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植根岭南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研究

2019-09-10黄翠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11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岭南方言

黄翠仪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民族性、包容性、多样性以及传承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在继承发扬中也相应产生了一些变化。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广东省顺应文化教育方针,从幼儿开始培养,让传统文化走进幼儿园,特别是在本土的岭南传统文化方面的幼儿教育,已经是势在必得。本文通过深刻剖析植根岭南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必要性,对现有的岭南传统文化幼儿教育的应用方向以及课程设立进行分析概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岭南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国家意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工程”,对中华后代的人文精神、雅正品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从娃抓起”,在幼儿阶段启蒙传统文化起到了奠基性的教育意义。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心理学也指出:“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可以看到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的个性行为等,可以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可见,幼儿从三岁开始,其身边的父母、家人以及学校的老师等成人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思想、性格等形成。正如人们常说的“幼儿就像一张白纸”,这张“白纸”未来所有的色彩都与他成长的环境和人物息息相关。因此,从幼儿开始进行启蒙教育,可以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少年儿童了解中国文化传统,提高文化素质、品德修养,融合西方文化精华,重塑中华文化精神,刻不容缓。

本文首先从岭南文化的内涵出发,对岭南文化进行简要的概述。剖析植根岭南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对现有的岭南传统文化幼儿教育的应用方向以及课程设立进行分析。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概述。研究目的在于,具有岭南特色的优秀幼儿教育,共同实现“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标。

一、岭南传统文化

岭南文化包括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三大部分,近年来也有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中山市的“香山文化”、江门市的“五邑文化”等,虽未成熟,但也代表了岭南特色。岭南文化涵盖学术、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工艺、建筑、园林、民俗、宗教、饮食、语言、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

二、岭南文化应用在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建立健全人格

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是形成一个人性格品性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应从幼儿时期的教育开始。可以说幼儿教育是一个人人生中的底色教育。优秀的幼儿教育将对一个人的性格、品行、礼仪、道德、气质、思想等方面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岭南文化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进行了去糟取精的滤化,留下了开放、创新、兼容、多元等优秀的历史传承。因此,幼師应该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考虑,从岭南文化的地方特色入手,通过本地童谣等易于幼儿接受的形式渗透岭南文化,从而达到德育效果,让幼儿在充满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

2.有利于实现地域认同感以及爱国情怀

家国情怀从文化开始,要让幼儿了解岭南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位置,文化是一个不断渗入的过程,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不求甚解,但要有所接触,要不断让幼儿了解它不仅仅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还因其地域的独特性,更具有独特的岭南文化特性。岭南传统文化体现在多个方向。如,岭南特色的传统游戏、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等。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尤其在传统的节日里,更应普及传统文化,通过习俗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有利于幼儿培养开发思维,感知生活

岭南传统文化是由岭南人民的实际生活所产生的一种文化产物。它与岭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岭南人的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斥着岭南传统文化。而幼儿教育要做的就是取其中最为优秀的一部分,对幼儿实现文化输入,借助幼儿喜欢用形象、声音、色彩、身体动作等来思考和表达的特点,将岭南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承如民谣、陶器、剪纸、戏曲、绘画、雕塑等来满足其爱美的天性,萌发其美感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发展他们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培养开发思维的目的。

幼儿教育需要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切合实际,让幼儿能够真正的自我感知并操作。这时,与岭南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岭南传统文化就能够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与国外引进的幼儿教育相比,与当地风俗习惯息息相关的文化输入,更有利于实现儿童对生活的深刻感知。

三、岭南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方言教育

乡音是一种归属感,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根。遗憾的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正面临着消失。从城市到乡村,不仅年轻一代的父母不再与幼儿讲方言,就是爷爷奶奶也因为孩子进幼儿园后开始讲普通话,被迫与孩子交流时学讲普通话,有时出现“半咸淡”的普通话,弄得幼儿的语言也是“不普通不方言”,出现方言渐渐面临消失的迹象。例如,广州本地的方言“粤语”、潮汕地区的“潮汕话”、客家地区的“客家话”,都应该得到重视,保留下来。在实际的方言教学中,要加强教师团队对岭南当地方言的认识,与家长进行方言教学配合,要让幼儿对方言产生兴趣,为幼儿创建语言环境,如,开展民间童谣课程等。通过民间童谣对民间生命、风俗故事等的展示,使用通俗的语言,更有利于幼儿对其内容以及方言的理解。例如,《点虫虫》《雨落大》《排排坐》等。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排练让幼儿从中体会方言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精彩,除了普通话的教学,不同地方的方言也应通过课堂教学让幼儿感受来自家乡的方言是怎样的,从而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幼儿有故乡情怀。通过这样的教学及引导,不仅仅能够锻炼幼儿对传统方言的语言理解能力,也让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友爱,一举两得。

2.文学艺术教育

将本土化的民间艺术引入到幼儿教育中,可使幼儿初步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形式、内容等,有一个感性的认知,进而通过民间艺术的内涵,进行幼儿的启蒙教育,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以戏曲为例:戏曲传递民间思想、道德理论,带给人新的思想感悟。可以在日常课后将粤剧以课后小音乐的形式带入幼儿课堂,也可以组织幼儿粤剧表演活动,向家长进行表演,实现幼儿简单的粤剧教学。粤剧这种戏曲表现形式符合幼儿艺术表现形式,孩子在欣赏中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通过戏曲形式表现出来,有助于幼儿情感表达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3.民俗文化教育

岭南民族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劳动的结晶,直观地映射了岭南人民的生活状态,代代相传。岭南民俗文化包括木偶戏、醒狮艺术、中秋灯会、重阳登高、赛龙舟、迎春花市等等,岭南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与地方性,在幼儿民族文化教育中有着启蒙教育,对于传承乡土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民俗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传承这一民族风俗,代代相传,通过这一民俗活动,促进社区人民的感情。在一些传统节日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推广和宣传,是促进社区和幼儿园、家庭三方合力教育的有效方式。幼儿园可以在节日活动中,组织幼儿参加民俗特色活动,比如,元宵节,进行元宵制作,中秋节开展做花灯,猜灯谜等活动。既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度过传统节日,又能深刻地感受传统岭南节日的氛围,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承下去。

四、岭南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1.设立传统文化特色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设立,应从从岭南文化特色的角度进行考虑。园区课程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将幼儿园的特色,发展和设计融为一体,形成以文化传承为主的课程,并具有岭南文化特色。例如,在幼儿园开设剪纸课程,邀请民间的剪纸艺人或是剪纸艺术家进行教学。幼儿在剪纸教学课程中,不仅能够亲身感受传统剪纸活动带来的快乐,还能够在感受岭南文化的同时锻炼手部肌肉,促进大脑发育,既从小培养了艺术细胞,同时锻炼了身体。除了动手的剪纸活动,还可以通过动口的“粤语讲古”“客家山歌”等民间艺术去开发形式多样的特色校本课程,让艺术融入教学,让教学具有本土文化的灵魂,如此将岭南传统文化结合幼儿教育,达到“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教学效果,让幼儿生活更丰富多彩。

2.创建现代传统结合游戏

在岭南传统文化中感受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营造一个游戏环境,让孩子们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岭南文化。在发展游戏的基础上,吸收岭南文化的内容和创新理念,通过课程理念、主题、区域活动以及各种形式,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是极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活动。教师可能通过指导幼儿制作龙舟模型,配以古典音乐,在园内进行操场进行“划龙舟”的演练。幼儿可以在龙舟的身上进行创造性地绘画、设计等,如此可使幼儿对龙舟从里到外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进而了解“赛龙舟”的民俗活动,通过亲身参与,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节日的快乐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3.实现创生和拓展

岭南传统文化的融入,并不意味着就是岭南传统文化所有文化资源的融入。 一些静态文化与幼儿的成长和发育没有直接关系,教师需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分析岭南文化的生活和实践。例如,从儿童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学习是手,脑和口的指导,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幼儿园在发展传统文化资源时应注重创造和扩展,使儿童能够通过感官创造和学习。以学习粤语童谣为例,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进行粤语童谣教学的同时进行手指游戏学习,两项学习同时进行实现手、脑、口的同步运用,并可以根据童谣的内容,让幼儿进行自由发挥,编个小故事,画一幅画作,做一份小手工等。實现一项传统文化教学的自由拓展,以多个形式来让传统岭南文化多层次,多方位运用到幼儿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五、结论

没有根的文化是泡沫文化,没有本土文化的教育是缺失的教育。作为生于岭南,长于岭南的岭南人,应重视、爱惜岭南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扬光大。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是主人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渗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无论在方言,艺术或是传统民俗方面都应该不断深入挖掘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不断创新,加强其教育力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幼儿园在本土文化教育的研究,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校本课程,将各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融进幼儿教材中,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创新、发展,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文化内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新生力量。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岭南方言
《岭南百年散文诗选》出版发行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宋代岭南词中羁旅山水词的特征
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侨胞助力民俗节庆创新传承
吃荔枝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