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9-09-10黄瑞德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教学策略

摘 要:为充分发挥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在體育教学中的价值作用,从而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两者协同发展。笔者以《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为课题,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概念阐述入手,对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协同发展的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健康的心理;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概念阐述

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对学生心理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具体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的是根据学生自身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运用心理学的相关教育方法与手段,对学生进行心里知道,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国内中学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文化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和保障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学生创造更优越的校园环境。体育作为中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提高学生其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尊重。由于中学生要面临升级考试的压力,所以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身心疲惫,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产生积极性的心理,那么这些学生很可能会放弃学习甚至是产生轻生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仅要充分利用文化课程教育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抗压能力。

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比如,健康的心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完成体育教师分配的任务。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脱离群体选择“单飞”并不是明智之举,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包括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等,而这些体育活动都属于团体性活动,单独依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实现的。健康的心理会让学生产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这对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作为体育教师,他们既要学会引导学生产生健康的心理,同时还要在不断地应用中继续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力。从中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的心理会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并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分配的任务。体育教学与文化课程一样,也需要学生多关注细节,从细节中找到运动的技巧,规范自己的体育动作。健康的心理还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基础,自卑作为一种非健康的心理状态,在中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自卑会让很多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怯怯诺诺,不敢或者不情愿与其他学生合作,那么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协同发展的策略

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每个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如何才能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协同发展为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成为中学生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既要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正确分配在学习文化知识和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将自己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文化知识渊博的综合型人才。

(一)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协同育人目标

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协同育人的目标,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为不同的教师明确了工作任务,避免他们消极怠工。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都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每个教师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握好教育的方向。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不仅应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应该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其他科目授课教师加强交流与合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扩展到文化课程教育环节,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二)丰富体育教学形式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既要给他们安排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条件,同时还要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将体育教学的影响力扩展到课下。比如,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趣味运动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除此以外,学校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体育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可以在掌握体育锻炼技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四、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其不仅会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并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分配的任务,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知,《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全国首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文章评选获奖名单[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报.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2002:73.

[2]徐丽.中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3(S1):74-77.

[3]师范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J].陈于明.教育评论.1999(02)

作者简介:黄瑞德(1979,6-)男,壮族,宜州,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中学生体育教学策略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