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宁夏县域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2019-09-10田玲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专业素养专业发展核心素养

摘 要:本文从核心素养主体涵盖主体学生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科素养三个角度出发,立足宁夏县域高中政治教师实践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凝练出县域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途径。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契合性,认为核心素养的生成是推动宁夏县域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完善教师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县域高中;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专业素养、专业发展

一、引言

当代中国教育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做出深度变革,特别是新高考的背景下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是其核心的一环。习近平在全国思政课程会议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中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新世纪教师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对推动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性、持续性、系统性和循环性,形成规律的专业发展路径有着密切联系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基本内涵界定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且必然研究的主题,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和高考教育改革的当下,从核心素养角度研究更有着基础性和必然性。

1.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素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发展性,个体学习和实践的积累而得到不断地改善和发展,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内在品质和涵养,并外化于个体的行为能力之中。具有五种特质:多元维度(整合体)、多元功能(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多元场域(反省思考)、高阶复杂(反省思考)和长期培育(终身学习长期培育)。教师核心素养是指教师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的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品质。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某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而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学科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高中政治学科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其生成与提炼是在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中完成的,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2.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概念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界定,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个维度,其一基础性,即专业知识、能力、精神和理念等方面水平的全面提升;其二系统性,整合自身专业发展生涯系统和融入社会需求系统,借助培训、教育和研究而获得个人成长性的发展。其三信息化,信息化成为当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三、宁夏县域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多元动态的系统性活动,本文通过核心素养涵盖主体为切入点,调查现状并结合已有的研究,发现当前宁夏县域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以下六方面问题。

1.理念意识迭代困局

教育信息化和当下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色,要求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而理念的迭代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导向器的先导性作用。在调查数据和访谈过程中,教师们对于核心素养的了解、新高考发展的态势、新课标的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的掌握的意识和程度都比较底。且对于新理论、新技术的学习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2.知识结构单一

高中政治教学知识覆盖面极其广泛,需要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来拓展,涉及教育学、管理学、哲学、法学、逻辑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数学及理化等知识。但是就调查显示结果来看,县域高中思政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以四本必修教材和时政素材为主,知识延伸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为有限。

3.关键能力瓶颈

通过教龄为线索,在对教师六项关键能力:创设情境、教学实施、沟通合作、信息技术、评价反思和研究创新的调查过程中,呈现出瓶颈现象。自主开发创设情境的次数少之又少,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外实践活动协同渠道单一,信息技术水平满足基本办公需求,对于新的信息技术接受运用普遍率低,尤其教龄大的老师不易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且整体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水平普遍偏低。

4.评价督导缺失

县域的的地理特征较为闭塞,整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督导系统单一且不完善,现在仍处于学习探索阶段。特别是针对教师核心素养养成的促进和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完善的理论制度体系。多数以学生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于高中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养成不具备督导性和促进性,更无法针对教师核心素养养成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

5.改革创新动力匮乏

教育革新理念匮乏和县域地理环境的局限的主客觀因素,一方面,即使在教育变革、教师转型和新高考的背景下,多数高中思政教师自我革新和专业创新的意识依旧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外部动力系统薄弱,如参加过继续学习和培训进修调查中53.19%的老师都只有两到三次,整体创新能力能力和水平较低。

四、宁夏县域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在社会快速发展,信息多变和技术不断迭代的时代,教育根本性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时代性、关键性和信息化成为县域高中政治教师发展着重发展的方向。

1. 注重理念意识培养,激发内驱动力

科学的理念意识是行动的基础,高中思政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自我发展理念和相应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的理念,由被动的接受性行为转变为主动的习得性探索,并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且能与思政学科有效融合,增强学科教育成就感。其次,打破“天花板”效应,改变封闭固守的理念,逐步将自我发展理念转化为信念,形成内驱动力。

2.整合学科知识结构,多维知识迁移

多学科知识融合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的趋势之一,高中思政学科的特性,要求教师的学科知识涵盖范围必须广而深,且要辅助学科素养的落地这对于教师的知识迁移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习本学科基本知识过程中要外延到其他学科知识,同时能有效整合知识内容架构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体系。举例:必修一《新时代的劳动者》可与生涯规划知识相融合讲授,广东省林华老师名师工作室团队讲授真理时采用化学实验的方法。

3.凝聚关键核心能力,打造关键内核

笔者在对核心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学生核心素养和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三者交叉分析得出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关键教学能力:创设情境、教学实施、沟通合作、信息技术、评价反思、研究创新,这六项关键能力形成一个循环动力系统,即分析创设学科情境,开展议题式问题讨论,形成解决方案、交流结果并践行,同时有效利用信息工具辅助,且能进行教学研究的关键内核能力。(见下图)

4.完善评价督导系统,及时反思反馈

评价督导机制对于激发县域高中思政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力求全面客观的发觉思政教师内在潜能,应从六大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两大方面设置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关档案,有针对性的分析,以便形成系统性的督导机制,及时反馈到教师。另一方面需要县域高中思政教师要形成自我评价督导发展机制,进行有效额自我反馈,不断完善自己,做到与时俱进。

5.激发改革创新动力,形成长效机制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教师必备素养,更是是县域高中思政教师的时代课题,且极为迫切。核心素养的多元维度、多元场域、多元功能、高阶复杂和长期性的特征都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形成改革创新的动力。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形成外部激励机制,如开展创新教学竞赛、创新性实践活动等,激励教师不断创新,并發挥物质激励和荣誉激励的功用,逐步分层形成创新激励的创效机制。

结语:在信息、知识、理论的爆炸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追求理性化、信息化、链接化、专业化为基本准则。通过核心素养视角研究研究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发现二者互为促进关系,在教育领域从核心素养角度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具有针对性,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的价值彰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素养价值生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幸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2]蔡清田,张咏梅.核心素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田玲,女,1989年2月生,硕士研究生,宁夏盐池人,现为盐池高级中学教师。

本文为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教育学学科)资助项目,项目内容:核心素养视角下宁夏县域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NXYLXK2017B11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专业发展核心素养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