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中报纸编辑工作的转型

2019-09-10赵勇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编辑工作媒介融合报纸

赵勇

摘要: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的到来使信息的传播模式变得更加琐碎,更具针对性,也更加小众化。而以往凭借报纸传递新闻时事信息的方式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发展,如若报社想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维持之前的稳定、持续发展,就要意识到促进编辑工作革新的重要性,推进创新工作。本文通过对报纸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革新措施。

关键词:媒介融合;报纸;编辑工作;存在问题;转型措施

(一)利用报纸传播新闻已经没有了优势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在各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传统报纸传播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被人们依赖,全民参与模式给报社编辑记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冲击,传统媒体的优势已然消失。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传统报纸传播方式因为载体面积较小,无法承载较多的新闻信息,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不拘泥于载体,所以报纸无法取得数量上的优势;2.用报纸传播新闻无法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报纸往往是经过一系列编辑、排版以及印刷工作后产出的,经过以上流程后信息已然失去了时效性。

(二)传统报社媒体在使用新媒体时仍不熟练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大多数报纸都开辟了新的新闻信息传播平台,例如微信、微博等,但却没有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原因在于新平台里发布的新闻内容大多是搬运自报纸信息,信息单一且不具备吸引力。此外,因为报纸的编辑工作人员一直从事纸媒的编撰工作,不能熟练、合理地应用新媒体和新平台来开展新闻内容的编辑和传播工作,这导致传统纸媒转型创新的效果差强人意。如果传统媒体仍然抓不住改革转型的重点,把握好新媒体技术下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方式,就无法切实推动报纸编辑工作的转型和升级。

(一)对新闻进行深入剖析和挖掘

虽然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保证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新颖性,但是其在传播新闻时往往仅限于事件表面,不会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而传统纸媒的存在就可以弥补这个缺点。传统纸媒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剖析,在推进报纸编辑工作升级转型时就可以从发挥该优势着手,使报纸的新闻编辑更加有针对性和差异性,让受众在阅读报纸时可以获得深刻的体会,利用报纸的价值优势吸引大众阅读。与此同时,报社要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防止出现新媒体新闻传播中含有假新闻的现象,为大众传递更加优质、深入的报纸内容。多多报道民众关心的新闻,例如民生信息、优惠政策等,维持受众的忠诚度。

(二)创新报纸内容的编辑形式,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媒介融合所带来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在传统纸媒的编辑撰写工作中加入了许多现代化先进技术,也就是说全媒体时代给传统报社的编辑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环境,较为明显的是在报社的一系列工作中运用了数码相机以及电子采编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媒介融合给传统纸媒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报社要在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前提下,优化编辑工作的形式。例如可以使用电子邮箱来取代以往的信息传递模式,为新闻双方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交流方式,也就是促進编辑记者和采访记者的直接交流,在降低双方工作量的同时促进新闻信息时效性的提高,优化工作流程。

(三)要求编辑工作者及时更新编辑理念,紧随时代发展潮流

媒介融合大环境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极地拓展了编辑记者的工作范围,所以,要想促使报纸编辑工作的顺利升级转型,就要先让编辑工作者及时更新自身思维理念,掌握先进的编辑和传播方式。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和大众的交流和互动,充分掌握受众的心理需要,可以通过使用市场调查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深入了解大众的真实想法,找到最适合大众且最容易被接受的传播媒介。与此同时,编辑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摆脱原有的落后理念,积极引进并合理应用国外及其他报社先进的编辑方式,在编辑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编辑记者还要切实提高判断新闻价值和真实性的能力,提高鉴别水平,保证报纸中所报道的信息真实可靠,为大众提供深刻、有价值的报纸内容。

总的来说,对于传统的报社纸媒来说,媒介融合大环境的出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以,在促进报纸编辑工作升级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利用各种新媒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报社发展。

猜你喜欢

编辑工作媒介融合报纸
确实不容易
新形势下出版产业的发展对编辑工作提出的要求
青年毛泽东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谈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非常魔典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