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信贷风险管理策略探讨

2019-09-10葛通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12期
关键词:银行信贷应对策略风险管理

葛通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科学实力的不断加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人民的收入逐渐增加,相应的,人们的购买力也就随之增加,因此物质生活条件也相应的提高。然而,在人们消费水平上升的同时,人们对于所想要购买的东西也就产生了变化,可以购买价值更高的一些商品。随着我国各方面实力的增强,我国的消费支付方式也在传统消费支付的方式上丰富了不少,其中,银行贷款来进行商品的支付就是一种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银行信贷相关工作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善来适应新的经济背景。然而,在银行信贷工作中,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长久以来的一个主要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商业银行银贷风险管理。本文基于我国基层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开展现状,针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并就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以供基层网点工作人员在进行信贷工作时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行业必须要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够保证自身得以持续良好发展。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金融行业以及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都是具有直接的联系的。然而,市场环境的不稳定也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信贷工作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增加了银行信贷的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社会各方面资金的重要提供者之一,信贷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所造成的后果对其是非常严重的。需要严格把控信贷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做好信贷风险管理才能够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以及类别

1.1 信贷风险的定义

信贷风险的产生是一个从萌芽到出现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讲,信贷风险就是指贷款的单位或者个人因为种种因素导致没有办法及时将所贷款数的成本和利息全数归还给借款银行,使得银行的实际收益没有达到预期收益,银行的信贷资产因此受到损失。信贷风险具有客观性、隐蔽性、扩散性以及可控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形态包括赔本风险、赔息风险以及赔利风险。所谓信贷风险管理,并非是规避信贷风险的出现,而是尽可能的减小信贷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1.2 信贷风险的分类

根据其产生原因的区别,信贷风险可以被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以及“法律风险”这七种不同类型的的风险,其分类参考是《有效银行监管的的核心原则》。从上述分类可知,信贷风险的涉及范围比较广,涵盖了多种风险。商业银行中所要面对的主要信贷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需要做好信用风险相关的防范和信贷工作监管,以保证自身得以持续良好发展。

二、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贷风险管理理念滞后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信贷风险管理的认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白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对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随着国家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激烈,在金融行业亦是如此,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为了增加其经济收入,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工作人员也就不断的扩展信贷业务范围,却忽视了对信贷风险进行管理,造成了“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从而导致许多隐患的堆积。同时,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缺乏以及基层网点缺乏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规划也是造成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

2.2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多层级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进度和产业结构的不相符。“业务划分过细导致程序冗杂”、“信贷风险评估缺乏合理性”、“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客户管理意识”以及“流程造假”都是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具體表现。

2.3 信贷风险管理和信贷经营转型没有同步推进

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没有和信贷转型以及信贷业务发展同步推进,其具体表现为“信贷风险管理缺乏标准”、“短贷长用现象普遍”以及“信贷风险管理手段老旧,管理效率低下”。

2.4 信贷风险管理基础薄弱

我国信贷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手段都过于老旧,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不相符,且综合工作效率和质量较低。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规范经营意识,造成对信贷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加。员工的素质也是造成信贷风险管理基础薄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3.1 培养稳健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培养稳健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需要树立正确、科学的发展观、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要正确认识信贷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危害,加强防控措施,审慎进行放贷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基层网点也需要强化权利与义务的制约,防止利用权力进行不合规操作行为的出现。

3.2 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基础

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信贷资质的管理;优化信贷处理机制,合理简化信贷工作流程,以方便对其进行管理;要强化与基础数据质量的管理,正确、准确评估客户的信贷水平,预防信贷风险造成经济事故情况的出现。

3.3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

工作人员是各项工作进行的基础,其素质和专业水平也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要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就需要加强对信贷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加强管理团队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公共关系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明确其工作职责,使用考核机制来层层选拔适合信贷风险管理的人才,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四、总结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业务,然而在当前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信贷业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切实保障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才能够推动银行的持续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传.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之道[J].中国农村金融,2015,09:78-80.

猜你喜欢

银行信贷应对策略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