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聋校物理趣味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2019-09-10黄志南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校本课程

黄志南

摘 要:聋校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特殊性,聋校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往往较为薄弱,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更容易犯细节性的错误。因此,教师要设计更具趣味性、针对性的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加强对聋校学生基础实验知识的教学,帮助聋生夯实物理学科基础。本文将从聋校中学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切入,探讨提升聋校中学物理实验校本课程实效性的策略,希望能为聋校物理教学改革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词:聋校教育;中学物理;校本课程

教师在对聋生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更加重视氛围的营造,给聋生创造更多直接接触实验器材,感受实验过程的机会。聋生在听觉上有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教师编制校本课程时要更加注重聋生物理学习的实际需求,将实验教学的过程细节化。

一、聋校中学物理实验校本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聋校中学物理实验校本课程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但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中学物理课程本身实践性较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所学知识才能真正达到理解、掌握的学习目标但一些教师为了加快课堂教学进程,以演示代替学生自主动手实验,这导致许多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实验器材,对各类实验器材的正确用法和实际功能缺乏正确认知。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聋生的特殊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忽视聋生接收知识的方式与其它学生不同。例如,一些教师在播放幻灯片过程中忽视学生听力差,接收信息的方式主要是视觉、触觉的现实状况,切换幻灯片时速度过快,许多学生还没有看清幻灯片内容便进入了下一步骤的学习。这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频繁出错,教师实验教学效果不佳。教师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从聋生的物理学习需要出发,利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升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二、聋校中学物理趣味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效性探究

(一)创设直观的实验情景

创设实验情景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创造学习某一具体知识的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中理解知识,并掌握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法。例如,在讲解“体积、质量”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在幻灯片上展示几个体积相同但由不同材质制成的方块,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如果将这些方块全都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大部分学生在没有理解体积、质量的概念前会认为体积相同的物体其质量一定也相同,因此这些木块可能会全部沉入水底。在学生作出猜测后,教师可先不公布答案,而是继续进行对比,展示一个茄子和一个小钢珠,然后向学生提问:把茄子和小钢珠都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茄子体积大,所以茄子会下沉,小钢珠会浮在水面上。在学生作出两次猜测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证实第一个猜测的实验过程,学生会非常惊讶地发现有的方块并没有下沉。接着,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第二组实验,将茄子和小钢珠都放在水里,看看谁会下沉。一些学生在实验后发现茄子浮在了水面上,于是怀疑是自己手里的茄子有问题。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其它同学交换手中的茄子,或是直接找出已有的体积最大的茄子进行实验。经过多次验证后,学生会发现实验结果并没有发生变化,此时教师再引入对体积、质量概念的解释,教学效果更佳。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现代化教学媒介是聋校教师进行物理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師应结合教学需要探讨将现代化教学媒介融入中学物理实验课堂的方法。例如,在讲解浮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介绍沉船事故的视频。如今,网络上的微课、慕课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在微课。慕课平台上搜索相关视频作为教学材料。微课、慕课视频中讲解沉船事故时会附有对沉船原理的讲解,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倒放、快放视频内容。学生在观看视频动画的过程中,对物理学科的兴趣逐渐被激发。一些学生甚至从视频内容中得到启示,明白了利用救生圈解救溺水者的原理,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与沉船问题原理相同的生活现象。利用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认识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巧用游戏教学法

中学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利用他们的这一性格特点,设计竞争性的游戏增强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在深入讲解浮力的相关知识后开展“造船”比赛,给学生提供金属薄片、钉子等工具,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小船。在这个过程中必定有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船放入水中便会下沉,另一些同学的船却能稳当地漂浮在水面上。学生可能会向教师求助,此时教师不应当直接告诉学生原因,而应当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造船经验。通过分析他人所造船只的特点,学生会发现船浮在水面上的奥秘。学生自己探究答案的实验教学方式和教师直接讲解相比更富有趣味性,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游戏教学法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与同学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明显提升,学习的目的性也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物理教师要结合实际学情,结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工具、方式改进实验教学方式,重视聋生的实验课堂体验感。还要将物理知识生活化,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聋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智翠娟.浅谈聋哑学校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J].未来英才,2015,(12):68-68.

[2]王太华.“课件+实物”--聋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4,(12):204-204,205.

[3]徐俐.在聋生物理教学中开展科普教育的探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5,(6):43-43.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a绝对=a相对+a牵连在中学物理解题中的运用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