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分析

2019-09-10叶立文张梅洁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课程内容书法

叶立文 张梅洁

摘 要: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一个序列,是我国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财富,迄今为止,书法艺术公共课从清末民初发展一百多年以来,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力度不足,其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建立完善、系统、科学、有序的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才可以推动我国书法艺术教育的长足发展。本文从基于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分析这一课题展开论述,为该领域的研究做出理论探寻。

关键词: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结构体系;教学方法改革;高校书法艺术教育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我国高校书法艺术公共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做出了要求,如何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把我国高校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推向教育改革的深处,打造优质的课程体系,建立一流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开设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的意义

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艺术精神。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意识的凝聚和命脉传承有序之根,传承是依靠书法教育的文化思想、艺术观念、内容、形式延伸、发扬光大。延续和发展中国书法教育传承有序的历史。书法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与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同呼吸、共命运。

2、书法普及与提高的意义。高校开设书法艺术公共课程与国家现行教育政策、宏观教育发展趋势相向生发。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均依汉字书写为中心而演进、展开,它所承载的中国教育发展、繁荣昌盛之大任与国家利益、民族发展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关系重大。师范毕业生是我国中小学师资队伍构成的主体,他们书法水平、文化素养提高关键阶段在大学。

二、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结构体系分析

1、课程结构体系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书法艺术公共课程发展至今,尚未形成科学、严谨、规范、有序的结构模式和完整系统。高校学生书法水平整体不高,我国现有的高校当中,师范类院校开设书法课程的比例较大,其他综合类院校次之。

在开设书法课程的现代高校中,全國“三笔字”课程开设的高校只有几十所所左右,必修课有十几所,课程开设时长一般为一学期,课程结构分为四种:作为文化修养的公选课;中文系课程中加入的书法课程内容;毛笔、硬笔书法单项选修课、必修课课程;毛笔、粉笔课程,不做讲授内容,要学生自修和练习,考试的时候列入学分。

上述情形基本上客观地呈现出目前高校教育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的开设现状。综合这种现状可以知道,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并没有在现代高校课程开设中得到高度的重视,仅仅把书法课程作为学分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是作为现代高等教育文化课程的一个补充部分。

经过了改革开放之后历次高校院校课程体系的调整和变革,书法课程逐渐被淡化,退出了高校教育的历史舞台。专业领域的书法课程师资资源短缺,缺乏专门针对高校开设的书法教材,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渗入,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学习领域,书写的功用和价值受到了冲击,由此所导致高校书法课课程开发力度不足的现状。

2、课程结构体系层次梯度科学分析

课程结构体系层次梯度科学分析,建立在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合理分配和规划上。分析的标准要从“三笔字”课堂教学出发。层次梯度按照课程结构的类型的分配进行讨论,课程内容从理论课和技法课入手。课程结构体系的评价标准以规范化、艺术性、审美性、中国韵味、传统文化特质、笔墨神韵等方面作为基本评价标准。

由于毛笔书法属于中国古代的一个系列,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比较隔膜,毛笔书法艺术在“三笔字”书法艺术公共课程中的难度比较大,因此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诸多问题:授课时间、时段的安排;对于学生兴趣的掌握;文理、理工科以及不同科系课程内容的不同设计特点;理论课程与实现技法课程在课时量中的比例设置中是否协调;旧式教学方法和新型教学模式哪种更加适合于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结构模式;把握临帖与创作课程课时量的比例关系等内容。

钢笔字、粉笔字书法艺术公共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毛笔书法课程的设置相似,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是,最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钢笔字、粉笔字书法课程内容的设计,要注意课程内容中的书写书体、书写形式方法的设计;钢笔、粉笔字书写过程中的物质材料的选择、特点也要特别的注意。

三、书法艺术公共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讨论

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构成高等院校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的一项基本内容,要在普及和提高上下功夫,还要注重实用和艺术。

毛笔教学方法的传授要体现体术性特征,钢笔、粉笔教学模式要体现实用性。

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专业书法技能的培养,学生的临帖能力与创作思维能力要实现同步发展,以临帖能力培养为轴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引导并重,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样高等院校书法艺术公共课程在贯彻和实施过程中,就具备了较为明晰凭借条件,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

结语:书法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助于提升高校书法课的教学质量,对于未来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助力作用。本文从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着手分析和讨论,以期推动现代高等院校书法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项目

1.“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7XJGZ13

2.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金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八桂书风”文化牌塑造的战略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17KY0057

3.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新媒体在优化研究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JGY2015022

参考文献

[1]张韬.高等师范院校书法艺术公共课程设置结构体系、教学方法、效果评价[J].书法赏评,2011(2):60-69.

[2]杨鹰,姚巍.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公共书法艺术教育课程设计及教学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5):111-114.

[3]南志刚.基于“师-生双主体”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以宁波大学文史专业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1-4.

作者简介:叶立文(1985-),男,汉族,河北临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张梅洁(1985-),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课程内容书法
书法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书法
书法欣赏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诗书画苑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