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宽历练途径,让小学生口语交际更精彩

2019-09-10钟献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小学语文

钟献英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素材十分丰富,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丰富而多彩的题材。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生日渐养成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拓宽历练途径,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拓宽途径;延伸续说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从事工作、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而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素材十分丰富,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丰富而多彩的题材。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生日渐养成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拓宽历练途径,灵活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那么,怎样利用教材资源,拓宽历练途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笔者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欣赏插图,引导说话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直观形象的插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创设语境,历练口语交际。

如教学《桂林山水》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根据画面上所画的山的形状,展开想象,再用上一定的句式说说桂林的山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之外,还可能像什么形状。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桂林的山像老虎;有的说像狮子;有的说像犀牛……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也落到实处。

二、根据内容,拓宽途径

小学各年级的教材内容都十分丰富,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灵活创设语境,历练口语交际。

1.当小导游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对于这一类课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当当小导游”的活动。如学完课文《鸟的天堂》后,笔者让学生抓住文中景物的特点,自编解说词,扮演导游的角色,给“游客”介绍鸟的天堂。笔者在组织前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当“导游”和“游客”。“导游”带领“游客”漫步于旅游点,依次介绍景点,“游客”可以随便发问,“导游”要作耐心解答。小组活动完毕,各组推选出最佳的“导游”与“游客”在班内汇报演出,这既是能力的展示,又是与其他小组比拼高低。这样的训练活动,不但在复述、质疑、解答、辩驳等口头表达中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提高其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全面发展”“全体发展”的教育目标。

2.当小记者

对于以写人为主的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当一当小记者。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作者亲眼目睹了战友壮烈牺牲的悲壮场面,教学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扮演“作者”和“小记者”,让“小记者”就邱少云烈士牺牲过程的有关情况对“作者”进行采访。这样,不仅使学生在“采访”中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3.展开辩论

对于一些体现人物优秀品质的课文,我们可以抓住人物行为的焦点,进行辩论,使学生在辩论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倾听的习惯。这也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教学《武松打虎》一文时,可引导学生针对“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该不该再读”这个话题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让学生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要认真听对方的发言。通过辩论,同学们一致认为《武松打虎》一文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学习课文,目的是让我们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語言魅力。这样,学生在辩论中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4.做推销员

对于以状物为主的文章,我们还可以开展“做做推销员”的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推销”文中“产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新型玻璃》一课,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学完这篇课文,笔者就借此内容组织了一个小型“展销会”,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文知识,且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销”前,给学生们提出明确的要求:推销玻璃。允许学生推销课文中的产品,也可以自己作出新的构想与创作。看谁能用生动的语言打动顾客的心,吸引顾客购买你的玻璃。结果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准备相当充分。在“展销会”上,一个个争相上台进行推销,正确而又清晰地介绍产品的功能特点,语言较之平时,更为生动、精炼。为了拉近和“顾客”的关系,不少“推销员”都能用上礼貌语言,笑脸迎人。为了吸引顾客,“促销”的手段层出不穷,有“买一送一”,有“免费安装”,有“假一赔十”……同学们精彩的交际妙趣横生。短短一节课的训练,使同学们收获了笑声,增长了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使学生学会了生存的本领。

5.复述课文

对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课文。这样既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又可以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由几个小故事组成的。学完后,可让学生割据板书,对课文进行复述,其他同学注意听,听完后可以发表评论。这样,在生生互动中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填补空白,想象“补”说

文章要精练,不可能不分巨细都作具体细致的描写,都有一些可借想象来补充的空白。在教学时,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些“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感悟文章主题会有极大的帮助,而在想和说的过程中,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老人与海鸥》一文有这样一句话:“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师:同学们,在这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当中,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主发言)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老人,你会对海鸥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又会对老人说些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相邻的两个同学互相对话吧!(同桌对完话后,我请了三对同学互相对话交流)

第一对:

生1(老人):独脚,你的脚好些了吗?

生2(海鸥):老爷爷,谢谢您的关心,我的脚好多了。

生1(老人):我今天带了很多好吃的饼干,你要多吃。

生2(海鸥):谢谢您,您不图回报这样照顾我们,您就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就是您的儿女,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第二对:

生3(老人):我的公主,瞧,今天我又给你带来好吃的了,快吃,别饿着了,小心,别咽着了。

生4(海鸥):哦,谢谢您,您给我准备的餐点真好吃!您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我该如何回报您呢?

生3(老人):你给我一个拥抱就够了。

生4(海鸥):好的。(生3、生4拥抱)

第三对:

生5(老人):红嘴,你还好吧?

生6(海鸥):挺好的。老爷爷,谢谢您的关心!

生5(老人):多吃点儿,这样你的身体就健康了。

生6(海鸥):谢谢您!

生5(老人):别急嘛!你看,羽毛也沾上饼干碎了,我给你拍下来。

生6(海鸥):老爷爷,您对我那么好,我该怎样报答您呢?

生5(老人):没什么,你们多吃点,身体健康了,就是给我最好的回报。

这样,利用课文的空白让孩子们很自然地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任意驰骋,想象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切对话,并把它说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真切地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围绕结尾,延伸“续”说

教材中有些课文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想象。例如,《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是以“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作为结尾,但是,狼往小羊身上扑去以后会发生哪些事呢?这就给我们留下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笔者在课堂上创设了“狼往小羊身上扑去以后……”这一语境,让学生说一段话。课堂上,学生们的想象力的确是出人意表。有的说:“由于狼心太急,用力过猛,一下了扑到河里淹死了。”有的说:“当狼向小羊身上扑去的时候,小羊机警地将身一扭,躲闪到一边,而狼一头撞到了后面的树干上,晕死过去了。”还有的说:“当狼向小羊身上扑去的时候,猎人正好赶到,一枪把狼打翻在地。”……这样,教师给予学生适當的指引,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打开一扇禁锢的闸门,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训练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总之,在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的题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拓宽历练途径,巧设语境,把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就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出会说、善说、说好、说妙的开放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正香.立足阅读教学历练口语交际[J].教学月刊,2008(5).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小学语文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