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研究

2019-09-10周志红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自主学习

周志红

摘 要:在中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整体任务量的逐渐扩大以及学习难度的逐步提升,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辅助并不能够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影响。对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进行调整,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构建自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建立;教学研究

前言: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任务的不断深入,在当前教学环境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能力,要比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要。因此,在中学教学阶段,教师就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特点为基础,有效的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思想,夯实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强化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进步最好的教师。同时,其也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直接動力。但是,就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分析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期间仍旧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甚至会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手段,硬性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试图借此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对知识以及学习产生了较强的抵触性,并且无法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对此教师们就应该合理的进行教学创新,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调整,强化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多样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

例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生物的生活环境》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事前结合网络技术,为学生下载一些不同的生活情境图片。比如南方水乡、北方稻田、冬季大雪以及夏季小河等等。当教师为学生播放完这些图片后,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例如“我们生活在哪里?”,由于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会不再思索的回答“我们生活在地球”或者“生活在中国”等等;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深入引导,为学生播放不同生物的生产过程,例如受精卵的成长过程、水稻的种植过程等等,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能够加深学生的课堂感悟;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对生物圈、生物以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索,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已知的内容,对能够影响到生物生存的因素进行列举分析,逐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活跃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有效形成。

2、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强化教学的有效性

在开展中学生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注意,倘若学生只是会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却没有掌握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也没有形成主动的学习习惯,那么整体的教学效果仍旧无法得到有效强化[1]。并且倘若教师放任不理,任凭学生凭借自己的想法以及爱好开展生物学习,那么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中学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强化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应组织学生形成课前预习的状态,在讲解知识之前,能够主动的对教材中的定义内容或者是实验原理等知识点进行理解分析,找出自己不确定的部分,对其进行标注,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讲,提升学习的逻辑性;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构建思维导图,通过画导图的方式将课堂知识点罗列出来,逐一进行回忆,加深知识巩固;最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会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应用,借助其搜集一些相关的习题,以此作为训练,强化自己的学习效果,以及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事前为学生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要求学生在观看完教学视频的前提下,对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重点知识进行记录,例如种子植物的生长特征、种子植物的结构特征以及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之间的区别等等,使得学生能够有计划的进行预习,强化自身的学习效果。

3、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夯实学生学习基础

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形成辅助,促使其能够计划出一个符合自己学习情况的学习规划;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分阶段的考核[2]。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错题本,定期将自己做错的习题记录在本子中,并主动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对习题进行理解分析,做好整理归纳工作,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有效性;最后,教师应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鼓励班级中的学生相互成立学习小组,促使学生能够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形成学习热情。

例如,当教师在讲解《根的结构与功能》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考核,询问其与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实验相关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对无土栽培的优缺点以及无土栽培的要求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内容总结,并要求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将自己没有思考到的知识点进行记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结论:综上所述,在素质环境教育的背景下,创建自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对教学方式以及理念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的趣味性进行强化,贯彻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探索,以此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大鹏.初中生物课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93-94.

[2]王琳.初中生物课堂学生活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自主学习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