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古诗词阅读研究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019-09-10边军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词教学

边军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第30个教师节看望北师大师生时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说明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大有裨益,而且是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以及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远古最早的口耳相传到文字记载,与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相比,古诗更有它辉煌、悠久的历史。这些诗文,蕴含着浓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表现手法和技巧五彩纷呈、争奇斗艳,语言表达风格各异,自成一家。它们是古代文学的极品,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正因为如此,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选取了大量不同时期的优秀的代表作品,以期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古诗文教学,是一项艰苦、细致、复杂的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着陶冶学生性情、增强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的主线,突出古为中用、继承创新的宗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高考应试能力的目的。具体表现如下:

1、视野拓宽,改变认识视角,提高审美高度。古诗词教学中,要查询许多相关资料,收集不同的评论意见。教学中既尊重原作,保留原汁原味,客觀公正地鉴赏评论,也要给学生创设充分想象的空间,深挖他们的潜能,让他们畅所欲言,广开思路,以个人的认识角度去真切地体会原作的背景、心志、思路、情感等。做到既不随意拔高或贬低,也不孤立静止或生搬硬套,努力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教学局面。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学生高水平的发问和质疑,激励教师不断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和提高鉴赏品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高考形势和教学对象。

2、修身养性,增强爱国热忱和忧患意识。古诗文是不同时代和社会的感应神经,是风云变幻的真实记录。从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动荡不安的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到汹涌澎湃的情感释放。通过古诗文鉴赏教学,可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特别是一些充溢人情味的、体现人文关怀的感人之作,更能从中感悟到做人、处事、立身的道理。古人历来重视“文以载道”的文学理论,即使至今,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宗旨也没有改变。

有鉴于此,古诗文阅读鉴赏教学研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读懂是前提,如何读懂是关键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博大精深,流光溢彩。但时至今日,面对历代的典范作品,语言表达差异就给我们造成了距离和隔阂。面对一个个晦涩难懂的虚词、实词,一句句拗口别扭的古语,一首首蕴涵丰富的诗歌,常常是雾里看花,或望文生义、囫囵吞枣。如果在短时间内能够通晓畅达的读懂原作,还得从基础抓起,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才能在前贤文海中徜徉遨游。

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古人特别重视阅读,启蒙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试想一个平时古诗文阅读量不足,名诗名篇背诵寥寥无几,文言底蕴、文学修养浅薄的学生,要想顺畅、正确地理解,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平时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充分利用晨读等时间,由易到难,从小到大,逐步扩大阅读范围。努力处理好阅读与做题的关系,避免产生学生轻阅读、重做题等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②夯实基础,介绍方法。文言文阅读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需要长期的阅读、背诵与积累。这就需要教师多做示范,特别是对于美文名诗的鉴赏,更要多挖掘其厚重的思想内涵及高超的表达技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渊源、发展和繁荣,从而高扬起遨游历史长河的激情风帆。同时要让学生在兴趣中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常见虚词的用法,识记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古诗词虽然短小,但五脏俱全,阅读也要从字词入手。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同时,因为在诗歌结构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如上下句之间的对应、对仗,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词中的过片、上下片这间的内容分工,以及一些相关的音律知识,都有一定的规律,需要我们多给学生提供开启古诗文宝库的钥匙,帮助他们披荆斩棘闯过重重障碍,逐步感知、理解、把握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和表达技巧。

2、正确理解是基础,如何理解是难点

古诗文浓缩了太多的知识点,或者说,一篇古文或一首古诗,折射出深广的内容,表现了众多大家深沉的思路内容和高超精湛的艺术手法。要想在短时间内真正理解或基本理解,确实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和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做到两点:其一,根据高中教材编制,再结合小学、初中教材,尽量把中国古诗文的发展变化情况按照一个坐标形式教学,即让学生既要了解古诗文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也要掌握了解每个时代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如此教学,会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发展变化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其二,一定要把相关的知识渗透在平时教学中,诸如诗文中艺术的形象分类、塑造形象常见的方法、如何鉴赏古诗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特别是对某些概念的界定一要清楚、准确,如意象、物象、意境的区分和内在联系,侧面描写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的异同。这些知识最容易混淆,也在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采分点。其三,我国古诗文浩瀚如海,类型多样。所以,应从不同角度,将教学内容梳理归类。如从体裁、题材、风格、创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讲授,同时注意分类后各类之间的交叉关系,这样会使学生吸收消化的效果好些。总之,做到以上三点,面对陌生的作品,学生就会拨开迷雾,观其大意,进而循序渐进,登上大雅之堂。

总之,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道德修养的重要途经。将古诗词教学有机的渗透到德育中,是一个既漫长而又细致的工作,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巩固成果,把古诗词教学研究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相信,我校全体语文教师有决心也有能力,一定会紧跟形势,与时俱进,把传播优秀作品、弘扬传统文化、渗透思想教育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我爱古诗词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