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的研究

2019-09-10王尚贵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环保理念渗透高中化学

王尚贵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快速,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对于生活环境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愈发重视起对环保理念的宣传。众所周知,涉及到很多和绿色环保知识有关的内容,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深化学生的环保理念,使其感受到化学知识以及绿色环保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环保理念;渗透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全球变暖等问题愈发严重,社会各界人士都在重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也不例外,虽然有关环境保护制度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可是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严重,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不断降低。学生作为支撑我国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其环保意识,对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不断把环保理念渗透其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1.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的意义

在科技化水平不斷提升的时代,人民生活质量越发提高,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所付出的代价就是生态环境持续遭到破坏。尤其是在一些发展重工业的城市,工厂废气、污水、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1]。在宣传环保理念的同时,不仅仅局限在媒体、网络以及电视上,更加需要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高中化学科目的学习,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这就需要教师把环保理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也要对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高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正确的引导,使其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对学生日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的措施

2.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态环保理念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知识时,要做到有意识地把生态环保理念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观看工业化时代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现阶段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劣,引起学生的警戒意识,使其直观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例如酸雨的形成和危害、臭气层空洞的形成和危害,以及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全球变暖。其次,在高中化学教材里,有很多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点,其中也有讲到通过使用化学方式处理废气以及废水。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通常是把其排放到污水池内,经过加药槽的作用,调节以及反应ph值,然后实施沉淀、过滤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把氢氧化钙作为混凝剂,进一步把污水控制处理到排放标准[2]。还有对气体的讲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不同气体的性质特征,然后把有毒有害的气体区分到一类,然后和学生进行探讨交流,怎样可以降低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毒性?可以使用哪些化学方法减少毒气排放?以CO、SO2为例,前者可以通过其还原性质降低含量,还可以燃烧生成CO2,后者可以使用石灰石做吸收处理,降低毒性。

2.2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

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有些实验药品不会造成过多的污染物,就算产生污染物也较好处理,而还有一些药品,在实验时会造成严重污染,在处理起来既费时又费力,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寻找方法对实验进行改进,减少实验污染。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时候,通常都是采取通过对高锰酸钾或氯酸钾进行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处理起来难度较大。而在国外的教材内,制取氧气时会通过使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主要原因在于过氧化氢分解后产生的是o2和h2o,并不会对污染到环境,实验方法更加环保,这种方式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并倡导。

2.3实验创造性

如何利用实验,实现对实验的降解,这就是实验的创造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购物成为人们普遍生活习惯,而“白色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一次性包装袋、一次性餐盒等聚乙烯塑料的使用量急剧增加,使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用废弃塑料制取凡士林、乙烯和汽油的实验教学来讲解乙烯和烯烃的化学知识点[3]。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体会到运用学习到的知识点,把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改变为无害的物质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思考主动性。还可以通过创建班级手抄报,让学生记录平时对环保做出的贡献和对环保的切身感受记录下来,利用“纪念日”宣传环保知识,如3月22日的“世界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加深学生环保意识,增强校园环保氛围,形成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

2.4实验绿色化

在化学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前,应亲手实验几回,做好教学大纲,备注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从反应原理的选择上考虑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催化、废气废渣的处理等综合方面去考虑,适当改变实验装置,对有害的气体要增加转化装置,根据废液的类型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统一处理[4]。在进行实验废物的处理时,向学生讲述处理方法所运用的原理,采用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自由吸收知识,增加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处理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绿色教育思想真正体现在化学实验当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环境保护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要以自身行为引导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增强环保意识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中化学的教育目的,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启发学生社会责任感,从而使社会环境得到根本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王江.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7(3):31-31.

[3]马玉芬.环保意识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软件:电子版,2014(11):72-72.

[4]佚名.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C]//2017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2017.

猜你喜欢

环保理念渗透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关于环保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与渗透
如何将环保理念渗入化学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