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纸媒向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

2019-09-10张玉海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纸媒媒体融合实践

张玉海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是现阶段媒体集团创新、探索的主流方向。周末报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和媒体运作的经验,也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绩,但是,面对新媒体时代下日益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参与媒体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我们不得不突出自身的特色、利用自己的优势,坚持本色的同时开拓创新,寻求传统纸媒向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

关键词:纸媒;周末报;媒体融合;实践

狭义上来讲,媒介融合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客户端等。在现阶段的现实中,为什么要媒体融合,进行媒体融合发展,是因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除了介质之外,媒体的界限在淡化,而内容的生产、传播等在新时代背景下,不得不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优势互补。

具体的理由是:首先,传统纸媒必须融合新媒体的优势。这是由于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猛,眼下也得到了大众普遍的关注和认可,成为了一种阅读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种不得不关注的媒体形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所以,传统纸媒必须利用先进媒介来完善自己的传媒功能服务,走新旧媒体融合之路。其次,新媒体必须融合传统纸媒的优势。传统纸媒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权威性、严肃性、真实性等都比新媒体强,虽然新媒体具有容量大、时效快、评论自由等特点,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新媒体在形成网络正能量、舆论监督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网络传播和负面信息影响也很大,这一点要把控好,向传统纸媒学习和看齐。

周末报专业的内容团队和策划团队,坚持深挖南京本地悠久历史、捕捉文化市场讯息动态,以报纸、微博、微信、视频(如网红直播、网红探店)、微电影(如南京银行的宣传片)、网站和APP开发等多渠道全面呈现,正在为把周末·融媒体打造成全媒体融合平台而努力。比如:《周末》官方微博“南京周末”粉丝40余万,关注度高,转发量大;官方微信“南报周末”主打原创内容,时尚幽默,清新脱俗。在以移动互联为特点的新传播时代,周末报依托微博、微信、报纸的深度融合,已由单一的纸媒,发展成为集纸媒、网媒、移动端、屏媒、文化产业项目为一体的新兴媒体集群,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媒体整合传播力量,力争打造成本地最专业最具文化品味的全媒体形象宣传平台。

近年来,各地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学界专家对媒体融合发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周末报也在立足南京本地,思考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在互联网发展迅猛、传统媒体大受冲击的今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实现人才的转型升级是关键,因为新旧两种媒体的融合归根到底是人的融合。

因此,笔者建议:1.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适应新的传播业态、值得信赖的媒体人才队伍,是建成新型媒体集团的关键因素。要防止传统媒体业务骨干的流失,另外,要不断培养新媒体下的技术和业务骨干。2.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周末报可以对编播队伍开展“一专多能”技能培训,掌握摄影、摄像、音频、简单网页制作、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媒介融合新闻产品的编辑与制作等多种能力,集团应努力建设能进行采、编、播、译各种工作的全能复合型人才队伍。3.注重培养记者、编辑等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新媒体时代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编辑、记者必须面对的一项新挑战。我们需要掌握各种方向的传播方式,具备“全媒体思考”能力,知道某一种话题最匹配哪种渠道传播,同时要掌握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的叙述方式。

现阶段,我們周围一些知名的新媒体机构在新技术开发上迭代不穷、研发不断,不断为自己进行技术赋能,面对这样的媒体形势和竞争环境,纸媒主流媒体集团应该正面理解和认识这一软肋,应该积极主动地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才队伍、技术创新等方面把握和实现突破。

猜你喜欢

纸媒媒体融合实践
保持开放心态,探索新媒体营销新形式
我国纸媒转型突破方案
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