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鉴赏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李子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

李子茹

【摘要】名著阅读鉴赏,一直是学生最难落实的版块。90%的学生都是以“速食”名著的方式,粗糙地了解,根本没有达到名著阅读的效果。为提高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鉴赏的兴趣,作者将思维导图的思想引入学生的名著阅读鉴赏中。本文主要通过描述并举例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鉴赏中的应用,阐述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名著阅读鉴赏;阶梯式训练模式

名著阅读的学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愿意看名著、梳理名著情节,这一直是老师教学的重点。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授课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形势,名著的有效阅读,应以更为有效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为此,本文通过引入思维导图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名著阅读。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有效表达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很有效,可以增强使用者的记忆,并培养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对一个人的思维层次性和联想性都是很好的。思维导图的实用性很强,在很多场合都有它的用武之地。思维导图在教学方案中也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的教学内容,借助其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图像、多样的符号让学生更有兴趣了解,并进行轻松有趣的课堂教学。

二、思维导图所呈现的效果

1.突出目标。通过思维导图的系统梳理,我们可以对名著的人物、情节、主题、语言等有了更加整体、直观的了解。

2.结构清晰。思维导图很重要的一个优势则是体现出一定的框架性,展现自己的思路行进路径。

3.表达清晰。和长篇的读后感不同,没有大片大片的文字,以摘取关键词的方式进行高度概括,使得表达更加简练明晰,把复杂的文本简单化。

4.形象可视。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文字、符号、图案等,使得思路视觉化,吸引阅读,使得学习所得视觉化是他的又一特色。

上述的四点是互相辅助的,也正是这样简单、形象、有趣的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把阅读学习中的所得,包括情节、内容、感悟、文学常识等,进行有条不紊地清晰梳理,以宏观的角度进行整体框架的整理,也可以从某一点角度切入深度梳理。

三、思维导图的核心三要素

1.左右脑的开发应用。右脑善于综合评价,是对我们整个事物的全景再现;而左脑捕捉、分析的是细节。而思维导图便是一个把左右脑捕捉的信息整体化、系统化的一个过程。

2.发散思维。好比你要做以《朝花夕拾》梳理为目标的思维导图,你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它的不同作品,如,《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等,这种由一点引出好多点的思维模式,便是发散思维,这又利于思维导图的展开与广度的形成。

3.逻辑思维。思维导图依靠逻辑思维把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碎片化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模式重新整合,也有助于我们阅读后的再創造。

四、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名著阅读鉴赏

名著的鉴赏,教师应当通过思维导图构建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次性方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有效阅读,顺利达到教学目的。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概括为四级阶梯式的训练,是帮助学生阅读、理解、领悟名著有效方式。

阶梯式训练模式包括:一级训练:整体感知;二级训练:人物形象分析;三级训练:艺术特色分析;四级训练:名著精读赏析。如何将思维导图引入,使得更科学地进行这种训练方法?下面,笔者根据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些体会。

1.一级训练: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名著阅读的基本环节,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常常是一目十行,却什么也看不进去。那么,教师根据这点,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利用思维导图来解剖名著,在通读文章之后,理解大意,提取中心,画出思维导图的枝干。

我们以《西游记》为例,100章回的故事情节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如何让他们克服畏惧的心理,愉快地进行阅读?我们结合思维导图,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根据四个主要人物划分故事情节。

第二,根据主次情节划分整理,如下图展示。

第三,根据取经的路线图整理。

2.二级训练: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是在整体感知、熟悉情节的基础上进阶的一级学习。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文章大意,还要深层次地解读名著中的人物性格,明白每个人物相关情节并理解,获取文章所要表达的所有信息,这对学生的理解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没有名著赏析讲解课,很多学生也只是停留在大概了解故事情节的阶段。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更多的零星片段,无法成篇。

然而,在此阶段性学习中引入思维导图方法,可以让学生零星理解的人物形象很好地串联起来,并有助于深层次的理解。思维导图抓住文章的主要点,根据主干发散枝叶,有条理地进行第二、三级的分点,以此系统地理解文章。还是以《西游记》为例子,根据前面一级整理的情节,我们有如下的延伸:

这样的思维导图整理,能让学生原先所掌握情节跟人物分析一一对应好,最大程度地避免知识点零星散落,容易遗忘。

3.三级训练:艺术特色分析

在名著阅读鉴赏中,艺术特色分析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在熟悉情节、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层阅读鉴赏。学生要在整体感知、熟悉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地基础上,进一步揣摩名著中描绘人物的语言。我们一般从以下方面思考:①人称的使用;②语言生动活动或含蓄凝练或浅显易懂;③修辞的运用;④表达方式;⑤表现手法。如图,这样一级一级地构建思维导图,使记忆更加简单明了。

4.四级训练:名著精读鉴赏

通过大量地阅读、理解、鉴赏名著,学生能系统梳理相关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分析,头脑中自然会形成一个系统的名著鉴赏方式,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名著中任何一个选段的精度鉴赏。在初中名著鉴赏阶梯式训练模式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有系统的梳理,有效利用时间,高效阅读。同时,也增强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让阅读变得更有趣味。

附录:《西游记》思维导图

五、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鉴赏能力,思维导图是有效而又有趣的一种方式。新媒体时代,具有创造、管理和交流思想的思维导图软件,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教师不妨从自身做起,和学生一起运用思维导图,高效地整理思路、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
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究
学海无涯“图”作舟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