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

2019-09-10鲍琦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求异思维作文教学培养策略

摘 要:所谓的求异思维本质上属于一种创造性思维形式,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学来说,求异思维的培养都需要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和时间成本,作为语文教师在难度较大的作文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抓住细节、抓住典型,积极培养学生逐渐树立求异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最终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作文的创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求异思维;培养策略

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近些年来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从组委的批改、作文的指导和作文的命题三个环节出发,怎样积极找到高中语文作文求异思维培养的规律和策略是本文重点讨论的话题。

一、积极培养学生在作文命题环节树立求异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作文命题中展现求异思维是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朝着相反或者不同的方向展开命题,在这过程中积极探索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看上去像似对思维定式的反处理,但却是积极培养学生拥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积极设置相似作文题目组,例如:以书包为题材的作文可以命题为:《书包咏叹调》、《“书包”奇遇记》、《书包里故事多》、《书包与师生情》、《妈妈的书包》等等,只有不平凡的作文命题,才能带来学生更加激情的创作,积极引导学生从平淡无奇的“书包”出发,纂拟各类内容、各类风格以及能够写出各类体裁的文章题目,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处于能写好、想写好的精神状态之中;第二,可以针对一个具体题目展开超常规和思辨性训练,这种求异培养方法也叫做“反弹琵琶”,因为相似性较高、常规性和平淡的作文题目很难启发学生产生较强的写作兴趣,更不利于学生从中获得活跃的思维以及创造力,如果题目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则会极大程度上引发学生发挥出长常规的创作特性,例如:成语“黔驴技穷”本意是指一个人最后的本事全都用光了,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反向思维的方法命题“黔驴未必技穷”,这样便会引发命题本身的一个思辨性讨论,又例如:一次高考中,一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为东施名不平》,因为千百年来“东施效颦”中的姑娘在历朝历代的作品中通常都是被嘲笑的对象,但是这一文章却将东施当成了正面歌颂的人物,因此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多向联想和思辨能力的展示。

二、在作文的指导中积极培养学生提高求异思维能力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道理来自于唯物辩证法,但事实上很多事情無法得到人们全面认识,很可能出现忽视事物的一面性而认识了事物的另一面性,因此这种“从来如此”的定向思维模式只能靠求异思维方式来打破,反其道而行之,从事物的一面来打听事物的另一面。笔者曾经在班上为学生做过短暂的描写小训练,内容是“以什么是尊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很多学生从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获得尊严的立意去写作,也有的同学从民族尊严的捍卫角度去写爱国题材的作文,而有的同学则反其道而行,只描写了“一只小狗的尊严”,我们听惯了“尊严”的字眼思维的固有模式就是指人的尊严,谁曾想过动物也有其应有的尊严,因此学生能够运用求异思维撰写自己想要表达的作文题目和观点。很多学生的思维缜密、想象丰富而又合情合理,例如:高中教学中给学生举例“管宁割席”的故事,提问学生从这个故事能够得出什么样的观点,很多学生都会大赞管宁不贪金钱、不爱慕虚荣等这种高大尚的品质出发赞颂故事的主人公,但是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却表达了“管宁的做法有失妥当,不够朋友”,因此命题《以“管宁割席”开始说》写了一篇作文,积极表达了朋友之间应该是两肋插刀的观点,应该积极帮助朋友认识和改正错误,而不应该因此而绝交,管宁这种处理方法不值得提倡,作为教师要对这种求异思维和思想给予及时的鼓励,肯定学生的思维求新价值。

三、在高中作文教学的批改环节积极提升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传统的高中语文作文批改往往是综合评价一个学生作文水平的总结,例如:评语“结构严谨、主题鲜明和材料充实”等,很多教师往往在下评语时不加思索写成了千篇一律却又毫无挑剔的作文评语,但是一旦遇到同一题材却有着不同表达水平和能力的作文,教师一定要在评语中给予严谨的区分,不能总是用笼统的评价性语言一带而过。还有的教师在学生高一年级时遇到较好的作文下评语“结构严谨、主题鲜明、材料充实”,但是学生已到高三年级遇到好作文教师依然下同样的评语实在说不过去,因此教师的作文评语应该从学生的思维是否多向、思维是否活跃、是否从主题认识去思考作文的命题等方面给予学生作文更加科学的评价,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运用求异思维积极创造出各种色调、各种类型以及各个层次的求异思维作文。坚决杜绝高中语文教师扼杀学生的求异思维,大胆冲破禁锢学生思维的牢笼,帮助学生创造性的完成作文的写作。在具体的作文评价和引导中,教师要积极把握作文评价和创作引导的尺度,切记不要将作文的求异思维培养变成一句空话,要求学生始终脚踏实地展开合理的作文想象和思维辩驳。另外避免出现荒诞、荒谬的观点和理论观点,这样求异思维的培养则会适得其反。

结语:总之,在推行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改以来,新课标对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尝试新的教学和评价方法以及理念,才能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高中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素质的必用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晓艾.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9(07):93.

[2]杜三益.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求异思维的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2):94-95.

[3]袁家强.论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D].河南大学,2013.

[4]吴志刚.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02):53-54.

作者简介:鲍琦;性别:女;籍贯: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专业或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潜山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求异思维作文教学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