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教学做合一”

2019-09-10谭元芳

速读·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问题情景教学做合一实践能力

谭元芳

摘  要: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给无数教师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做中教、做中学”这一原则,启发了幼儿活动设计教学。因此,为了让教学更加贴近幼儿的学习及发展需求,促进幼儿更加自主的学习和实践,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教学做合一”,并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将其落实,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学习,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问题情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理念是陶行知先生于1925年在南开大学演讲时提出来的。他指出,教、学、做不是三件分离的事情,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幼儿的学习需求出发,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从而帮助幼儿通过学习和实践而积累经验,提升认知能力。因此,笔者遵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及兴趣、需求,教学中积极引入游戏教学,以促进“教学做合一”,培养何提升幼儿的实践及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实现在“做中教”

教学活动要依托教师来实施,这新课标要求下,教学需积极转变和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鉴于幼儿园的活动课程开放性低,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对话关系。因此,教师,首先要一改以往居高临下的态势,不用灌输的方式去进行教学,相反,要与幼儿走到一起,去倾听和观察幼儿,平等地与他们对话,认真了解他们的需求,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且还要以合作者及欣赏者的身份去和他们一起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走近幼儿,耐心倾听幼儿的学习需求,观察、发现何分析幼儿的学习行为,并了解其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然后用自身专业的知识、鼓励的语言或动作等去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帮助幼儿实现在“做中学”。例如,在一次拼图活动课中,我观察到小勇尝试了几次都没能把一幅由8块组成的拼图拼出来,看着其他同学都拼好了,我能感受到他对其他同学的羡慕,也能感觉他失败后的不甘心。正当我准备去给他提供一些指导时,我看他走到了另外一个同学身边,开始观察起来,于是我也停下来观察他。当他看着那个同学在拼图前,先是观看模型而不是拿着图片就上去拼,等把每一块之间的关系思考后再动手拼。于是,他又重新回到座位拼了起来,当他在研究了模型之后才开始动手,很快就把8块图拼到了一起。在完成拼图后,他开学地笑了,并向同学们展示他的成果,在我走向他的时候,由衷地为他点了个赞,并给了他一个肯定的微笑。我庆幸自己没有过早地去干预他的行为,让他实现了在“做中学”,并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通过游戏化活动设计引导和促进学生在“做中学”

新课标要求下,教师角色从主导者变为了引导者,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无论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素材及教学方法的挑选、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都要面向全体的学生,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充分且灵活运用课本及多种教学资源,根据所学的内容,通过多元的方式去对学生进行引导,给学生留出提升空间,以通过教学引导和促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并从学习中获得收获。

例如,在10以内数字的分解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将教学设计方案给学生简要介绍一下,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对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阐述,接下來提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后用游戏化的方式将教学活动展现出来。

首先,采用情景导入的方式引出课题,“有两位小朋友上周帮助老师做了清洁,老师现在准备把10颗小红星奖励给他们,大家知道可以怎么分吗?”,引导学生思考。其次,在基本教学部分通过PPT课件形式结合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10以内数字的不同分解法,让幼儿简单、直观地感知数字的分解,教师再辅以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数字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再次,教师通过提升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始练习,比如,“小明有5颗糖果,他想和小倩一起分享,请问有哪种分法呢?”教师可以用实物来开展游戏教学,邀请学生上来进行分解,在选人时可以优先选择那些举手的学生,活跃课堂的氛围,带动班级的整体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接下来,教师进行活动总结和延伸,告诉学生“在数字的分解中,我们可以发现,分解出来的数字始终没有上面的数字大,而分解出来的数字之和却和上面的数字是一样大的。”由此,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延展活动,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继续去进行分解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要实现“教学做合一”,首先,要将游戏教学法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找到学习的乐趣;其次,要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转变师生地位,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再次,教师要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引领幼儿进行主动学习及探索,并适时地为幼儿提供帮助和指导;最后,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相长,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旭成.小班区域游戏中“教学做合一”理论运用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1.

[2]周文姣.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91.

猜你喜欢

问题情景教学做合一实践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方法
浅谈“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