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2019-09-10刘宏伟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

刘宏伟

摘 要:以往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均是以美术技能、美术知识作为中心,并紧紧围绕这一点开展课堂教学。但是在这一传统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在2014年之后,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美术教学的重点所在。本论文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教学

在高中阶段学习中,美术这一学科虽然不是学生的必修科目,但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美术教学,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并最大限度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据此,在新课标准下,教师必修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一、高中美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是在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实现教育方针,并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充分结合学科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培养目标。就高中美术这一学科来说,高中美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其中,图像识读主要是指学生的美术作品欣赏能力;美术表现则是培养学生结合现代和传统素材、技术、美术语言等,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审美判断则是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感知、评价、判断和表达能力等,进而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意实践则是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借助自己大胆想象和创作,进而逐渐形成一种个人风格;文化理解则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文化角度,对作品、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进而逐渐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感[1]。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鉴于传统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据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引导学生产生灵感、创新思维,以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借助视觉传达等形式,借助视觉的冲击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京剧脸谱”教学中,就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寻找了一些京剧脸谱,并带领学生对其欣赏、分析,接着从美术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最终引导学生完成脸谱的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并积极主动参与到美术知识学习中。

2、丰富美术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充分借助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加强學生美术素养的提升。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形式,借助图片、视频和声音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感知美术作品,进而对美术的魅力进行更好的体验。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网络的资源共享特性,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等,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其次,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可充分结合美术作品、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给学生创设与其相契合的学习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在情境的帮助下,对其进行更好地理解,以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最后,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生活,捕捉大自然中的美,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例如,在“园林与民居”教学中,教师就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对民居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行,进行民居进行设计,实现了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2]。

3、加强鉴赏教学,提升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并加重美术鉴赏教学。通过有效的鉴赏教学,可促使学生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获得美术技能学习,并理解作品中的意境和文化,感知作品中的美感和艺术魅力。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在欣赏学习中,完成审美能力的提升。据此,教师在美术作品鉴赏教学中,可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选择高质量的美术作品,进而通过对比鉴赏等新式,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品评等,进而在鉴赏中感知美术韵味,完成审美素养的提升等。例如,在《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就充分借助了“江山如此多交”、“开国大典”两幅美术作品进行对比鉴赏,使得在对比中,明确了中国画和油画的艺术特色,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别,进而不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4、优化教学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高中美术课堂中的教学评价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据此,必须要充分结合美术核心素养的要求,不断完善和优化高中美术教学评价。具体来说,在新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可充分借助生生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并在评价完成之后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在良好的互动中,促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并对自己的美术学习方式进行调整,进而促使每一位学生均可得到进步。

结束语:综上所述,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途径。尤其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改变和优化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美术教学活动、加强鉴赏教学、优化教学评价等措施,不断提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敏燕.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高中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26):45-46.

[2]刘明吉.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J].名师在线,2019(18):87-88.

课题名称:在德育教育中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

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505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