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指导

2019-09-10马园园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中职学校文言文

马园园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我們要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智慧的浓缩。经典国学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当前文言文是中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教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达到总学时的10%-13.6%,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但在现实中,因中职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教材中这些精心准备的文言文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就此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文言文;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中职院校开展文言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在文章注释的帮助下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对于名篇佳句能够完成一定数量的积累,学习古人表达思想的方法,所用词语的生动传神,感受古代的仁人志士的精神情怀,丰富对现代文的的理解,对我国文学传承和发展认识更加深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文言文在语文学科中的分量变得更重,地位近一步提升,但是教师在实际中却难以顺利的开展教学。

1.中职院校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困境

1.1文言文教学不易推进

文言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文学素质要求较高,想要教好这部分内容,对教师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战,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探究一直是教师们不愿探究的领域,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多是教师带着学生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翻译出整个句子,全文翻译过来之后,学生们再按照自己记下的笔记去记忆,学生们难以体会出文言文中的意境和美感,通过统计语文评优课、公开课所讲的内容发现,选择文言文讲解的寥寥无几,因此,如何创新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任重道远。

1.2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

职业院校的学生因为没有三年就参加高考的压力所以对语文科目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他们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自己完成就业就高枕无忧了,再加上文言文的难度相对高于其他文体,经常还要求背诵,学起来枯燥乏味,学生初中时期的积累不足等原因,导致学生不能静下心来探究文言文描绘出的美好意境,体会不到古人当时的心境,达不到熏陶作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有很大差距,学完之后生活中很少运用,学生们学完就忘是常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

2.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策略

2.1适当降低对文言语法的要求

文言文虽然读起来十分晦涩,但是其语法结构很多与现代语言相似,只有少数的语法结构不同,对于中职类院校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考虑适当降低要求,学生知道明白文言文的意思,对于某些句式的特点之类不必过于深究,当然对于文言文涉及到的古今异义、古汉语知识等教师还是有必要讲解。例如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等大可不必过于深究,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在于品味古诗文的意境,感受作者彼时的心境,欣赏古诗文自身的美丽,而不是咬文嚼字,枯燥乏味的记忆,不可否认一些用法精巧的词,画龙点睛的词倒是值得细细品味。

2.2寻根溯源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挖掘诗文产生的情境、作者的人生经历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大文豪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但是他始终对生活的充满了信心,棋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甚至连厨艺都十分精湛,著名的“东坡肉”就是苏轼的发明,暮年时期仍然怀揣少年壮志写下“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诗句,他们的生活态度值得学习;才女此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也是十分的坎坷,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她的“凄凄惨惨戚戚”让人对她凄凉的生活感到叹息,李后主的天上人间、刘永的奉旨填词等等,背后令人动容的故事背景,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设置悬念,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让学生们“做老师”讲给其他学生听,如:《阿房宫赋》的写作背景,阿旁宫建造的原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此文。

2.3挖掘文言文与学生生活的关联

通过挖掘文言文的故事、感情寻找对学生职业生涯有帮助的部分与学生分享,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们精神成长、能力提升,尤其是要注重文章的感情教育,将古人的情感移情至学生身上。例如:学习诸葛亮的《陈情表》,文章中诸葛亮临危受命辅佐新帝,句句肺腑之言表达了对幼主的期待,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形象展示在大家面前,通过学习学生们可以学到忠诚、担当、赤诚;通过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体悟“尽吾志可以无悔矣”的感慨,帮助学生树立追求梦想努力达成自己理想的坚定信念;荀子在《劝学》里的名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锲而不舍的坚持,让学生在困境面前不要轻言放弃。这些文章并不是冰冷的,与我们的生活相隔千年的,即便是今天这些文言文依然熠熠生辉,影响着我们。

2.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可以连接更广阔的的世界,有著名的专家学者对诗词的鉴赏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解,配上优美的音乐,生动的动画等,迅速吸引学生的目光,比如央视推出的经典栏目《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多种多样的出题形式让选手回答,选手之间的比拼十分精彩,扣人心弦,加上评委的点评,文章背景的介绍,主持人的总结升华,对学生理解诗词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2.5摒弃“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改革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要做好监督、指导。例如在开始讲解某一篇文言文之前教师都会对作者的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其实这部分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对于关键句子的赏析,教师也可以放开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有教室做出总结,进行点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教师可以划分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在反复的断句和朗读中深化对文章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关注文体特征感受文言之美——以《阿房宫赋》为例谈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J].张君平.语文学习.2014(01)

[2]文言文教什么?如何呈现?——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J].林忠港.语文学习.2013(01)

[3]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本位”及其实施策略[J].胡虹丽.课程·教材·教法.2011(12)

[4]此“民”非彼“民”——《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J].杨仕威.语文建设.2009(Z1)

[5]成语在文言文文本内容教学中的运用——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为例[J].王丽丽.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1)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中职学校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