素养的重要意义;其次,可以让学生深入实践活动中,加深他们对德育教育观的正确认知,如通过“献爱心”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的生存现状,从而在感受他人不平命运的同时,更好地珍惜生活、把握当下,增强自身的爱心和同情心。最后,在相关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所感所悟,以及对德育教育价值的正确理解,这种将学生作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激發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意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明辨是非、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为了有效落实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工作者需加大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确保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广泛性。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和组织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需鼓励学生积极融入社会中,为他们提供与社会亲密接触的机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效率,并且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来作为评定学生综合学习情况的标准。例如,开展“学雷锋日”,让学生深入贫困乡村进行义务劳动和支教活动,帮助农民去田间劳作,为条件简陋的学区贡献图书、书包等学习工具,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和观察中,了解贫困乡村的生活情况,激发他们珍惜生活、坚定学习的信念;开展“医院一日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入医院学习必要的急救知识,从而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更好的自救或者救助他人,为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是全面开展和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积极的道德观念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在这个时期来强化德育教学活动,有助于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利用传统的优良作风和正确思想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为国家的富强以及祖国的繁荣作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方艳.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6(6):76.

[2]莫凯.新时期下的德育教育有效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9):65.

[3]何东波.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教育现代化-知网,2017(21):087.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活动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我是小学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