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2019-09-10王照霞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问题

王照霞

摘 要:从初中到高中的转折点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初中到高中数学学科的衔接问题是每一位教学参与者都要面临的难题,也影响着学生高中阶段的数学成绩。虽然各位教师和教育专家都很重视这个问题,但许多老师都发现,很多学生刚步入高中时,学习数学都很吃力,出现成绩退步的现象,从而自信心受挫。本文根据目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问题;对策

在步入高中学习阶段后,很多学生出现了对高中课程不适应,成绩出现下滑,自信心受挫等现象,怎样做好完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一直被高中数学教师所重视。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以及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目前存在的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十分必要。本文就目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教材变化程度很大,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阶段更重视学生基础的数学能力培养,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初中数学教材设计的也越来越简单,很多高难度、高深度的知识点被剔除,因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比较浅显,都是基本的混合运算以及基础的公式和概念,学习起来相对容易。并且近些年来提倡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更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知识点比较浅显。但是进入了高中学习阶段,数学教学内容变得复杂、深奥,对比初中教材理论叙述更严禁、抽象,整体增加了难度,使学生在衔接上感到吃力。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很繁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负担。高中教师也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点教学上,而并不是课堂趣味性上,因此学生在刚步入高中时难以适应增加难度的知识点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导致成绩下滑,有些同学甚至打消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信心受挫[1]。

(二)、教学方式的差异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简单,知识浅显,教学进度较慢,教师的教学课时比较充足,学生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教学进度和模式,在学会一个基础定理和概念之后就可以能够解决数学问题,有大量的复习和练习知识时间,

对旧课程教师也会留给学生比较多的时间复习,新课程也能做到较多的练习和消化。通常学生只要认真听讲,跟住教师的教学进度,都能取得不错的数学成绩。

但是步入高中学习阶段,因为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学生学习数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也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向学生尽可能多的讲解知识点,教学节奏对初中来讲快了很多,学生一时难以接受,不能消化新学的知识,加上高中数学的难度增加,每道练习题都需要多个知识点的组合运用,由于基础不牢,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就会出现概念模糊的现象,难以从众多概念和公式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因难问题日积月累,造成学生成绩下滑,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学习数学的障碍产生。

(三)、数学教师自身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自身也存在着问题,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初高中教学差异给学带来的不适,甚至一些新教师高估了刚入学的高中生的学习能力,这样会导致学生和教师沟通产生障碍,相互协作起来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师课时紧张,教学任务繁杂,教师的精力全都放在课堂知识传授上,而忽略了高中生活差异对学生带来的影响,以及学生面临困难时产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没有察觉,缺乏对学生的关心,最终导致了学生成绩下降。[2]

二、解决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教材及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师要对教材充分了解,包括学生之前学习和以后要学习的内容,初高中教师只有了解数学教材之间的联系,在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完善,才有利于解决学生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问题。在高中教材部分应该设置递进衔接部分,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找到新教材跟之前教材之間相互的联系,在教材中体现出来,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真正的过度阶段。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由浅入深、教学进度递增的方式,给予学生适应的阶段,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从基础和学生熟悉的知识点讲起再带入新课程。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程的重点和主要内容,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预习,这样课上接纳新知识就会更容易一些,课堂上要就多一些练习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二)、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加强衔接

高中数学难度增加,涉及的数学知识广泛,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性。要想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就要求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养成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化,培养学生逻辑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定教学的衔接阶段,给学生留有缓冲期,让学生将初中课程跟高中课程连成体系,在学生适应了高中课程教学模式时,再提升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并且,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自身的需求,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配合教师完成课堂学习,提前做好预习,课中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做好复习,自己查缺补漏,合理有效的规划自己的有限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只有学生和教师完美的配合,才能顺利度过初高中数学衔接阶段[3]。

(三)、营造良好的衔接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构建愉悦、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身心放松,学习数学更专注,在兴趣下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更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面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难题,教师可以采用多方式结合教学,为学生构建优良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共度难关。

三、总结

综上所述,解决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难点,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蒋菊萍.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9(26):115-116.

[2]刘欢.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建议[J].科教导刊(下旬),2018(12):142-143.

[3]曾宏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18(15):3-4+12.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问题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衔接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