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艺术生信息技术课如何因材施教创设教学情境

2019-09-10马艳玲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兴趣情境

马艳玲

摘 要:笔者以艺术生为研究对象,论证在教学中怎样因材施教,创设恰当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生成有效课堂。

关键词:因材施教;情境;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让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構创设出一种真实且能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而兴趣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动力源泉,所以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艺术生更是一群特殊的学习群体,在他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情境设置与教师的语言描绘,教师的情感,创设一种美、智、趣的教学情境,能缩小师生的疏离感,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轻松愉快,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有效课堂的关键。例如高二选修《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五章《动画的制作》,在粤教版的教材里这节内容占的篇幅并不大,只有两节内容,但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一节内容给了重笔,这里面原因很多。首先信息技术的教材已经用了好多年,又是粤教版,从内容难度到实例都是贴近广东那边的,用了这么多年很多知识和方法已经很陈旧了,所以教科所也提倡信息老师活用教材,自主地研发教学内容。

起初我翻出以前的教案和课件,又把几轮的教学示范实例一一打开,完全不打动我,没有新鲜感,我在想连我自己都没兴趣怎么能吸引学生,于是我决定全部抛弃,就当作这是我第一次给学生讲动画制作。第一堂课我的示范选了制作全民都在用的微信表情,主题是“放飞你的心情”,用FLASH制作逐帧动画操作是简单,但要让大部分孩子动起来不易太难,而且学生大部分初中只是接触过FLASH动画。

一周十个班上下来,我的示范修改了三次,音乐班、美术班、普通班上课的反应是有差别的,所以不能按部就班,有几个孩子自己创意的作品简洁新奇,有的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出了心电图的动态显示,有的学生用鼠标绘制完整的动漫美眉眨眼,长发飘动,有的孩子制作的荷花绽放,有的孩子制作了自己的心情——一把火把语文练习册烧掉等等,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体验到创作的快乐。

二、了解学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前提条件。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问题研讨个别辅导和情感交流,能较好的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的问题。首先老师得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什么是我们所面对的当代学生所喜欢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不能没有变化,太循规蹈矩。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点,而是学习怎样让教学接地气。对于艺术生而言动画无疑是学生喜欢且擅长的,但实际学生的操作水平层次不齐,学习习惯比其他示范性高中要弱。

学生对手机的爱好是有目共睹的,以前我们总想着“禁”,长时间以来都是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其效果不尽如人意。换个思维角度,手机获取信息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应加以有效利用。众所周知现在智能手机智能软件有大部分功能已经能代替电脑了,可以允许学生带手机上信息技术课,用来查阅资料,个别软件用来制作作品等等。怎样在艺术特长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基础上让教学难易适度,如何平衡学生的喜好和能力提升,这是我需要更好地去解决的问题。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怎样能让学生主动探索,必然是学生喜欢上课内容,对学习有所期待才行。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本学科技术和实例主要来源的限制,用丰富的知识和内容充实信息技术课,创设一定的情景,并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探究和发现,这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是以我的动画制作教学为例,用学生的创意带动学生,动画制作的课堂不是老师控制学生,而要想办法让学生有想法,需要学习技术,从实例选择入手。每节课我都给学生展示上一周的优秀作品,而且让学生点评,学生最期待的是本班同学的作品,学生对作品肯定会有不同的评价,然后我就会顺势修改学生作业并鼓励对他人作业有不同看法的同学自己实践,实现创意的效果。只要用心就一定有效果,学生上课的状态明显是有变化的,教室总能听到学生制作了好玩的作品后开心的笑声,同学们的喝彩声,孩子们只要能在课堂上动手动脑我想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否则就是空谈。我们组织了高二年级动漫设计大赛,我鼓励几个学生用学过的方法创作动画故事,他们的作品惊艳到了我,不是技术多么好,而是想法,并且能用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一个作品是手绘国画画风配合动画音乐制作的《诗经》,另一个作品讲的是内心阴郁的孩子在情感当中受挫挣扎,想要摆脱的心路历程。这个年龄是对感情有着各种想象的年龄,有的是憧憬,有的是怀疑,这和他们的成长经历是有关的。

综上所述,面对艺术生有效的因材施教,通过教学环境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起学习者热烈的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促进了学习者个性的充分发展,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美国)PriscillaNorton&KarinM.Wiburg著,吴洪健、倪男奇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教育理论与实践》作者:温彭年、贾国英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兴趣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