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IGFBP2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苏姜猪肉质性状的影响

2019-09-10陶勇陆建豪任善茂

福建农业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多态性基因型肉质

陶勇 陆建豪 任善茂

摘要:【目的】探讨IGFBP2基因潜在的遗传变异及其与苏姜猪肉质性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IGFBP2基因在苏姜猪、姜曲海猪、杜洛克猪中的Msp I酶切遗传多态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该多态位点对苏姜猪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在3个猪种试验群体,IGFBP2基因第2内含子内均发现了1个Msp I酶切多态性,存在A、B等位基因,AA、AB、BB基因型,优势等位基因为B,优势基因型为AB,多态信息含量均呈现中度多态。苏姜猪试验群体IGFBP2基因AA、AB型个体大理石纹显著高于BB型(P<0.05),AA型个体五分制肉色和色差仪测得的a值均显著高于AB、BB型(P<0.05)。【结论】苏姜猪试验群体IGFBP2基因第2内含子内PCR-RFLP-Msp I多态性与部分肉质性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显著性相关,可以作为与猪肉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加以研究。

关键词:猪;IGFBP2基因;PCR-RFLP-Msp I;肉质性状;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384(2019)11-1283-05

0 引言

【研究意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属于IGFBPs家簇,在动物外周循环和细胞外液中广泛存在,在脂肪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IGFBP2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有较高的亲和力,与IGF2结合后将其转运到溶酶体降解,以调节IGF2的含量,并能抑制IGF2与MDBK细胞表面结合,进而抑制它们促有丝分裂活性功能[3]。【前人研究进展】目前,有研究报道IGFBP2基因多态性与动物生产性能、经济性状间存在关联,发现了一些影响肉质性状的SNPs与QTLs。杨华等[4]检测发现在大白猪×梅山猪杂交猪试验群体中IGFBP2基因第2内含子内存在1个C-T碱基突变,引起Msp I酶切位点的改变,关联研究发现该多态位点与胭体性状、肉质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ohrer等[5]采用182个微卫星标记扫描了370头杜洛克猪X长白猪F2代群体的基因组,发现并证实猪15号染色体上IGBFP2基因所在区域内与大理石纹和嫩度相连锁的QTL位点可以用来提高猪肉品质。Prasongsook等[6]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杜洛克猪X皮特兰猪F2代资源群体中研究发现,IGFBP2基因不同基因型对失水率、pH24、肉色、多汁性和嫩度等肉质性状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切入点】苏姜猪是以地方品种姜曲海猪为母本,导人杜洛克猪血统,运用常规育种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培育而成的瘦肉型新品种猪,并于2013年成功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获得畜禽新品种证书。目前,关于苏姜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性能、屠宰测定等方面[7-8],候选基因及其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等性能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寻找与苏姜猪肉质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本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3个猪种IGFBP2基因Msp I酶切片断多态性,并分析了苏姜猪不同基因型间肉质性状的差异,以期为苏姜猪持续选育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苏姜猪447头饲养于江苏苏姜种猪有限公司,姜曲海猪109头饲养于江苏姜曲海种猪场,杜洛克猪218头饲养于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同一公司内饲养的育肥期试验猪日龄、体重相近,公母各半,饲粮营养水平相同,饲养管理方式一致。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Msp I限制性内切酶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2×Taq PCR Mix、DL2000 DNA Marker购自北京华越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KAPA DNA快速提取试剂盒购自上海捷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仪器包括Q5000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ABI Veriti 96梯度PCR仪、WSC-S测色色差计。

1.2 试验方法

1.2.1 组织样采集与DNA提取所有试验猪在育肥结束销售前逐头采集耳组织样0.5g,置于装有70%酒精的Eppendorf管内,冰盒保存带回实验室。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检测DNA浓度和纯度,-20℃保存备用。

1.2.2 肉质性状测定 苏姜猪体重达100kg左右时,每个基因型选取8头进行屠宰,从左半侧胭体倒数第3~4胸椎处向后采集背最长肌20~30cm,按照“NY/T821-2004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测定剪切力、失水率、肉色、pH24、大理石纹等肉质性状指标。其中肉色采取5分制比色板评分法和WSC-s色差仪法2种方法测量,色差仪测的L值代表光反射值,a值和b值分别代表红度和黄度值。

1.2.3 PCR扩增 根据杨华等[4]研究成果,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一对引物,扩增IGFBP2基因第2内含子内245 by片段。引物序列分别为:上游,5'-GGTCT GATTG GAGGG GTGT-3';下游,5'-AGCCA AGGAG AAATG TGAAG G-3'。PCR扩增反应体系包括:DNA模板2.5μL,2×TaqPCR Mix 12.5μL,上下游引物(10μmol·L-1)各1.0μL,加ddH2O至总体积25.0μL。PCR反应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56℃退火45s,72℃延伸50s,共计35个循环;72℃延伸10min,并在4℃条件下保存备用。PCR扩增产物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在凝胶成像系统下观察扩增效果。

1.2.4 PCR-RFLP-Msp I酶切分析 符合要求的PCR扩增产物用Msp I进行酶切,酶切反应体系包括1×Buffer 1.5μL,Msp I限制性内切酶0.2μL(5U),PCR产物5μL,加ddH2O至总体15μL,37℃酶切反应2h。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经过限制性内切酶Msp I酶切的产物,并凝胶成像系统下判断基因型类型。按照刘海霞等[9]研究方法计算3个猪种试验群体内的纯合度(H0)、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并比较分析IGFBP2基因不同基因型对苏姜猪肉质性状的影响。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0GLM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IGFBP2基因PCR扩增产物

IGFBP2基因第2内含子目标片段的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结果见图1。从图1可见PCR产物的特异性非常好,扩增片段与目标片段大小一致,长度245bp,可以直接用来进行RFLP分析。

2.2 IGFBP2基因PCR-RFLP检测分型

对3个猪种IGFBP2基因目标片断的PCR扩增产物进行RFLP-Msp I分析,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见图20结果发现,IGFBP2基因PCR产物在3个猪种试验群体中均检测到了Msp I酶切多态性,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

2.3 IGFBP2基因遗传多态性分析

2.3.1 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 统计3个猪种试验群体IGFBP2基因目标片段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表1)。由表1可知,3个猪种试验群体中优势基因型均为AB,優势等位基因为B。

23.2 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及多态信息含量3个猪种试验群体H0、He、Ne及PIC的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3个猪种试验群体的PIC均呈现中度多态,且姜曲海猪试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苏姜猪、杜洛克猪试验群体。

2.4 IGFBP2不同基因型对苏姜猪肉质性状的影响

苏姜猪IGFBP2基因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见表3。由表3可知,AA、AB型个体大理石纹显著高于BB型(P<0.05),AB、BB型与AA型个体的五分制肉色和色差仪测得的a值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余指标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3 讨论与结论

IGFBP2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factor,IGF)家族中的一种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组织和体液中,可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与细胞粘附、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10]。IGFBP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医学方面,许多肿瘤组织都有IGFBP2表达或表达水平升高,表明IGFBP2可能是一种肿瘤的分化程度的标志物[11-12]。

前期IGFBP2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目前有关IGFBP2基因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关联研究逐渐增多。Zhao等[13]测序发现IGFBP2基因第2内含子区域内存在2个SNPs(C1107G、C11-30T)与两个插入/缺失片段(552bp后TC,1115bp后GCCAGGT),京海黄鸡试验群体中AA型个体的出雏重、12周龄体重显著高于AB型个体,A等位基因对个体体重有正面影响,并由此推测IGFBP2基因内含子2区域的突变可以用作京海黄鸡体重的遗传标记。Wang等[14]将猪IGFBP2基因定位于15号染色体(15q22-23),中国地方猪种携带的A等位基因(50%以上)比欧洲猪种要高,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在前躯重、后躯重、前肢重、后肢重等生产性能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本研究在苏姜猪、姜曲海猪、杜洛克猪等3个试验群体中均发现IGFBP2基因第2内含子区域内存在着1个MspI酶切位点多态性,获得A、B2个等位基因,AB、AB、BB3种基因型。苏姜猪试验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36,呈现出中度多态,由此可见苏姜猪群体具备进一步选育的潜力。苏姜猪IGFBP2基因不同基因型个体在大理石纹、肉色两个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AA型个体的大理石纹、肉色均显著高于BB型,这些结果与杨华等[4]、刘海霞等[9]的研究结论相似,但与Prasongsook等[6]在部分肉质指标间存在差异。Prasongsook等研究发现国外杂交商品猪群体中IGFBP2基因不同基因型的失水率、pH值、肉色等性状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本试验中却没有发现苏姜猪试验群体在不同基因间的失水率、pH值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试验猪的品种、数量、饲养管理、测定方法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本研究无法分析IGFBP2基因第2内含子内PCR-RFLP-Msp I多态位点对姜曲海猪、杜洛克猪肉质性状的影响,等试验条件具备后可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参考文献:

[1]SLOOTWEG M C,OHLSSON C,SALLES J P,et al.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s-2 and-3 stimulate growth hormonereceptor binding and mitogenesis in rat osteosarcoma cells[J].Endocrinologl,1995,136(10):4210-4217.

[2]RAJARAM S,BAYLINK D J,MOHAN S.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s in serum and other biological fluids:regulation andfunctions[J].Endocrine Reviews,1997,18(6):801-831.

[3]ROSS M,FRANCIS G L,SZABO L,et al.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binding proteins inhibit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IGF-1 andIGF-2 but not Des-(1-3)-IGF-1[J].Biochemical Journal,1989,258(1):267-272.

[4]杨华,徐珍,左波.MIGFB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7,53(3):25-28.

[5]ROHRER G A,THALLMAN R M,SHACKELFORD S,et al.Agenome scan for loci affecting pork quality in a Duroc-Landrace F2population[J].Animal Genetics,2006,37(1):17-27.

[6]PRASONGSOOK S,CHOI I,BATES R O,et al.Association of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 genotypes with growth,carcass and meat quality traits in pig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and Technology,2015,57:31.

[7]倪黎綱,赵旭庭,周春宝,等.苏姜猪世代选育中生长、胴体和肉质性能的测定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5,47(1):45-47.

[8]周根来,赵旭庭,陶勇,等.饲粮中消化能、粗蛋白质和粗纤维水平对育肥苏姜猪生长性能、月同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30(8):3293-3301.

[9]刘海霞,朱爱文.IGFBP2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0):3016-3022.

[10]王新亮.IGFBP2通过ERK1/2信号通路调控RA-FLS细胞生物学行为机制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7.

[11]何涛,和姬等.IGFBP-2结构功能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08,20(4):858-860.

[12]许淑芬,刘磊,方艳秋,等.IGFBP-2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7):4537-4539

[13]ZHAO X H,LI M Y,XU S S,et al.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in IGFBP-2 Gene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Body Weight Traits onJinghai Yellow Chicken[J].Revista Brasileira De Ciencia Avicola,2015,17(4):497-502.

[14]WANG W J,MENG Q Y,HU X X,et al.Chromosome location andassociation of haplotypes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 with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swine[J].Biochemical Genetics,2008,46(7-8):381-391.

(责任编辑:张梅)

收稿日期:2019-06-26初稿;2019-09-04修改稿

作者简介:陶勇(1975-),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E-mail:tyrsm1975tt@126.com)

通信作者:任善茂(1976-),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教学、科研与服务(E-mail:825587062@qq.com)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2017(15)];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科研项目(NSF201602)

猜你喜欢

多态性基因型肉质
不依赖基因型的高效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春日水中鲜
成熟度和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基因型观赏向日葵种子休眠期的影响
“香煎”出好味
浅谈分枝法在解决遗传学题目中的应用
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从一道高考题看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TGF—β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患者易感性关系的探讨
良药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