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基础,创新求实

2019-09-10李荣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反思基础创新

李荣赞

【摘要】初三,是冲刺中考的一年,语文考试是中山市中考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地复习?这是每一个初三语文老师首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考验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方法的标准。本文从语文复习教学方法的制定既要有务实的精神又要有创新的意识的角度论述了四种教学方法:一是“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二是“专题整合”的教学方法;三是“模拟提升”的教学方法;四是“查漏补缺”的教学方法。同时,对四种教学方法的落实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初三语文;基础;创新;求实;反思

初三一年,是冲刺中考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初中三年学习生涯即将迎来成果验收的关键一年。如何在这一年里,既让学生积累巩固课程标准要求的语文知识,又不失轻松的学习氛围、高效的学习过程,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操,这是考验初三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的时候。本人是初三语文一线教师,通过反思本校初三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效果,并深入了解分析初三学生的备考心理,再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笔者发现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方法的制定既要有务实的精神又要有创新的意识。

一、“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即是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对教与学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让教的方法得以改进,让学生把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升华和更新,更为重要的是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初三语文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方面要温习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努力获取新的知识。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温习旧知识时,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获得新的感悟。例如,在复习文言文时,我们要阶梯式地进行复习。第一步,诵读能背,这是复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之一,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揣摩语气、掌握断句,并且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语感,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第二步,归纳积累,这是掌握课内文言文知识并拓展延伸课外文言文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对基础知识的归纳积累最为重要,例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归纳,从而有助于翻译文章、了解内容和理解主旨。第三步,理解领会,在文意疏通的基础上,要结合全文来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谈论阅读感悟。

又如,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明确考试大纲,指导学生归纳和分析名著阅读的中考考点,通过分析近五年的名著阅读考题,圈定中考考试范围内的12部名著中最值得赏读的章节故事,进行精读精炼,从而掌握新的阅读方法,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温故而知新”教学方法在初三语文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耗时也是最多的,但效果也是最显著的。这种方法,是我们学校初三语文备课组沿用至今的方法之一,反思这几年学校不断攀升的语文中考成绩,笔者觉得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正确的。

二、“专题整合”的教学方法

在初三语文复习过程中,学校习惯采用专题整合进行系统训练。语文学科较之理科而言逻辑性弱,学生对考点熟悉的程度参差不齐,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有一部分学生在出单第一学期对考点几乎是模糊不清的。专题整合复习训练题的设计就是通过专题训练强化学生对考点的熟悉程度。我们在设计训练题时,每一次复习训练题都是针对某一个或者几个考点来设计的,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提高复习效率。例如,几乎每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都强调文学作品的“语言品味”,我们在设计复习训练题时就把“语言品味”这考点切分成不同的专题,如词语品味、句子品味、开头结尾品味、过渡段品味,并在训练中一个一个专题地进行训练,形成一个专题训练系列,强化复习技巧,提高复习效率。

又如“基础知识”,从知识系统来看,它是一个很大的系统,这其中又根据不同的考点有很多小知识系统。教师通过专题复习让学生解题方法化和规律化。学生有了专题的概念就会激发自己探究的兴趣,就会促进自己系统地掌握复习规律,注重知识积累,掌握答题方法。

在专题复习训练过程中,我们还注重精讲精练。在将初中三年的知識点分类整合形成专题体系的基础上,以习题训练为主要形式,训练与反馈相结合,在训练——反馈——再训练的过程中,熟悉中考题型,分析试题规律,掌握答题技巧。在这个过程中,精选习题是关键。当年的中考考纲是习题设计的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怎么考,都是有针对性地渗透于所设计的习题中。近年来,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的卷面仍然沿用四大板块:基础、阅读、写作、附加题。我们就根据中考的四大板块来编写习题,每个模块的习题都渗透相对应的考点。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习题,也是复习的重点。在进行专项习题讲练时,我们采取当堂消化的形式。首先,习题要当堂完成。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思维更敏锐,分析力和理解力更强,这有利于学生对习题的思考和回答。然后,师生合作,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当堂所讲的知识点会巩固。

反思近几年学校初三语文备课组在中考备考时,坚持集体备课,在“专题整合”训练时分工完成习题的设计,落实学校“精讲精练”的教学方法,这是明智而高效的。初一初二的语文期末复习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效果亦是可期的。

三、“模拟提升”的教学方法

初三下学期,专题复习后,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知识,做题能力大大提高,接下来就是检验复习效果,我们往往会采用模拟测试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模拟考试环节主要为:模拟考试——讲评反馈——反思纠错。每一次模拟测试,我们都是严格按照中考的要求进行流水作业和中考的评分标准来进行评改。评讲试卷时,着重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答题方法,以便学生在下次测试中不犯同样的错误。三次模拟考试下来,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了模拟考试的效果明显。

1.模拟考试考察了学生的中考适应性。模拟考试的试题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与中考题型最大程度相契合,通过模拟考试训练,让学生产生做中考题的习惯感,提高做题速度和做题质量;2.模拟考试所创设的考试环境与中考相类似,考试时间一致,座位安排相类似,这样能让学生熟悉并适应了中考的考试氛围;3.让学生明白了中考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讲解模拟试题时,遵循“重点问题教师精讲、基础问题小组讨论、个别问题个别辅导”的原则,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能让学生很清楚地明白中考的考试评价。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实行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形式,更能有效地提升“模拟提升”的复习效果。笔者在“模拟提升”的讲评反馈和反思纠错两环节中,充分利用小组自主合作、自主交流、大胆展示的学习方法, 实现生生互助,共同进步的目标,从而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反思近几年“模拟提升”教学方法的落实,笔者总觉得还有一些遗憾。“模拟提升”主要是镇内三所初中统一进行,可对比的学校只有三间,范围太小,可比性不大。如果将“模拟提升”拓展到片区甚至全市范围,效果是否会更好呢?

四、“查漏补缺”教学方法

经过系统性复习和两三次的模拟考试后,中考已经迫在眉睫,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好最后一段时间来复习呢?这个时候,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查漏补缺了。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学生可翻阅之前记录整理的复习资料,检查做过的试卷上红笔订正的错题,结合作文复习资料积累作文素材等等。教师要提醒学生,如果复习时发现不懂的地方,不提倡有疑即问,而是自己先认真想想,翻翻资料,看看能不能独立解决问题,若还不明白,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

查漏补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就是课本的巩固特别重要,广东省的中考题重视课内外的衔接和迁移,在进入模拟阶段,要通过做题回顾课本上哪些知识点还没有落到实处,尤其是对重点文章的写作手法,包括课后练习题涉及的知识点,典型题涉及的角度都要关注。

2.有针对性地做题,要在做题当中检验自己对于哪些题型思考的时候没有方向,或者答这类题的时候,总有零零散散的丢分,这个时候就要发现这个题型,作为重点的攻关。

3.是要进行作文攻关,即使到考前最后一天作文都不能放松,因为作文的分数比重特别大。作文是熟能轻巧的事情,这个时候应该巩固,时间有限了,一篇一篇写来不及了,教师要引导学生拿作文题目列提纲,把提纲稍微写得详细一点,大概的内容写一写,这样就可以把构思、选材都理解到位。构思、选材是决定文章分数很重要的标准。

反思中考沖刺阶段,笔者做得最有效的是作文积累。考前一个月,指导学生把整个初三阶段自己的已经精批细改过、升格了的作文整理成册,考前两个星期认真看,反复看,以备中考写作。

教无定法,语文教学因学情、内容的不同而教学方法也有所改变。语文复习教学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固定的复习模式,也没有哪一种复习方法是最好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就是最恰当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斌.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0(9).

[2]陆倩.初三语文读写复习教学中“引导自学”[J].魅力中国,2010(8).

[3]林淑萍.浅谈初三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击活求实的几点尝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8).

[4]宋爱春.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宄,2012(31).

[5]文澜.初中现代文阅读考点即时破解[D].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

猜你喜欢

反思基础创新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