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教育戏剧活动:解救克拉拉

2019-09-10易娟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红毛系鞋带克拉拉

易娟

设计意图

学会系鞋带是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必学技能,它对幼儿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水平都是一个挑战。教师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帮助幼儿习得这项技能,比如集体教学“系鞋带”,区域游戏“操作板上系鞋带”,甚至还会在餐前餐后的等待时间组织系鞋带练习——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每个幼儿的椅子靠背上都会有一根系着的鞋带,方便他们随时练习。在这样密集式的练习下,不管幼儿是否主动学习,总之全班每个幼儿最后都会成为系鞋带高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总有幼儿因为厌烦练习或者畏惧困难而哭鼻子,特别是一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孩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通常会用一些竞争来激发幼儿积极练习的动力,比如开展大大小小的系鞋带比赛。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从而主动要求学习系鞋带。直到有一天,我们看到一本精彩的绘本《贝尼都会干什么》,在这个充满幻想的故事里,我们再一次明白了什么叫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什么是教育的智慧。今年的大班幼儿系鞋带学习,就从和故事的主人公贝尼一起探险开始吧!

绘本解读

《贝尼都会干什么》是德国绘本创作者威尔弗里德·盖博哈特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贝尼是个充满幻想又有点任性的小男孩,他不会系鞋带。妈妈很想教会他,可他根本不想学,因为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赶着去潜水,寻找一艘在他房间里沉没的船只;要在床底和窗帘下探寻黑洞里的秘密;要乘坐自己的纸箱宇宙飞船拜访远方的星球;要去天空和鸟儿们一起飞翔;要骑着沙发骏马和印第安人驰骋在北美洲大草原……

在那惊心动魄的冒险旅途中,贝尼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得把红毛怪物的两条尾巴打结,牢牢地绑在树上,这样才能救出被关起来的女孩克拉拉。尾巴打结不就是像系鞋带一样吗?可是贝尼不会,怎么办?他飞快地跑到妈妈那里,聪明的妈妈没有多说话,马上教会了贝尼系鞋带,贝尼终于用自己的新本领救出了克拉拉。

这个故事充满想象力,深得幼儿喜爱。更具童真和浪漫的是,作者把系鞋带这样一件在孩子心里枯燥乏味的事蕴含在一个充满幻想、紧张刺激却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故事中,诱发出贝尼的学习内驱力,让他把现实生活中不愿意学习的技能在游戏情境中主动习得,给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

在这场由贝尼引领的幻想游戏中,妈妈的角色也值得称赞。面对贝尼一开始的逃避和幻想,她不是生硬的反对者,而是聪明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她适时地抓住教育的契机,巧妙地利用了儿子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水到渠成地达到了自己的教育目的。也许每个孩子都是在幻想游戏中长大的,那么也希望他们能遇到懂孩子、懂教育的父母或者老师,让他们在游戏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情节,与同伴一起经历传递消息、智取钥匙、练习系鞋带、战胜怪物等过程,成功解救克拉拉。

2. 主动观察、模仿,理解戏剧游戏规则,习得系鞋带技能并运用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 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及帮助他人的愉悦感。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电脑、投影仪及投影屏幕(或大电子显示屏)、手机、绘本《贝尼都会干什么》PPT;教师自制的代表武士、怪兽、森林的胸贴;纸棍、钥匙、眼罩;每人一根鞋带。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戏剧游戏“钥匙保管员”及“大风吹”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暖身游戏:大风吹

师:刚才老师在你们身上贴了一个标志,代表一会儿游戏中你的角色,你们看看自己是什么。待会儿我们一起来玩“大风吹”的游戏,当我说到吹什么的时候,佩戴这种标记的小朋友就要站起来跑动,并与别人交换位置。记住了,尽量跟离自己最远的同伴交换位置。没有抢到位置的小朋友就是下一个发布口令的人。

【指导要点】这个游戏需要幼儿之前曾多次玩耍过。具体玩法是:每个人胸前贴有一个标记,标记代表着武士、怪兽或森林。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站在圆中间。注意:是站着而不是坐在椅子上,也就是说场上椅子的数量比教师和幼儿的总数少一把。教师说“大风吹”,学生回应“吹什么?”,如果教师答“吹森林”,则胸前佩戴森林标志的幼儿应迅速站起来,跑到离自己最远的一张空椅子上坐下。教师也要加入其中,寻找一张椅子坐下来,因此必然会有一个人没有椅子坐,这个人就成为下一个发令人。游戏重复多次,口令中的标志名称可以随机更换。当需要增加交换种类、改变游戏规则时,教师可故意抢不到位置成为下一个发令人,示范新规则,例如“吹所有的武士和森林”。

二、戏剧研习

1. 故事导入。

教师播放绘本PPT,讲述故事的前半段,介绍贝尼和他的超能力,营造戏剧情境。

师:刚才我们玩了一个跟武士有关的游戏,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位真正的武士,他的名字叫贝尼。贝尼是一位非常勇敢的武士,他有很多本领,能做许多了不起的事情。他会潜水,会丛林探险,会驾驶飞船,会骑马,还会和鸟儿一起飞翔。只有一项本领他到现在还没有学会,是什么呢?你们看看他的鞋子就知道了。对了,鞋带是散的,贝尼不会系鞋带。当然了,就算不会系鞋带,也不影响贝尼做一个勇敢的武士。这一天,当贝尼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时候,他看到了小女孩克拉拉被一个红毛怪抓走了。这个红毛怪长了两条尾巴,还有尖尖的爪子、锋利的牙齿,看起来非常凶猛。贝尼决定把克拉拉被红毛怪抓走的消息传递出去,号召更多的武士一起来帮忙。

【指导要点】通过绘本PPT和配乐讲故事,帮助幼儿认识贝尼,了解故事背景,营造戏剧情境,为后面的问题情境作铺垫。

2. 传话游戏。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师:消息该怎么传递呢?我请老师来帮忙,你们仔细看看我和老师是怎么传递消息的。

【游戏玩法】教师邀请一位配班老师上前,两人面向幼儿并立。示范时,教师转身面向配班老师,双手打开呈喇叭状放在嘴巴两侧,身体前倾,做出着急的表情,说:“公主被怪兽抓走啦!”此时,配班老师做出侧耳倾听消息的动作,接收到消息后,身体后倾,双手握拳于胸前,一脸吃惊地问:“真的吗?”教师双手握拳置于胸前,肯定地回答:“真的。”每句话说完后,教师的动作和表情都要定格,所有话说完后停顿2秒。教师在示范游戏玩法之前就先提要求,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老师的示范,有助于幫助他们学会有目的且细致地观察。

(2)师幼共同厘清游戏玩法。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我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配班)老师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我又回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

【指导要点】培养儿童细致观察能力的第二个关键步骤是厘清问题。基于上面的问题,师幼可以一起回顾和补充,无论幼儿回答什么,教师都要正向回应,不轻易否定幼儿。

(3)教师再次示范游戏玩法。

师:那我们再来一遍,看看你们说得对不对哦。

【指导要点】培养儿童细致观察能力的第三步是验证观察结果,这会让幼儿更细致地观察,并再一次巩固游戏玩法。

(4)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传话者和接收者,一起玩传话游戏。

师:这次我要把消息传给你们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5)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师 :现在换你们把消息传递给我。

【指导要点】教师将消息传递给幼儿前,提醒幼儿做好听的准备,即模仿配班老师在接收消息时侧耳倾听的动作。同样,角色互换后,幼儿在传递消息前,教师也应做好听的准备,为幼儿做出榜样。此外,对于积极参与游戏,主动模仿语言、动作、表情的幼儿给予肯定,鼓励同伴间的学习。

(6)教师邀请个别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传话游戏。

师:我要找一个小朋友来和我玩这个游戏了,谁想来?

【指导要点】教师有选择地邀请三名幼儿互动即可,先请一名能够模仿出语言、动作、表情的幼儿作为高级榜样,再请两名能力稍弱的幼儿,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来判断幼儿整体的游戏掌握情况。

(7)集体玩“接力传话”游戏。

师:现在我们要把这个消息正式传递出去了。我把消息传给你,你再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你旁边的武士,一个一个传下去,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哦。

【指导要点】教师可适当提醒幼儿注意情绪与语气的传递,但毕竟是第一次完整游戏,不必做强行规定。如果幼儿接力不够流畅,可重复一次。

3. 智取钥匙。

(1)教师继续讲故事,引发下一个游戏。

师:克拉拉被红毛怪抓走的消息终于在森林里传开了,所有的武士准备一起去解救克拉拉。可是,红毛怪把克拉拉关进了大树上的一个小木屋里,钥匙就放在它的身边。武士们要去救公主,就必须想办法拿到钥匙。于是,武士们准备等天黑之后红毛怪睡着了,悄悄把钥匙拿走。可是这个红毛怪非常警惕,虽然它闭着眼睛在睡觉,却一直拿着一根棍子把守着钥匙,一边睡觉,一边用棍子前后左右不停地挥动,只要被它的棍子打到,武士就会受伤。所以,武士们一定要非常小心哦,千万不要惊动了红毛怪并且被它打伤。

【指导要点】讲故事是戏剧老师的基本功。讲述故事既可以创设故事情境,还能示范游戏玩法,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游戏规则:怪兽要前后左右不停地挥动棍子,把守好自己的钥匙;勇士拿钥匙时要非常小心,不能被怪兽的棍子打到,被打到就不能再继续游戏了。教师要在讲述时运用节奏、声调、表情、肢体动作等营造紧张氛围,将幼儿带到戏剧情境中,迅速进入角色。

(2)两名幼儿分别扮演红毛怪和武士进行游戏,其他幼儿观望并保持安静。

师:现在谁愿意来扮演这个看守钥匙的红毛怪呢?这可是很厉害的角色哦。谁来扮演夺钥匙的武士?

【指导要点】第一次游戏,建议选择动作水平较高的幼儿,特别是红毛怪的角色。在玩游戏之前,教师要再次强调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想好钥匙放哪里、棍子怎么挥,才不会被武士偷走钥匙。具体游戏规则:先请红毛怪坐在椅子上,把钥匙放在两脚之间,然后戴上眼罩,表示天黑了、睡着了。蒙眼的红毛怪挥动手上的纸棒,武士寻找机会取钥匙,只要被纸棒碰到就表示受伤了,需换人再继续。如果武士被纸棒打到,教师说:“哦,很遗憾,一名武士受伤了。”然后请该武士回位,重新选取一名武士来拿钥匙。如果游戏才开始武士就拿到了钥匙,教师对武士进行肯定后请他回位,然后拿着钥匙说:“可是,非常不幸,武士刚把钥匙拿到,一个不小心,‘啪!’钥匙又掉到地上了。”与此同时,教师把钥匙扔回刚才的位置,提醒红毛怪打开眼罩,重新摆放钥匙、加强防守。这样的处理更添戏剧性、挑战性。如果三次游戏后,武士还没有拿到钥匙,教师可亲自出马,成功拿到钥匙。当然也可以在三次游戏中换人来扮演红毛怪守钥匙,教师只需要说:“红毛怪决定请它的朋友来看守钥匙。”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幼儿太兴奋,声音太吵,可提醒他们:“嘘,千万别把红毛怪吵醒了。”

4. 战胜红毛怪。

(1)教师继续讲故事,引出问题情境。

师:钥匙终于拿到了,可是刚才拿钥匙的时候,你们的声音太响了,把红毛怪给吵醒了。现在它亲自把守在小木屋前面,贝尼必须打败红毛怪才有可能救出克拉拉。克拉拉大声告诉贝尼,红毛怪什么都不怕,就怕一件事情,只要把它的尾巴绑在树上打个结,它就动不了。啊,给红毛怪的尾巴打结!可是贝尼连鞋带都不会系,怎么能给尾巴打结呢?小朋友们,你们会系鞋带吗?能教教贝尼吗?

(2)请个别幼儿示范系鞋带的方法,并归纳成儿歌。

师:有谁会系鞋带吗?请他来做小老师教教大家。刚才他做得真好,我们一起来学学他。

师:关于系鞋带的方法,我有一个窍门帮你们记住。小鞋带,手中拿,一左一右先交叉。一根弯腰钻过门,两手拉住系紧它。折成两只小耳朵,再一交叉钻下门,开出一朵蝴蝶花。

(3)教师出示系鞋带步骤图,集体一边念儿歌一边看图练习系鞋带。

师:现在我们都学会了系鞋带,大家一起来教教贝尼吧。贝尼,你学会了吗?

【指导要点】活动进行到这里,才到了解决问题的核心——学习系鞋带。此时幼儿已经完全进入戏剧情境,他们学习的热情高涨,虽然熟练掌握系鞋带的技巧还需多次练习,但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才是这个活动最想做到的。所以,并不需要在这个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熟练掌握系鞋带技巧,只要他们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系鞋帶的动作,就可以开始解救克拉拉了。

(4)贝尼解救克拉拉。

师 :贝尼究竟有没有学会系鞋带?有没有把克拉拉救出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指导要点】教师出示绘本PPT的结尾页——红毛怪的尾巴被绑在大树上打了个结,贝尼拉着克拉拉的手在欢快地奔跑,此处可以配一些欢快的音乐。

师:现在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可以用一个动作或者表情来表达你的心情吗?

三、放松活动:记忆相簿

师幼共同回看刚才活动中拍摄的照片,教师轻声回顾今天的活动,感谢大家对贝尼的帮助,期待下一次活动。

【指导要点】记忆相簿是教育戏剧中常用的放松方法。活动过程中,请配班老师协助拍摄活动中几个关键场景的照片,然后连接大屏幕,一边播放照片,一边轻声带着幼儿回顾活动的全过程,让幼儿在回忆中享受学习新本领并帮助他人的喜悦和成就感,舒缓之前沉浸于戏剧情境的紧张情绪,并在快乐中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到来。如果受器材和技术限制不能现场拍摄照片,就请幼儿闭上眼睛,放松心情,听老师回顾今天的活动。教师可以一边回顾一边轻轻抚摸每个幼儿的头或者脸颊,感谢幼儿今天的努力与帮助。

活动反思

1. 让故事情境贯穿戏剧活动始终。

我们在阅读绘本时就被作者的奇妙幻想所惊艳,也为作者对儿童天性的了解和顺应叫好。所以,设计活动时,我们有意识地让故事情境贯穿始终,让幼儿能全程沉浸其中,和爱幻想的贝尼一起开启一场神奇的戏剧之旅。另一方面,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阶段的教育戏剧活动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戏剧活动有较大差别,必须要把学习过程的游戏化放在首位,才能满足儿童较长时间的投入学习,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把一个枯燥无聊的系鞋带练习变得更有动机、更有趣。

2. 在戲剧活动中帮助幼儿搭建学习的阶梯。

比如在 “传话游戏”环节,看似非常简单的对答传递游戏,对幼儿来说,要流畅完成并不容易。因此,我们首先对学习任务进行了难易程度的分析并做难度减法。一问一答,意味着是双角色游戏,其中还包含了声音、动作和表情的模仿。因此,我们在活动中没有让幼儿进行声音和动作的创作,只局限在准确传递榜样的示范就可以了。为了让幼儿通过游戏发展其准确观察的能力,我们带领幼儿经历了“观察—厘清—验证”的过程;为了让幼儿学会一问一答地传递,我们采用了合作游戏的教学流程,即准确观察后按照一定步骤进行行为练习:教师对众幼儿的练习(交换角色再练习)—教师对一名幼儿的练习(至少三次,三个不同能力的幼儿)—幼儿之间一对一对的练习。在这样的步骤下,层层推进,确保每一名幼儿都能较自如地玩游戏,保证了传话游戏的趣味性和流畅性,也保证了教学活动的节奏感。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倾听、模仿、表达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猜你喜欢

红毛系鞋带克拉拉
重来一次的机会
克拉拉过敏了
克拉拉过敏了
互相羡慕
系鞋带
救命法宝
43年的花开无声
新款赤足鞋
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